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恋,是网络的“罪”吗?

 大科技杂志社 2019-11-09

40多岁的美国妇女苏珊是美国著名交友网站——脸谱网(英文名为Facebook)的忠实用户。像很多人一样,苏珊每天都要花时间在脸谱网上“捣弄”一阵:上传最近的生活照;更新她女儿的学习成绩;在线和朋友及家人聊天,保持与同事的“交往”,等等。面对苏珊在脸谱网里这样“热情”的投入,她的一些朋友“泼”了她一盆冷水——长时间陷在虚拟的网络里,通过网络与外界保持联系,会让人变得愈发自我迷恋。但苏珊却不以为然,仍然我行我素。俗话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经过很长时间的争论谁也无法说服谁后,人们又将目光转入了科学。

自恋,不是网络的错 最近,美国西伊利斯洛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对292名脸谱网的爱好者进行了心理调查。在调查问卷中,调查者被要求对其自我专注的程度进行评价。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凡是对自我专注和自恋程度评价较高者,在脸谱网上花费的时间也更多些。在随后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甚至发现,自恋程度高的人每天花费在脸谱网上的时间大多会超过一个小时。这似乎显示出自恋和爱好网络之间有某种联系。但是,是不是真的就是迷恋网络才导致了人们的自我迷恋呢?研究人员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 这样的结果让那些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们不免有些焦急了。不过,令人们感到快慰的是,不久美国卡罗莱纳州大学和哈特福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又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别对233名使用脸谱网的大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问卷调查。包括:你是想成为“耀眼”的焦点,还是希望混杂在人群中,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以及你愿意和一大圈朋友分享你的个人信息吗?或者你如何评价你自己的隐私?等等。令研究人员感到“惊奇”的是,大部分调查者选择了不希望成为“焦点”,而更愿意在人群中“默默无闻”;至于自己的隐私和秘密,他们都表现出乐意和朋友一起分享。这一切表明,这些热衷于网络的大学生们,并不是专注于自我的自恋者。这也许给了人们一个暗示:现代网络的发达,并不是一些人所认为的那样“可怕”,也不会让人们变得更加自恋,甚至酿造出人格缺陷的“悲剧”。

大脑为网络“开罪”其实,说到自恋,是由多种原因促发的。而谈到其根本原因,则更无关网络的事情了。科学研究早就发现,人的大脑前额叶背侧部,是主管自我意识的区域。一旦这个区域的神经受到刺激而变得“异常”活跃,人的自我意识心理就越发强烈。当这种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投射到日常生活中时,就会表现出人们十分在意自己的感受、意见、主张等。严重者,还会表现出自恋的倾向。而当沉溺于虚拟的网络时,人们自恋的倾向或许会得到比较大的“释放”,诸如有大量的“网友”,醉心于网上的虚拟生活,等等。这也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是网络让人们变得“自我迷恋”了。但是实际上,在这个数字化时代,网络非但不会让人们陷入自恋,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为人们加强与外界和他人的联系打开了一扇“天窗”,让人们能够在忙碌生活以外得以保持和亲人及朋友等之间的情谊,这些在西伊利斯洛州大学的实验和研究中已得到过确证。研究人员声称,这样是有利于身心的健康与生活的和谐。自恋也并非“洪水猛兽”所以科学家提醒人们也不要谈网络“色变”,也无须将网络和很多不好的症状(如自我迷恋等)联系在一起。更何况,自恋本身也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可怕,有不少自恋型人格的人在各自领域内都有所建树。写出“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著名词人辛弃疾;“扬州八怪”之一的清朝画家郑板桥;曾经横扫欧洲的军事家拿破仑,都是典型的自恋型人格。由此可见,自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创造力和斗志,促使人们成就一番事业。只要将“自我迷恋”发挥得恰到好处,是好事而不是坏事。

本文源自大科技〈科学之谜〉 杂志文章 欢迎您关注大科技公众号:hdkj199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