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阶段孩子教育的两个误区, 家长千万别踩!

 骄阳飞雪 2019-11-09

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

小学是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期,教育孩子,家长一定要避免走进两个误区。

误区一:放纵自由

由于以前“苦”怕了,现在很多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一是认为教育要“张扬个性”、“释放天性”,对要少约束、少管教,容易放纵孩子的惰性,学习一落千丈;二是提倡“快乐学习”,认为只要是孩子不喜欢的就不逼着他去学,于是孩子学会了找借口逃避学习,最终一事无成。

误区二:包办替代

没有培养孩子独立自理的意识,总是过分的关注孩子,书包替孩子背,水替孩子倒好,书桌替孩子收拾,铅笔替孩子削好,然后坐在一旁看着孩子写作业,一旦发现有错字或不工整的字马上用橡皮擦掉……这样一来,孩子变得事事依赖父母,离开了父母什么事情也不会做。

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受习惯的影响很大,而好的学习习惯是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经反复练习和纠正才得以形成的,不良的学习习惯却是在平时的自我放纵和家长的“姑息”下才养成的。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避免以上两个教育误区,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一二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养成的黄金期,尤其是从一年级升到二年级这段时间,他们逐渐由依赖父母向依赖教师和自我过渡,把握好这个关键时期,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往后在孩子学习方面就省心省力多了。具体怎样做呢?

1、有计划有准备

从孩子6岁左右开始,培养孩子对时间的概念,引导他们制定小目标、做计划,如跟孩子一起商量一天的安排,让孩子自己画个表格,或者买个现成的白板表格贴在冰箱上,然后一项一项地按时完成。

2、注意知识积累

一开始念书时,孩子们的起步差不多是一样的,在课堂上的学习掌握程度也几乎相同,可是三年级之后差距开始逐渐扩大。为什么呢?差距就在于平时是否多看书、多吸收课外的有用知识。正如树木,在幼苗时区别并不大,能否成长为参天大树的关键因素在于根系是否够庞大、扎得够深。吸收有够多的养分,基础够扎实,学习才有后劲。

3、注重梳理

学习是要讲究方法的,对知识进行梳理更是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学期开始,应该引导孩子从教材的目录学起,让孩子对全册教材有个整体了解。平时在每个单元开始之前,先将短期内将要学习的内容浏览一遍,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心中会有个前后联系的意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