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于助人VS乐于求助

 大科技杂志社 2019-11-08

乐于助人还是乐于求助?在现实生活中,哪种方式对你更有用处?

你的帮助不一定有回报

二战期间,大批犹太人遭到希特勒的屠杀。此时,在一个富有的犹太人家里,全家人正在召开一次生命攸关的会议。他们很清楚,自己即将被送到有去无回的纳粹集中营。为了能够延续自己的家族,他们必须把两个孩子送到可靠的朋友那里保护起来。经过激烈的讨论,他们最终确定了两个人选:一个是帮这个家庭富裕起来的商人;另一个是这个家庭一手扶持起来的银行家。他们决定,分别送一个孩子到这两个朋友那里。结果,一直受其恩惠的银行家随即将他们的孩子交给了纳粹;而始终帮助这个犹太家庭的商人则把他们的孩子送到美国并照顾他的生活。2003年,当年那个幸运的孩子已成为一位饱经风雨的老人。他在《纽约时报》的头条发表了一篇文章,感慨道:你帮助过的人,不要期望他一定会给你回报;而一直在帮助你的人,差不多总会帮助你。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们一般相信,当我们遇到困难时,那些曾得到我们帮助的人会愿意向我们伸出援手。因为我们相信,我们投入了精力等各种成本来帮助别人,应该会得到回报;而一直帮助我们的人,这次再也不愿增加新的成本了,否则他会被拖垮。

可是在这个事例中,结果却完全相反——那个被帮助的银行家背叛了自己的大恩人,而那个商人仍然不遗余力地帮助这个犹太家庭。这是怎么回事呢?

挽救“沉没成本”的心态

这个令人意外的结果,其实是人们理性计算后的选择。对于那个一直被帮助的银行家来说,相信在一般情况下,这位银行家一定会帮助自己的大恩人。可是在当时的环境下,帮助犹太人就等于是与强大的纳粹德国作对,不但对自己没什么益处,反而有可能因此招致杀身之祸。因此,即使是曾经有恩于自己的人来求助,这位银行家依然选择了明哲保身。

但是,那个始终帮助犹太家庭的商人难道就不害怕纳粹德国吗?这里有个经济理性的计算的问题。对于那个商人来说,他一直在帮助这个犹太家庭,在这个家庭身上付出了很多的金钱和精力。也就是说,这个商人在这个犹太家庭身上下了大本钱,而一旦他们被送进集中营,就意味着他之前所有的付出都白白浪费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不让自己面对“投资失败”的痛苦,这位商人不得不选择继续投入帮助以挽回损失。所以,即使面临被纳粹发现的危险,这位商人仍旧毅然决然地帮助了他们。

这就是经济学上“沉没成本”的问题。人们在决定是否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要看这件事本身能给自己带来哪些好处,而且他们也会评估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这些之前已经发生的、不可收回的投入,如时间、金钱、精力等在经济学上被称为“沉没成本”。

经济学家认为,作为一个完全理性的人,他在做决定时是不应该考虑“沉没成本”的,因为企图挽回之前的投入只会让自己被套得更牢。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避免之前的努力付之东流,往往会做出一些在旁观者看来很难理解、甚至有些荒谬的事情。例如,虽然电影很乏味,但你仍然挨到电影散场只因为你不想浪费电影票;每到月底,你都会额外花很多时间把手机套餐里赠送的上网流量用完。

运用“沉没成本”的原理,我们同样可以解释那个犹太人的两个朋友各自行为的原因。那位被帮助过的银行家并没有对这个犹太家庭做过“投资”,所以也就不存在“沉没成本”,当然也就不愿意冒风险为未来投资了。而对于那个商人来说,他在这个家庭身上付出的“沉没成本”已经很多,所以他会竭尽全力挽回。

吸引别人对你“投资”

事实上,早在16世纪,意大利政治理论家马基雅维利就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当一个国家被敌国入侵后,人们经过艰苦的抵抗和浴血奋战终于击退敌军后,虽然经历了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战争的苦难,但他们对这个国家的忠诚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进一步加深了。这也是为什么开国的领袖和官员会为国家做更多实事的原因。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的后代由于没有为国家做过什么贡献,所以也就没有这么忠诚了,贪污、腐败等问题也会越来越泛滥。因此,马基雅维利讲过一句很有智慧的话:你在一个人身上付出越多,你对他就会变得越忠诚。美国前众议院多数党领袖托马斯·弗莱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次,他乘坐的飞机在华盛顿东部的一个乡村失事,一个当地人救了他。虽然那个人以前从未听说过弗莱的名字,但从此以后,这个人却为弗莱的竞选出钱出力,任劳任怨。这种现象在很多场合都会发生: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往往会在你未来的道路上一直关注你、帮助你,努力向别人证明自己当初的“投资”是多么地有远见。

现实中不少人都持有一种“一切靠自己”的心态,不愿意请别人帮忙。这样其实使他们丧失了很多潜在的支持。其实,只要对方愿意帮你,他就会进一步为你提供更大的帮助。他们在你身上投资越多,就越有可能一次次地继续投下去。就像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说:“如果你想交一个朋友,那么就请他帮你一个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