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皮肤干燥,瘙痒,便秘,治法:养血以治血燥,凉血以治血热

 仕仕霖霖 2019-11-09

皮肤干燥,瘙痒,便秘,治法:养血以治血燥,凉血以治血热

“秘”,有“闭”的涵义,便秘就是大便不畅快。通常认为只有粪块干硬难出,才算便秘,这是不对的。其实,只要排便时感觉困难、费力,不论粪块干硬与否,都叫便秘。便秘之重者,也叫大便不通。

古人对于便秘,有风秘、气秘、湿秘、寒秘、热秘之分,称为“五秘”。五秘都是以便秘为主症,再根据所出现的各种不同特点而分为风、湿、气、寒、热等。特点不同说明病理有差别,治疗方法也就不同。现分述如下。

皮肤干燥,瘙痒,便秘,治法:养血以治血燥,凉血以治血热

便秘—风秘

风秘是除了大便秘结以外,还表现为皮肤皲裂、筋脉拘挛、爪甲枯槁等。有的还会兼有阵发性寒热。大便常干燥坚涩,不易排出。风秘的原因,有人认为是肺脏受风,肺和大肠相表里,风从肺传入大肠,像风能吹干湿气一样,致使肠中津液干燥而形成便秘。也有人认为是患者肠中平素积有瘀热,热久伤津化燥,风从内生,致成便秘。这里且不管其病因如何,只谈谈为什么风秘能出现皮肤皲裂等症状。由于人身各处的津液是互相周转输布的,肠道既然干燥,全身的皮肤、肌肉、筋膜自然也就缺乏津液濡养,所以皮肤皲裂、筋脉伸展不得力,爪甲也呈现枯槁的现象。至于出现寒热,大都是在夜间。这是因为津虚血虚,都是阴虚,而夜间也属阴的缘故。

治风秘的主方是滋燥养荣汤。

滋燥养荣汤(《证治准绳》):生地黄、熟地黄、白芍、黄芩、秦艽各5克,当归6克,防风3克,甘草1.5克。水煎服。

分析:本方是治肤燥之方,若用以治肠燥便秘,须加重地黄、当归、白芍的用量。一老年妇女,年约5旬,求诊。患者掀起衣服,全身上下,丘疹密布,由于瘙痒,抓得一片黑痂。自诉发病已2年,曾到济南各大医院皮肤科抽血化验,诊断为皮炎,但治疗毫无效果。患者每至夜间,必发一阵寒热,寒热过后即发出一片丘疹,因此,旧疹未愈,新疹又生,辗转缠绵,始终不愈,烦躁失眠,极为痛苦。察其脉象,沉而稍数,舌红苔少,大便干燥,排便费力。即诊断为血燥风秘。

皮肤干燥,瘙痒,便秘,治法:养血以治血燥,凉血以治血热

为什么夜间必发寒热?

人体的阳气,白天活动的时候大都集中在体表,夜间睡觉的时候大都集中于体内,这叫作“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大便既然燥结,已经是津枯血燥,经不起阳气的侵扰,所以在白天卫气行阳的时候,患者还不觉得怎样,而在夜间卫气行阴的时候,已虚的阴血配不过不虚的阳气,就寒热发作。发作寒热,实际就是血热外出发疹的反应。所以本证的主诉是瘙痒、寒热,而病的本质却是便秘。也就是由秘生风。治疗的方法应当是养血以治血燥,凉血以治血热,加入祛风药以治皮疹和寒热,因此开了一张滋燥养荣汤,生地黄、熟地黄各用至30克,当归、白芍各15克,黄芩、秦艽、防风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

患者服了3剂,大便通畅,寒热停止,身痒大减,丘疹渐消。嘱其回家再服几剂,服至所有丘疹结痂脱落后,即可停药。

皮肤干燥,瘙痒,便秘,治法:养血以治血燥,凉血以治血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