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碧琉璃多曲长杯——正仓院展盛唐国宝举要

 昵称7563359 2019-11-08

众所周知,全国有64件(组)国宝级文物是不能出境展出的。放眼世界,这种“不出境文物”各国皆有。日本奈良正仓院所藏9000余件盛唐文物,几乎全部都不出境;非但不出境,而且每年的展期也少得可怜——仅17天

据悉,今年展出的诸国宝中将有一件重量级文物——唐代碧琉璃多曲长杯。仅仅是看到图片,小涛就不禁浮想联翩。

首先说说,质地

碧琉璃,是一种蓝绿色的玻璃。在古代是稀罕物。

唐代诗人李涉《题水月台》诗曰:“水似晴天天似水,两重星点碧琉璃。”

北宋欧阳修《浣溪沙》词曰:“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瑠璃滑浄无尘。”

琉璃蝉的盘变

   玻璃的制造技术,最初肯定是化外之地的产物。后来由于东西方文化的融通,域外的来华工匠把这种技术带到了中原。

   如《魏书·西域传·大月氏》:“其国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既成,光泽乃美于西来者……自此中国琉璃遂贱。”

        从考古发现来看,属于碧琉璃质地的器物在国内并不鲜见,地域广泛,遍布海、陆丝绸之路。而且时间跨度很大,从早期的战汉,到隋唐盛世,更遑论明清。

   

        1985年,西安隋代寺院主持墓曾出土一套完整的碧琉璃棋子(上图,左),颜色和质感很Q吧,有木有想吃的感觉?

其次说说,形制

这种多曲形制的长杯,从考古发现而言,还真的为数不多。

1970年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发现了几件。 

其一是白玉忍冬纹八曲长杯

其二是水晶八曲长杯

皆晶莹剔透。前者的忍冬纹在中亚粟特银器上常见;后者是我国考古发现的唯一一件唐代水晶容器,弥足珍贵。

以目前所见,虽然白玉、水晶、琉璃等材质的长杯绝无仅有,但在唐代金银器中却不乏其类。 

上图为本次正仓院就将同期展出的一件唐代铜鎏金八曲长杯。这件铜鎏金光素无纹,可以和之前的水晶八曲杯相比较;

而陕西历史博物馆所藏的一件唐代银鎏金摩羯纹八曲长杯,可以和之前那件白玉忍冬纹有的一拼。

 

另外,陕西富平县房陵公主墓壁画中细致描绘了一个宫女,一手执壶,一手执多曲长杯。专家称,应为银制品。

 

目前,学术界有两种大致的说法:

一种认为这种形制是唐代中国工匠以波斯萨珊银器为蓝本制作而成;

另一种认为其装饰纹样是对南北朝就已经流行的忍冬纹的直接继承,为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

但不管怎么说,用于当下的“一带一路”再时髦不过了!!!

其实,同一形制可以借助不同材质蔓延开去,以显示文化的影响。依据金属形制制作的瓷器多曲长杯,唐代就很多。

         唐代釉陶器中还有一种海棠盘,形制与此类似,略有变化:于八曲之上,平出折沿。

 

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藏-辽三彩海棠盘

再次说说,命名

从小涛的个人感情而言,我更喜欢“海棠盏”之类的命名,因为“多曲”的原型,极有可能来源于花瓣。唐宋时期的很多器皿都是花瓣造型,这种风格对日本影响至今。 

九州有田烧菊瓣及锦地纹碗

之所以,称之为“长杯”乃是今人的命名。唐人对此物究竟如何称道,我们并不知晓。非但此物,考古中不知其名的器物比比皆是。试举一例:

2008年南京中华门外,长干寺地宫考古发掘时,曾出土了两件宝物: 

一为白色水晶杯, 

一为蓝色琉璃瓶,

根据不同形制采用不同命名,本是约定成俗。

可等到相当于随葬物品清单的墨书绢袱出土后,所有人都大跌眼镜。原来上面分明写着“水晶盃一支,碧琉璃盃一支”。形状大相径庭的两件器物,竟然都叫——“盃”(即,杯)?!

         看来,我们还远没有摸清古人对器物命名的门道。

由此,这种“长杯”其原名,我们亦不得而知。反正以小涛查阅文献的管见,没有看到哪部文献上有“长杯”字样。

倒是有一段文献,引起了小涛的注意。

然后说说,文献

《资治通鉴·卷225·唐纪41》:唐代宗(李豫,曾作为“兵马大元帅”平定安史之乱,762-779年在位)时期有一个大臣叫路嗣恭(原名剑客,曾与郭子仪一道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后任岭南节度使、兵部尚书),平定岭南之后,将一枚直径九寸的琉璃盘作为战利品进献给皇帝(岭南自古以来是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此琉璃盘估计是化外之物),代宗本以为是最珍贵的宝物。可是等到后来抄了元载(唐代宗时的权相,被称为唐朝第一贪官)的家,查获了一枚路嗣恭送给元载的琉璃盘,直径竟然达到一尺。皇帝为此颇为不爽,就和李泌(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元老,世称李邺侯,南岳衡山的一位传奇人物)说起此事。

李泌开解道:路嗣恭虽然有能干的名声,但陛下并没顾上了解他。其为人小心谨慎,害怕得罪有权有势的元载,如此行事,也是迫不得已。况且又新近立下大功,陛下绝不能因为一件琉璃盘而向他问罪啊。

         一件小小的碧琉璃,一大篇洋洋洒洒的天马行空。

经常听人说:去博物馆没啥可看的。

其实,只要我们沉下心,哪怕在一件文物面前仅仅逗留一分钟,都会有很多收获。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赴境外旅游的人数逐年递增。可是如果我们稍微分析一下,就会知道:国人境外旅游的绝大多数都是购物、吃喝,文化场所、文博场馆的旅游几乎为零。

    每一个在境外行走的国人都应是一个“文化因子”,他身上透出的应是5000年文化的积淀,而非一个行走的钱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