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朝大海30载,春暖花开子不在

 赫赫古诗词 2019-11-08

书氪的第201

日历毫不客气的翻到了3.26。他离开已经三十年了。

- 1 -

海子,本名查海生。

1964年出生在安徽一个叫做查湾的小村庄。

从小,他就是个聪明的孩子,不过,他的童年与少年时代,我们无从知晓,和大多数人一样,那都是一段神秘的时光,只有他的伙伴或许才会说出少年时代海子的故事。15岁之前的海子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爱读书,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在15岁的时候就考入了北京大学法律系

别的不说,单说能考入北京大学就足以说明海子的聪慧。1983年,海子大学毕业之后,进入了中国政法大学,成为了一名老师。

年初秋,年仅15岁的查海生第一次坐上了直达北京的列车。这次漫长的旅途是那个走出村庄的少年,第一次以新奇的目光打量这个美丽新世界。

他在日记里回忆起夜行列车,用不无兴奋的口吻写道:“那时的夜晚几乎像白天。”亮如白昼的夜晚,是他以前闭塞的生活中从未有过的体验。当他到达北京站,呼吸到第一口带着清冽味道的空气时,长途旅行中的疲倦、劳顿以及混杂着的那种迷惘、忐忑完全被冲释殆尽。矗立在他眼前的广阔天地,正以它的气象万千,以它的王者风范迎接他的到来。

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原生态的农村,为他的创作留下了取之不竭的题材。“我踩在青草上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块”,“大地茫茫,河水流淌,是什么人掌灯,把你照亮”,这样的句子在他的诗歌里俯拾即是。

后排右三

这种对土地的深厚情结,不是一个成长于都市的年轻人所能感受到的,它只能出自一位自幼赤脚走在田埂和青草地上,曾经吮吸过旷野之风和露珠芬芳的农家子之手,它羼杂着诗人对少年时代乡村生活的鲜活而美好的回忆。

因此,每一个接近他的人,每一个诵读过他的诗篇的人,都能从他身上嗅到四季的轮转、风吹的方向和麦子的成长,阅读他的诗,你总能读到麦地、大海、村庄、鲜花、天空、太阳等这样的意象。

当他去世的时候,有人用“农业文明的殉葬者”来描述他,更多的人,因为他书写麦地的篇章,将他称为“麦地诗人”,甚至有人把他叫做“最后的浪漫主义乡村抒情诗人”。

1983年海子从北大毕业,被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担任哲学教研室助教职务,教授美学和哲学。

- 2 -

那些枯燥与形而上的法律与哲学,并不是他骨子里真正的志趣所在。他写诗的激情愈发像燎原之火一样燃烧。

从1982年至1989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海子用超乎寻常的热情和勤奋,以卓越沛然的才情,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

海子手稿

据海子的胞弟查曙明回忆,在政法大学任教期间,青春年少的海子结识了他的初恋女友。

网上说海子的初恋女友是他的学生,其实不是的。海子在中国政法大学教两门课——哲学和美学,而他的初恋女友是经济学专业的,海子没有教过她,他们是因为爱好诗歌而相识相恋。
查曙明

海子对初恋是刻骨铭心的,激情澎拜的,他们互相之间写了几万首诗,常常通宵不睡,给对方写诗。

但山盟海誓的爱情,最终也挡不住滚滚现实的洪流。

1986年,女孩毕业,去深圳工作,与海子分手,后来又去了国外,嫁作他人妇。

海子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中……

1986年和1988年暑假,海子两次进藏,寻找诗歌灵感,以诗会友,但在会友过程中感觉遭到了别人的冷遇,而闷闷不乐。

海子早慧,性格敏感,这大概也是造成他选择不归路的内部原因。
查曙明

1989年春节,海子回家跟父母说,他已经跟学校请假半年,准备来湖北武汉治病。

因长期通宵熬夜写诗,空腹饮酒,海子落下了胃病。身体不健康大概也是摧毁一个人意志的重要原因。

而导火索,是海子在老家接到了一封神秘的来信,在信中海子听闻中国政法大学校庆时,他的初恋女友也将回到校园。

他便匆匆赶回位于北京昌平的校园,一个星期后,1989年3月26日,传来了海子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的消息。

海子离去前将他住的两间屋子清扫得一尘不染:“我把天空和大地打扫得干干净净,归还给一个陌不相识的人”。

- 3 -

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至龙营之间的铁道上卧轨。他选了一个火车爬坡的路段。他死前好几天都没有吃东西。他带在身上的遗书简单写着,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他将由他的死可能带来的一切纷扰都尽量处理得绝不旁逸斜出,堵住所有妄议的嘴巴,和嫁祸于人的臆断,但他没有料到的是,在死后近30年,他仍活在人们巨大的争议中,亦活在无尽的怀念里。

有人说:“天才并不是什么赠品,而是人们在绝望的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一条脱身之路。

他先以天才脱身,后以远行抽身。这场逃离是羁鸟投林,还是最终走向自己?

人完成自己,并不要用一个所谓世俗的标准,而是要做到自己的完成跟自己的完整。
瑞士心理学者荣格

但死亡本身并不具备任何诗意,他完成一次漫长的“迁徙”,是否能真正找回那个完满的自己?

在中国当代诗坛,海子常常被评价为“一个诗歌时代的象征”和“我们祖国给世界文学奉献的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诗人”。

因此,他的陨落,预示着一个诗歌黄金时代的结束。但,诗歌是不死的荆棘鸟,穿过被雾霾和尘埃遮蔽的天空,在每一片尚有春风拂过的土地上,游弋或高翔。


参考文章:1-洪烛:《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临终遗言是什么?(新浪博客);2-苏伦:《海子:一个被严重高估的“天才”诗人》(简书);3-蔡骏:《海子之死:五封真相不明的遗书》(365图书馆);4-颖儿:《海子,被误读的诗人》(新浪博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