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禹锡自称刘郞,被称为诗豪,他与玄都观的不解之缘

 读书工 2019-11-08

刘禹锡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为人聪慧,性格刚直,与白居易、柳宗元等人非常要好。白居易推崇刘禹锡,赞赏他的为人和才干,称他为“诗豪”。

为什么说他是诗豪呢?因为刘禹锡的诗基本上都是自己不畏权贵、耿直秉性的反映。在流传下来的八百多首诗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性格倔强而又遭遇不幸的诗人形象。

他的仕途极其不顺。在唐代永贞元年,他参加了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引起宦官的反对,革新失败,他被贬谪至连州,即现在的广东连县,后又贬到朗州,今湖南常德。贬谪期间,他比较乐观,并且一直坚持原来的政治主张,思想上并没有因为受到打击就变得消极颓废。十年后他被召回长安任职。

这一别长安就是十年,突然被召回,刘禹锡心情有些激动。听说长安朱雀街旁边不远有个玄都观,里面种了不少桃花,游览的人很多,他也想趁此散散心。于是他去了玄都观,并为此赋诗一首。

《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郞去后栽。

到玄都观去看桃花的人络绎不绝,诗人没有写观赏的动作和风景,也没有写去的路上,而只是写了回来的路上,并借此发表议论。从标题“戏”字看,就知道又是一首讽刺诗。

“诸君子”是谁呢?就是这一批同他一起被召回京城的朋友柳宗元、韩泰等四人。他们一起看花,意思是说,我们终于回来了。你看长安大街上,这么热闹,都是看花回来的人。那玄都观里的“桃千树”,都是我们贬谪期间的新来道士栽的。毫无疑问,这里的桃树,指的是朝廷上提拔的新贵,道士可能直接指的是皇上或宰相等。

这种语义双关的诗歌立即传到了新贵们那里,于是皇帝、宰相等很不高兴,就把刘禹锡又贬到了播州,即今贵州遵义去当刺史。后来由于裴度在皇上面前替刘禹锡说情,皇上才把他改贬到夔州、和州等地,这就离长安不是那么遥远,因为刘禹锡在长安还有八十岁的老母亲,紧急时还能够见个面。

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长期贬谪也是十分同情,为此他还写了《醉赠刘二八使君》。刘禹锡回赠一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有赠》,其中有“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人的一生有多长啊,这一贬谪就是二十三年,这中间都是心酸的泪水,但是刘禹锡泪水归泪水,“暂凭杯酒长精神”,他一直都是很乐观的,从来就没有屈服过。

自从玄都观题诗后,他的十四年贬谪生活过去了。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朝廷上老的老,死的死,又换了了一批新人。刘禹锡再次被召回京,任主客郎中。

看到风云变幻、人世沧桑,刘禹锡感慨万分。十四年后他再次游玄都观,看到从前那些茂盛的桃树都没有了,只有一些菟葵、燕麦等蔬菜野草在废墟里摇曳。于是又写了诗一首,记录当时的心情。

《再游玄都观绝句》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今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刘禹锡这里有“看谁笑到最后”的意思,表达了一种坚持正义的自信,和胜利后的喜悦。你们这些桃花般的权贵,包括种桃的道士,终于像这玄都观一样,都空空如也,只剩下一些野菜野草了,我刘郞又回来了。

和刘禹锡改革力量有矛盾的保守派看到这首诗,他们又纠集起来,对刘禹锡进行恐吓、辱骂,最后把他先后贬到苏州、汝州、同州等地做刺史,直到后来在东都洛阳担当太子宾客,到死也没有回到长安京城。

纵观刘禹锡的一生,经历了唐朝的四代皇帝,他因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运动,被定性为“二王八司马”事件,此后一直受皇帝、太监、贪官权贵的排挤打击,始终郁郁不得志。但他从来就没有消沉,没有屈服。

刘禹锡临终前写下了《子刘子自传》,对王叔文的政治改革给予了高度肯定,也认定自己的政治主张没有错,朝廷上对他长达一生的处理是不公平的。

刘禹锡离开了人世,他的诗歌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他的诗明白晓畅,有一种刚正不阿、耿直倔强的特点,被授予“诗豪”是当之无愧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