分享

档案防虫剂防虫效果测定法

 天涯军博 2019-11-08
         档案防虫剂防虫效果测定法 DA/T 27-2000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档案防虫剂防虫效果的室内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档案防虫剂防虫效果的测定和检验。
2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档案防虫剂
指不需与档案载体直接接触,依靠其有效成分的挥发释放对档案害虫产生毒杀作用的产品。
22防虫效果
在对档案载体及其字迹不产生不良影响的前提下,按产品标示剂量使用档案防虫剂,对档案害虫产生的密闭熏杀效果,用4种代表性虫种平均校正死亡率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3仪器与材料
31测试容器体积不小于1 000mL的玻璃容器,要求密封性好。
32天平
感量01mg。
33恒温恒湿培养箱或培养室
温度可控制在28℃±2℃,相对湿度可控制在80%±10%。
34牛角药匙
35软毛刷
36体视显微镜
37烧杯
38小试管
39纱布
310棉线
4供试害虫
41虫种
411档案窃蠹(Falsogastrallus sauteri pic)
412黑毛皮蠹(Attagenus unicolor Reitter)
413花斑皮蠹(Trogoderma variabile Ballion)
414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 Fabricius)
42虫源
人工饲养一个世代以上的害虫种群。
43虫态
幼虫。
44虫龄
441档案窃蠹、花斑皮蠹、烟草甲20>日龄。
442黑毛皮蠹>50日龄。
5测试条件
51温度
28℃±2℃。
52相对湿度
80%±10%。
53处理时间
72h和168h。
6测试步聚
61培养同日龄供试幼虫见附表A。
62用牛角药匙和软毛刷,无损伤地挑选活泼健壮、符合44规定的同日龄幼虫,至少每30头为一组,分装为4份备用。
63准备测试容器4个,清洗烘干,编号备用。
64按规定剂量称取供试防虫剂试样3份,精确至01mg,分装于3个烧杯内。
65将供试虫样、供试防虫剂试样各1份,互不接触地放人测试容器,密封后,在51、52规定的条件下放置72h。以上处理重复3组,另设一组空白对照。
66处理结束后取出供试害虫,在51、52规定的条件下,复苏培养3天,体视镜下针刺无反应者计为死亡,记录死亡个数。若空白组死亡数超过20%,则整个测试无效,需重新测试。
67对41中规定的4种害虫重复以上测试。
7结果计算
71每组校正死亡率用y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yi=(处理组死亡个对照组-对照组死亡个数 ) /(总数-对照组死亡个数)×100%
(i表示组别,i="1,2,3)

72每个虫种的平均校正死亡率用Y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Yn=(Y1+Y2+Y3)/3×100%
(n表示虫种,n="1,…,4)
73用卡方法检验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744个虫种平均死亡率用π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π=(Y1+Y2+Y3+Y4) / 4×100%
75如π<100%,则将测试处理时间延长为168h,重复以上测试步骤和结果计算。
8效果评价
81测试处理时间72h条件下,π=100%时,所测档案防虫剂防虫效果为优秀。
82测试处理时间168h条件下,π=100%时,所测档案防虫剂防虫效果为合格。
83测试处理时间168h条件下,π<100%时,所测档案防虫剂防虫效果为不合格。
9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内容包括:
91注明本标准之编号。
92测试所采用的害虫种类、虫源、饲养温湿度、饲料、日龄、测试温湿度、测试处理时间。
