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会扫描·民俗」拾叭咕儿、打瓦与登高山

 图书馆收藏文库 2019-11-08

「社会扫描·民俗」拾叭咕儿、打瓦与登高山

莱阳的“叭咕儿”是将石头打成山楂大小的石头弹儿,琢磨得较圆滑不扎手。副“叭咕儿”一般五个,也有七个、九个一副的。

以五个一副为例,四个放在地上,靠拢在一起,玩的人,用手把单个儿石头弹儿上抛到头顶高,同时,将地上四个中的个捡起,并张手接住落下的那个,接住后,将捡起的那个放下,再依次上抛,捡起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当四个石弹儿又放在一起时,再上抛那个单个的石弹的同,将地上的四颗石弹抓起,再接住空中的那一颗,手中的五颗石弹儿一起轻轻上抛,同时,赶快将手翻转,用手背接住落下来的那五颗石弹儿,接住后再上抛,手马上翻转过来接住五颗石弹,这就算完成。

如果哪一个环节石弹儿从手中掉落即输,从头另来。完成者,再继续玩小鸡进窝。即将四颗石弹儿放在地上,同时,一只手半握,放在地上,形成一个小窝,捡拾石弹那只手继续上抛那个石弹儿,上抛的同时,将四颗石弹儿中的一颗扒进另一手形成的“鸡窝”,四次把四个石弹都扒进“鸡窝”就算赢了。

打瓦

莱阳称打瓦也叫打丧门神。

所谓的“瓦”是一块薄石头能侧立起来。两帮人每帮至少三五人。找一块平阔地,摆上至少三块石头板,中间的那块稍大,两边的较小,称为“耳朵”。

人多时则用六块石头,排成两排,玩者每人各自手持一块自己用的顺手的石头,先从石板的地方向前方丢出一定距离,丢出去以后,丢的最远的先打,即拣起自己手的那块石头打排成排的立起的石头板,打倒的人就先休息,其他人依次打,剩下的那个打不倒的人,则是输了,这个人就是“丧门神”。

输者那方找出一个人背着他,赢方就扯着他的腿,拧着他的耳朵,用拳头打他的背、屁股,从他丢石头的地方一直打到石头排,大家一边打一边吆喝,一边哈哈大笑,看光景的人也大喊助阵,好不热闹。

登高山

这里的“高山”是指土堆。那时,莱阳农村家家门前都有一个大土堆,那是为往坑里填土攒粪用的土。孩子们分成两帮,一帮先站上土堆顶,另一帮则要强登,走向土堆上的人,“高山高山要不要上”,对方喊“不要上”,那一方则喊,不要上?!踏着山蹬上您炕”,说完就强登,另一方则往下推,混战成一团,孩子们玩得特痛快淋漓,十分欢快。

(整理:唐风新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