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为何说“宁与坟为邻,不与坟对门”并非迷信,老祖宗的智慧

 皇家书库319 2019-11-08
         
文/历史九点半
农村至今流传着很多老话俗语,作为老祖宗千百年来的经验之谈,凝聚着祖先的智慧结晶。它并非迷信,而是从实践中不断积累的至理名言,只不过披上有些玄乎的外衣,以至于让人产生迷信错觉。实际上只要深谙其中道理,便会觉得受用无穷。
比如老话常说的“宁与坟为邻,不与坟对门”。以前有个故事:说有户人家,主人总觉得运气不好,生意走下坡路,家人也是各种病缠身,于是主人找到算命先生,希望给自己算一卦。算命先生当场算了一卦,说道:“你家大门东南方向有座坟,把坟扒了就没事了。”
主人一想,不对啊,自己家东南方向并没有坟,于是算命先生说你再好好想想。主人想了想,还是说没有,算命先生又说道:“往远了想。”主人再想,恍然大悟,东南方向确实有座坟,离家几里地远。主人便花重金央求人家,将这座坟给搬了,之后果然运气好了不少。
这个故事本身说的是算命先生忽悠人,因为在农村几乎所有人家东南方向,如果不限距离的话,都能找到坟。不过故事还说明了一个道理,心理作用对人的影响有多大。正所谓信则有,不信则无,如果坚信做一件事能改变自己,那不断催眠产生的作用是十分强大的。
回过头来,农村老话为何说“宁与坟为邻,而“不与坟对门”呢?在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很多坟墓离村子非常近,可能就靠近某个人家,但是如果我们不常看见它,即便住的离坟很近,很多人受到的影响也有限,但如果坟墓就在自家对门方向,且每天出门都能看见,那长此以往对人的影响就是显而易见的。
试想你每天打开大门,迎接新的一天,本来是心情大好,但是却看见对门立着一座坟,心情多半就会受到影响。定力强的人或许还好,对于定力弱的人,便会在脑海中时常蹦出来,正所谓“眼不见为静”,天天见一般人想静也静不下来。每天心情受到影响,郁郁寡欢,长此以往下去,人生病是大概率的事,健康状况堪忧。
另外,老话还说“门前坟,房后水,家败人散子不归”,门对坟,那亲戚朋友肯定也怕影响,如此也就会很少走动了,少了人流就少了财运和机会,人的交际长久也会受到影响。总之,是非常不利的。
当然这句话也并非就是说“与坟为邻”好,“与坟对门”不好,而是相较于“与坟对门”,很多人宁愿“与坟为邻”,至少不会每天出门就看到,眼不见心不烦。
俗语“宁与坟为邻,不与坟对门”并非迷信,老祖宗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心理作用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有多大。比如一个善于自我鼓励的人,那他内心一定会非常强大、乐观、且富有激情,这样的人想不成功都难。而一个经常否定自我、闷闷寡欢、消极厌世的人,不但会影响运势,影响生活和工作,对身体的伤害也是极大的。
很多俗语都如此,是老祖宗的千年智慧结晶,只不过要看我们能否真正理解,理解不了就成了迷信,理解其中道理,就会受用无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