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1 句话,博士女儿当场自杀:世界真的会惩罚不好好说话的父母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1-09

周末去舅舅家做客,恰逢舅母生日。

11岁的表妹为了给舅母一个惊喜,但还是用省下来的零花钱买了一束花送给舅母。

大家都夸表妹孝顺,不料舅母却劈头指责:“你这孩子小小年纪就知道买这种中看不中用的东西,本事没学到,花样倒学了不少。就不能省着点,让我和你爸少为你操点心吗?”

原本笑容满面的表妹低下了头,委屈地走进了房间。

而我却看到舅母正喜滋滋地捧着那束花,小心翼翼地插进家里漂亮的花瓶里,脸上带着满足的笑意。

舅母不是不喜欢那束花,也不是不感激女儿的心意,不过是用错了表达方式,本能地诉诸于讽刺和打击。

这就是很多中国家长的做法,他们几乎不会给予孩子赞扬和肯定,取而代之的却是打击、挖苦和讽刺。

前不久,在综艺《少年说》中,一个女孩哭着大声控诉自己的妈妈:

“你怎么总是拿我跟其他同学比较,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都看不到?”

结果,她妈妈冷冷地回应说:

“其实我一直在不断打击你,以你的性格,不打击会飘。”

当女孩一边抹眼泪一边表示:

“我说了我不适合激将法,你们老师在这里打击我,我就一定会觉得自己很差。”

妈妈却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

“当你很强的时候,我觉得我要拍一下,当你很弱的时候,我觉得要推你一把。”

女儿发现,无论自己再怎么说,都无法劝服妈妈,于是哭着走下了台。

这段对话很快就登上了微博热搜,许多网友纷纷表示:“在这个女孩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这种教育方法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打击式教育”。

很多孩子,直至长大成年后,那些因为被打击而起的坏情绪都在心里挥之不去,无论过了多少年,它都会伴随着孩子。

“这辈子都不会原谅我妈”

前段时间,看到一条消息,“常春藤女博士因为母亲一句话跳楼自杀”。

这位女博士的母亲是一名艺术家,事业有成。有次去美国看望女儿,不知怎么就指责起来。

女儿:“我是不是永远都没法让你满意?” 母亲:“你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吗?”

女儿一听,转身就跳下了阳台。最后,没有救回来,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了。

据旁人描述,这位母亲在旁人面前十分以自己的女儿为骄傲,但面对女儿,却极少称赞与表扬。

这种长年累月的打击累积起来,最终导致了这个悲剧。

这是一种怎样的绝望与无助啊,让她不惜把家人朋友、大好前途、明亮人生都抛诸脑后,只想用这样决绝的方式去逃离。

孩子稍微有点不顺从,父母就会大发雷霆,不停地用冷言冷语数落孩子不懂事。

这种家庭走出的孩子有极大的可能留下一辈子的阴影。

著名演员陈乔恩在一档节目中回忆起童年时光,透露自己小时候不敢发脾气,因为怕妈妈很凶,会骂她甚至打她。

虽然陈乔恩已经40岁,童年的经历已经是30年前的往事。

但是只要一聊起母亲,她整个人都显得高度紧张,处于一种心理应激的状态。

还警惕地回头看了看,确认母亲没有在,才安下心来。

陈乔恩的每一句话的背后,都在表达着“这辈子都不会原谅我妈”

我们有的父母用尽了整个生命去“爱”孩子,却把孩子逼向了深渊。

教育孩子有很多方法,但对孩子大呼小叫,甚至还动了手,绝不是一种好方法。

好好说话,是父母的一堂必修课

哈佛大学医学院马丁泰彻博士发现:

言语暴力最容易影响的大脑区域是胼胝体(主要负责两个大脑半球间传递动机、感觉和认知信息的区域),海马回(负责管理情绪的大脑区域),和前额叶(负责思考和决策的大脑区域)。

孩子的大脑尚在发育中,若他们总生活在苛责、匮乏的环境中,他们的大脑为了适应环境会发育成“求存模式”的结构,形成懦弱自卑型人格。

所以我们能看到,诸多童年贫穷、家庭不幸的人,即便成年后生活环境出现了极大的改善,也还是很难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

如果父母传递给孩子的总是肯定,孩子就会变得乐观安然;如果父母传递的总是否定,孩子就会变得消极灰暗,未来再多的财富和成功,也不能弥补心里的缺憾。

一个不会好好说话的父母,也容易教出一个不会好好说话的孩子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说:“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一项针对未成年人的调查发现,在家经常被骂的孩子不良性格特点最为明显,25.7%的孩子表现出“自卑”,22.1%表现出“冷酷”, 56.5%的孩子性格“暴躁”。

家庭,是孩子最先接触到的人际圈子,在这里养成的沟通方式,对孩子今后的社交和生活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正是因为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所以才更加要注意对孩子说话的态度和语气。

孩子不是不听话,相反,他们渴望被听见。请不要让我们的怒吼,盖过了孩子爱的呼唤。吼叫,是无意义的教育。

养育孩子,也是父母不断修炼成长的过程。

1、想大声批评孩子之前,先疏散一下自己的情绪

孩子犯了错,我们很生气,差点儿要发怒了!

可以暂时改变一下自己的注意力,吃一个水果,或者是走到阳台上,去看一看外面的风景,或者是给自己一个规定,每一次打孩子之前数个数。

这个方法,一般会舒缓一下家长们当时激动的情绪,让自己冷静去面对孩子的错误,不至于动手打骂孩子。

2、给孩子时间去解释

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错,孩子做任何一件事,也是有他的理由。

我们可以尽量让他们说出自己这样做的原因,这样更有助于管教和改变孩子不好的习惯和行为。

我们认为天空是蓝色的,可他却画了黑色,因为天黑了,所以就画成了黑色。尊重孩子的想法,给孩子一个自己的空间,让他们在这个空间,变成一个有想法的人,对于他们以后都是有益的。

3、忍不住吼了,请真诚地向孩子道歉

孩子身体上的创伤,需要父母的包扎;心灵的创伤,更需要父母的疗愈。

忍不住吼了孩子,请对他说:

“爸爸妈妈大吼大叫,不是你的错,是爸爸妈妈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有话应该好好说。”

就像在《爸爸去哪儿》中,陈小春吼了儿子之后,十分不安。他温柔真挚地说:“我以后尽量不要用那么大的音量去喊他。”随后就主动找儿子道了歉。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南风效应”: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吹出了刺骨的冷风,行人因为害怕寒冷,所以裹紧了大衣;而南风吹出了柔和的微风,行人觉得很温暖,便解开了大衣。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狂风暴雨般的吼骂,只会让孩子关紧心门;倒不如用春风化雨般的温柔,润物于无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