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佛教第一部论著:以“儒”、“道”来解释“佛”!

 传统文化管窥 2019-11-08

佛教是外来宗教,它在中国的传播,是与佛经典籍的译介和佛教教义的宣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常认为,《四十二章经》是中土佛教最早的译经,《牟子理惑论》是中土佛教最早的论著。

尤其是《牟子理惑论》,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去理解、阐释佛教,反映了佛教初传中国时的实际状况。

该书共39章,去掉首尾“序传”和“跋”,正文为37章。据说这是因为“佛经之要有37品,老氏《道经》亦37篇”,故作37条问答。据“序传”所述,该书作者牟子原是儒生,博览经传,也曾熟读神仙家之书,但认为那些书大都虚妄不可信。后因见天下大乱,乃避乱于交趾。他因所信奉的佛教受到当时人的非议,故作《理惑论》以自辩。

全书以自设宾主的问答方式展开,作者大量引用儒、道和诸子百家之言来阐释佛教教义,以图说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相一致。比如他对“佛”的解释,是以道家观点切入的:“佛乃道德之元祖,神明之宗绪。佛之言觉也,恍惚变化;分身散体,或存或亡;能小能大,能圆能方,能老能少,能隐能彰;蹈火不烧,履刃不伤;在污不辱,在祸无殃;欲行则飞,坐则扬光。故号为佛也。”

又比如他对佛教的解释,说:“天道法四时,人道法五常。”所谓“五常”,乃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并认为通过对佛法的修习,“居家可以事亲,宰国可以治民,独立可以治身”,这显然是源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要义。

总之,牟子站在佛教的立场上,以佛教为本来融通三教,既拉拢儒家,尽量不和儒家发生正面冲突;又靠近道家,以老解佛,强调佛教和道家的一致性;并攻击道教方术,猛烈批评长生成仙的荒谬不实。是佛教早期中国化的经典代表!

古今神秘文化

水华究灵奥,阳精测神秘。

传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