93每种害虫的平均校正死亡率及测试结果可靠性评价。
94效果评价。
95任何偏离本标准的细节和试验中的不正常现象。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同日龄供试幼虫的饲养

A1原理
在档案害虫的适宜发育温湿度(温度25℃~30℃,相对湿度70%~90%)下,用营养充足的饲料饲养害虫获得卵(或者蛹和卵),再利用卵(或者蛹和卵)在低温(0~5℃)冷藏状态下停止发育的特性,通过冷藏卵(或者蛹和卵)的同步培养,得到同日龄幼虫。
A2方法
A21设备及材料
A211可恒温于25℃~30℃的恒温培养箱。
A212冷藏温度在0~5℃的冰箱。
A213高压蒸汽消毒锅。
A214容积为1 000mL的广口瓶。
A215直径为150mm的平皿。
A216烧杯。
A217手持放大镜。
A218毛笔。
A219药匙。
A2110黑绒布。
A2111脱脂棉。
A2112纱布。
A2113橡皮筋。
A2114温度25℃~3O℃时,相对湿度70%~90%的恒湿液。
A21151%~10%水稀释的蜂蜜液。
A2116150漂白粉液的消毒剂。
A22饲料的配制
将面粉30%、玉米面10%、脱脂奶粉10%、酵母粉20%、麦麸20%、豆奶粉10%充分混合。
A23温湿度控制
饲养温度用恒温培养箱控制在25℃~30℃内,相对湿度用恒湿液置于培养箱内控制在70%~90%。
A24群体饲养
将虫种放在盛有1/3体积饲料的广口瓶中,用双层纱布和橡皮筋封口,置于调节好温湿度的培养箱内,定期添加饲料,虫子达到一定数量要进行分瓶。
A25蛹的采集和同步培养
在蛹期挑出虫蛹放在平皿内,用顶部粘有吸水脱脂棉的盖皿盖好,置0~5℃的环境下保存,一周左右滴加一次水。保存时间不宜超过1个月。
取足够数量的冷藏蛹置于培养箱内分批同步培养等待羽化。
A26卵的采集和同步培养
同步培养的蛹羽化后按比例将一定数量的雌雄成虫(雄虫可略多一些)放入平皿,同时放人滴有蜂蜜液的黑绒布,将平皿放在培养箱内,待产卵时每日更换绒布,取出带卵的绒布放入广口瓶内,悬挂吸水脱脂棉,加盖,置于0~5℃环境下保存,保存时间不宜超过1个月。
将足够的冷藏卵分批放在用纱布封口的广口瓶内,置于培养箱内培养,将幼虫孵化后加入饲料继续饲养,即可得到同日龄幼虫。
A27注意事项
A271养虫室及饲养器材应保持清洁卫生,不得有有害物质,饲养器材及饲料应消毒灭菌,以防止饲养材料和虫体生霉。
A272注意观察并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A273注意定期分瓶,饲养密度不可太大,一般情况下,密度为:初龄幼虫30条/cm2~40条/cm2,中龄幼虫20条/cm2~30条/cm2,老熟幼虫10条/cm2~20条/cm2,成虫2头/cm2~3头/cm2。
A274谨防害虫的扩散,不要让害虫逃逸或遗落,饲养完毕后器材应消毒处理。
A275做好记录,细心观察,不断总结和改进饲养技术。
A34种供试档案害虫概况
A31档案窃蠹(Falsogastrallus sauteri pic)
又名书窃蠹。鞘翅目,窃蠹科。
A311形态特征
成虫:窄椭圆形,栗褐色,体长22mm~25mm。
卵:长椭圆形,长约03mm,一端较细,乳白色,不透明。
幼虫:蛴糟形,乳白色,老熟时长约35mm。
蛹:乳白色,长约3mm,宽约lmm。
A312生活习性
该虫一年一代,幼虫在虫道内越冬,翌年三月中旬(广州)或五月中旬(成都)老、熟幼虫在虫道中化蛹,蛹期约半个月,四月上旬(广州)或六月上旬(成都)出现成虫,上午八、九时羽化最多。成虫期一个月左右,爬行为主,很少飞翔,有趋暗性。蛹羽化后2~3天进行交配,上午八、九时为最多,交配长达2h~3h,姿态成一字形。交配后3~5天产卵,卵散产,多产于档案图书皱折、装订线等处。产卵量50~60粒左右,卵期10~20天。孵化的幼虫会钻入寄主内部为害。
A32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 Fabricius)
又名苦丁茶蛀虫、烟草标本虫。鞘翅目,窃蠹科。
A321形态特征
成虫:呈宽椭圆形,背面隆起,赤褐色,有光泽,全身密生黄褐色细毛,雌虫体长约3mm,雄虫体长约25mm。
卵:长椭圆形,长04mm~05mm,淡黄白色,不透明。
