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港口扶摇直上四千米?

 大科技杂志社 2019-11-08

高山巨石城原是港口?

玻利维亚境内的帝瓦纳库是一座海拔3800多米的古城遗址,坐落在安第斯山脉中一片较平的高地上,整个城市全部由巨石建成,高大的石墙、宽阔的广场、巨大的石雕、雄伟的金字塔,还有用整块巨石雕凿成的石门。

本来,在秘鲁一带的安第斯山脉中,这种巨石城市遗址并不是很罕见,例如印加文明遗址马丘比丘就建在海拔三四千米的山上。根据以往的考古推测,人们认为帝瓦纳库也只不过是印加文明留下的城市,建造时间不可能早于公元500年。

但不可思议的事情出现了!在距离广场几百米的地方,人们发现了一座用更大的巨石建成的类似码头和船坞的建筑,被叫做“普玛彭古码头”,在码头的石崖上还有一条黄白色的钙沉淀物形成的又长又直的水位线,只是这条水位线现在已经不是水平的了,有些倾斜。在码头附近的区域还覆盖有数量巨大的海生贝类化石。宽大的平台、船坞;黄白色的水位线;普遍存在的鹅卵石、贝壳……

一切都太像现在的码头了。难道普玛彭古真的是码头,而帝瓦纳库曾是一座港口城市?再看周围的海生动物化石,这竟然还是一座海港?这可是位于近4000米高山上的城市,难道它曾经位于海岸线附近?

同样怪异的湖泊

在这附近,还有一个曾让科学家困惑的谜团,那就是的的喀喀湖的形成之谜。这个湖泊距离帝瓦纳库约20千米处,海拔高度也是3800多米,湖面面积巨大,有8330平方千米,深达280米。让科学家不解的是,的的喀喀湖周围有大量海洋贝类化石,湖中还生长着海洋中才有的生物,例如海马、绿钩虾等。

那里明明是淡水湖,还位于高山上,哪里来的海生动物呢?

对湖水水质化验的结果显示,这个湖的水真的来自海洋,很可能是至少1亿年前,安第斯山脉形成之际,地壳开始隆起,海水被高起的山峦围困起来,形成了高山咸水湖。而随之而来的海洋生物在之后的环境巨变中,有的死亡,有的则顽强生存下来。之后,雨水和雪水常年累月汇入其中,咸水湖的水越来越淡,这种变化很缓慢,湖中生物也就逐渐适应了现在的这种淡水环境。

的的喀喀湖以及其中的海生动物就是这么形成的,但那个港口是怎么回事呢?

湖边的古港口

科学家推测,既然的的喀喀湖中就有海生动物,那么普玛彭古码头上的海生动物化石很可能来自的的喀喀湖,而此湖距离帝瓦纳库又那么近,因此,很可能帝瓦纳库曾是的的喀喀湖的港口。

问题来了,帝瓦纳库若是的的喀喀湖的港口,怎么会距离湖面20千米远呢?

是不是地质变动,让港口和湖泊相互之间远离了?根据考察,考古学家在湖面周遭陆地上发现了钙沉淀物形成的线条,像是原来的湖面留下的湖岸线,而且这条湖岸线所处的平面并不是水平面,这现象与普玛彭古码头的倾斜水位线倒是可以相呼应,显示出的的喀喀湖发生过较大的变动。

因此,科学家推测,帝瓦纳库依傍的的喀喀湖而建,曾经很繁荣,因为宽大的普玛彭古码头能允许几百艘船只同时装卸货物。但之后,很可能至少发生了一次大灾害,导致这个区域的地形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或升高、或降低、或倾斜。这一切变化导致帝瓦纳库与湖面远离了,变成了现在的状况。

由此看来,说帝瓦纳库曾是的的喀喀湖的港口,应该没有问题。那么,帝瓦纳库到底是何时建造的,它是印加文明的遗迹吗?

太阳泄露古港口建造时间

通过研究巨石建筑的天文学含义,一位玻利维亚学者推测出了帝瓦纳库这个城市建造的可能时间。

当地人称呼帝瓦纳库广场为“石头竖立的地方”。原来广场四周每隔一段相等的距离就竖立着一根高达4米的石柱,看上去像是石栅栏。以前人们认为它像是长城上的碉堡,是用来防御敌人的,经研究发现,那些石柱和广场四周的墙一起配合,可以精确测量太阳出没的方位角。而整个城市的建筑设计,是根据当时的太阳出没的方位精确设计的,可以显示当时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特定的日期。

帝瓦纳库所显示的当时建造时的太阳位置,正好与1.7万年前的太阳位置相吻合,因此,研究者认为,帝瓦纳库建于公元前15000年。再观察雕刻在巨石门上的动物图像,有两种应该是剑齿兽和一种大象,而这两种生物生活在更新世(距今180万年到1万年)。当时建城的人竟然知道这两种生物,说明这个城市是在它们绝迹之前建造的。

因此,帝瓦纳库是17000年前建起的港口城市,约1万年前的大洪水让的的喀喀湖的湖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湖底倾斜,地块迁移,湖水的量也因洪水的涨落而有变化,于是湖面就远离了帝瓦纳库,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1.7万年前的古港口城市让人感到困惑,因为按照古人类学研究,那时候人类应该还没有穿越白令海峡,从亚洲进入美洲大陆,更不用说建造辉煌的城市了。这座城市的真正建造者究竟是谁呢?

如何根据太阳方位判断年代:

对于同一个地方来说,例如北京天文台,春秋分或冬夏至时,太阳升起的位置每年都在有规律地变化,这是因为地球自转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每年都在变动,在65.5度和67.9之间波动,这个夹角由小变到大,再由大变到小,每4.1万年来回变一次。

根据这个规律,再根据同一地点上观察到的在春秋分这样的日子日出的位置,科学家就可以确定出同一地点不同的日出位置对应的可能的年代。只是这个方法确定出的年代有几种可能性,例如2010年春分时,在北京天文台观察,太阳在A点升起,那么41000年前的那个春分,太阳也是在A点升起,82000年前的那个春分也是在A点升起……那么A点日出对应的年代就有很多可能性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