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早起来,被微博上“立冬”玄学热搜搞蒙

 为什么73 2019-11-08
原创: 鬼争 大用文化 今天
01

今天2019.11.8是个大日子,因为在凌晨时分,北半球立冬了,美丽的金秋成了昨天的事。

早上起来刷微博,“立冬”话题热搜高高挂起,阅读量和讨论量以亿计百万计,话题主持人明晃晃的是“微博节日”。但是话题的导语,让我陷入宕机状态,我还没睡醒吗?怎么这儿传播的立冬天文说法,和中学里教的不一样呢?

热搜话题里说:“立冬……此时,地球位于赤纬 -16°19′”。



神他妈“地球位于赤纬-16°19′”?不应该是“太阳位于赤纬-16°19′”吗?

赤纬就是地球纬度在天球上的投影。此处的天球是什么?就是以地球为球心的一个假想大球,太阳之类都在这个大球的表面运行。所以地球是怎么能够做到既是天球的球心,又能在天球里上下滑动改变纬度的?太玄学了!

(注:以太阳为球心的天球,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我们耳熟能详的从冬至到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南北纬23°26′)之间来回挪动。到了立冬,太阳直射点在南纬16°19′,也就是说太阳位于赤纬-16°19′。多么简单的逻辑。


在权威官网,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下属的“中国社会科学网”上,2015年的“立冬由来”文章中,几乎与上文微博导语一模一样,除了“太阳位于赤纬-16°19′”,而不是微博上错误的“地球位于赤纬-16°19′”。(据网络搜索,此科普文,应当也是照搬了别处更早来源)

 
再比如,天气网上2015年9月16日,说的也是“太阳位于赤纬-16°19′”

那么是微博照抄正确版本的时候,笔误造成的吗?微博小编应该背这个锅吗?


02

关于立冬“地球在赤纬”的错误说法,早已弥漫整个网搜大大小小的科普文中。微博今日的立冬导语,绝不是始作俑者。

比如现在最新版本(2019.11.6版)的百度百科上“立冬”条就是这么写的,而且那个词条还是“‘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过的。

(百度百科“立冬”词条)


追溯词条历史版本,会发现早期的版本,并没有任何立冬与赤纬关系的描述。在2014年11月6日的版本里,编辑者才添加了“太阳位于赤纬-16°19'”

直到2015年11月7日的版本,说法还是对的。可是,2015年11月8日版本,就被人错改成了“地球位于赤纬”。



2015年11月8日正好是立冬,当天早上八点多百度词条错改之后,便立刻被博客、网上文章引用。可以说在这一天之前,网络搜索立冬和赤纬关系,几乎都是“太阳位于赤纬”的正确说法。这一天之后,错误说法便逐渐尘嚣甚上,直到今天在百度搜索里已经占压倒性优势。

总之,鉴于百度百科的庞大流量,想来网上数不胜数的错误引用,很多都是抄它的。


虽然百度百科上2015年立冬日的操作,是导致这一错误说法发酵成主流的原因,但它却不是第一个这么说的。

比如在2014 年10 月 29 日某匿名用户于搜狗问问里回答“立冬是什么意思”的时候,便说出了“地球位于赤纬-16°19'”这样的话


再往前,抱歉我尚没有搜到更早的错误说法,所以我不能定论2015年立冬日,百度百科上的骚操作,是编者抄了上述搜狗问问里的答案?还是其它的来源?或者干脆是自己主观知识错误?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