幼虫:蛴螬形,长约4mm,淡黄白色,密生褐色细长毛。
蛹:长约3mm,宽约15mm,乳白色。
A322生活习性
该虫一般一年发生3~6代,寒冷地区1~2代,炎热地区7~8代。在温度30℃~35℃时,每代只需33日,25℃时需50日,20℃时需120日。幼虫期30~50天,蛹期8~10天,成虫期18~49天,一般为20天,卵期6~16天,成虫有假死性,善飞,喜黑暗,白天多静止不动,黄昏或黑天则四处飞翔,但不取食。每只雌虫产卵10~100粒,多产于寄主的缝隙中,如档案图书的折页、装订线等处。温度低于21℃时很少产卵;低于175℃或高于40℃时卵不孵化;达到375℃时」般孵化极少;温度在20℃~35℃时,孵化率随相对湿度下降而降低,温度225℃~35℃、相对湿度30%时,孵化率为40%,若相对湿度升至40%时,孵化率为75%以上,温度32℃,相对湿度45%~60%时,孵化率为70%,相对湿度升至70%~90%时,孵化率为90%以上。
幼虫喜黑暗潮湿,耐饥力强,喜食纤维素、淀粉、烟草类食物,能够钻进档案图书卷册内部蛀蚀,老熟幼虫以分泌物做白色坚茧,并在其中化蛹。
该虫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为22℃~35℃,有效低温为15℃~22℃,有效高温为35℃~40℃,致死低温为13℃以下,致死高温为44℃以上。研究表明,该虫生长发育最适宜湿度为70%~90%。
A33黑毛皮蠹(Attagenus unicolor japonicus Reitter)
又名黑鲣节虫、目本鲣节虫、毛毡黑皮蠹。鞘翅目,皮蠹科。
A331形态特征
成虫:倒卵形或椭圆形,雌虫体长4mm~6mm,宽15mm~25mm,雄虫体长28mm~5mm,宽15mm~25mm,全体暗赤褐色或近黑色,密布小刻点及黄褐色细毛。
卵:椭圆形,长06mm~09mm,宽025mm~035mm,乳白色,略有光泽,壳软,多皱纹。
幼虫:圆筒形,体长约10mm。
蛹:淡黄褐色,全身密生淡黄褐色细毛。
A332生活习性
该虫一般一年发生1代,条件最适宜时6个月即可发生1代,条件不适宜时可能三年1代。幼虫群集于库内墙角、地板、砖石缝隙或尘芥杂物内越冬。卵期一般为5~24天,幼虫期最长,少则55天,长则784天,蛹期5~25天,随条件不同而异,成虫寿命:雄虫为20天,雌虫为25天。
该虫喜潮湿,耐低温。有关研究表明,幼虫在-1l℃~17℃时能生存314天,在-39℃~-11℃时能生存198天。初羽化的成虫不活动,隔2~3日才进行活动。成虫白天进行交配,交尾一般在库外向阳或库内光亮处,每次交尾约2min~3min。雌虫选择适于幼虫取食的场所产卵,卵散产,每只雌虫产卵35~40粒,最多达120粒。孵化后的幼虫从卵壳内钻出取食,一般脱皮7-12次,最多可达20次或更多,每龄需时8~43日,幼虫耐饥力强,老熟幼虫在寄主内化蛹。
该虫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4℃~30℃,有效低温为11℃~24℃,低于127℃时停止产卵。
A34花斑皮蠹(Trogoderma variabile Ballion)
鞘翅目,皮蠹科。
A34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4mm~33mm,体宽12mm~18mm。头、前胸背板黑色,鞘翅褐色至黑褐色,有时黑色或淡褐色,有暗红至褐色花斑。身体腹面黑褐色,触角、足淡褐色,触角末节黑褐色。
卵:06mm~09mm,椭圆形,乳白色,有光泽。
幼虫:纺锤形,棕褐色,体长5mm~8mm,全身布满刚毛,有尾毛一束。
蛹:扁圆锥形,长5mm~78mm,淡黄褐色,全体密生淡黄褐色细毛。
A342生活习性
该虫每年1~2代,幼虫越冬,耐饥力强。在不利环境条件下,幼虫期可达多年。
研究表明,在北京地区,成虫六月中旬出现,并有群聚、负趋光等习性。在温度30℃~32℃,相对湿度75%~85%的条件下,卵期6~9天,蛹期5~7天,羽化后的成虫1~2天开始产卵,产卵量14~150粒,卵散产于阴暗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2000-12-06批准2001-01-01实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