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礼翼书院·管子·五行】----第二次学习

 野有雅兰 2019-11-09

【原文预习】

一者本也,二者器也,三者充也,治者四也,教者五也,守者六也,立者七也,前者八也,终者九也,十者然后具五官于六府也,五声于六律也。

【导读】——管仲大人的宏观管理学

上周温习了全篇内容,并简单梳理了《五行》篇全部内容。这周正式进入原文学习阶段。

今天这次的学习内容虽然语句不多,但是若不了解《管子》全书要旨所在,则会不知其所云。尤其对本节出现的“一到十”十个数字。

这些数字属于序列数字。类似于今日的“第一怎样,第二怎样。”  这和出现于《兵法》篇“ 定一至,行二要,纵三权,施四教,发五机,设六行,论七数,守八应,审九器,章十号。故能全胜大胜。”一样。理解了这些,这一节文字说什么就简单了。

这里再次提醒各位读者君,《管子》一书尤其《四时》、《五行》两篇出现的“五行”思想并非被民间“铁算子”过度神秘化的“五行生克”思想。

《白虎通》:五行者,何谓也?谓金、木、水、火、土也。言行者,欲言为天行气之义也。又言:行者,节也。也就是说“五行”思想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具有规范管理之意。

“五行”思想是先秦人民对自然界基本元素物性的认知总结归类——天道,和人道为政思想的和谐统一,是“圣王务时而寄政,作教而寄武,作祀而寄德”从而“合于天地之行”的必由之路。它影响了先秦时代的历法学、气象学、中医学以及当时的哲学和社会管理学。

【他山之石】

1.《论语·学而》: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四时纂要》:夫有国者莫不以农为本者,家者莫不以食为本,舜禹胝胼,神农憔悴,后稷播植百谷,帝尧恭受四时,是以德迈百王,泽流万世者也。

3.《尚书·洪范》: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

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従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従革作辛,稼穑作甘。



【雅兰读经】

一者本也,二者器也,三者充也,治者四也,教者五也,守者六也,立者七也,前者八也,终者九也,十者然后具五官于六府也,五声于六律也。

《管子·形势篇》:譕臣者可以远举;顾忧者可与致道。

“一者本也”

,木下曰本。——《说文》

“本”,就是树根,是事物的起始和源头。

《论语 · 学而》:君子务本。

《礼记 · 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文句大意

为人君者以及在位之人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以及自己该做什么要做什么能做什么。以便在以后的行动计划中 有所侧重,有所依据。中国自古就是以农业为立国之本的国家,先秦时代的齐国更是如此。所以如何合理安排农事是一国国君的重中之重。这就是“一者本也”要说的道理。

“二者器也”

器,皿也。——《说文》

容具,器具 ,器皿。

文句大意

知道要做的是什么事情,就要准备相应的器具以备时用。这是第二步。

“三者充也”

 充,塞也。——《小尔雅》

充,满也。——《广雅》 

充,长也,高也。——《说文》

文句大意

第三,知道了一年的计划,就要协调足够的人力准备好相应器具以便按时去完成计划。

据周礼,天子分设: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六工。他们各自负责用其所长制造器物。

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治者四也,教者五也,守者六也,立者七也”

《四时篇》:令有时。

《形势篇》:举长者可远见也;裁大者众之所比也;美人之怀,定服而勿厌也。

“治者四也”

文句大意

第四,人君及在位者如何务本,如何准备务四时之序,引导人力使用相应的生产器具去完成计划,就需要因时因地拿出适宜的法度政策来引领规范民众。

“教者五也,守者六也

文句大意

这些法度政策制定下来,落实到实处,还需要人君或在位者通过设立五官总管全国人事以教化民众,设立六府来掌管府库,以引领百姓积极遵守制定的这些规范秩序从而合于四时之刑德(合刑于秋冬,合德于春夏)。

比如人君设立事鬼神、奉天时的天官——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这六官各按一定的礼仪制度行事;设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六府 掌管府库 。此为“教者五也,守者六也”的意思。

“立者七也,前者八也,終者九也

终,能行王道令四方归附为人君之最终目的。

前,不行而进谓之歬(古同“前”。)——《说文解字》

“立者,前者,终者”这极简的表达若是不能通读《五行》全篇,不熟悉《管子》整部书的表达风格,就会如坠云雾,不知管仲大人意欲何为

文句大意

人君能率领朝廷以及民众奉法从教则一国之本立,一国之本既立,“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之事成。这时候人君就可以思考自己的事功是超过了前代贤王还是逊于前代。如果事功超越了前代之王,就算步入王道了。

《四时篇》言:道生德,德生正,正生事,是以圣王治天下。这就是“立者七也,前者八也,終者九也”要说的道理。

“十者然后具五官于六府也,五声于六律也。

老聃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具,共置也——《说文解字》

因为时代差异,理解这句需补充一点古代知识

五官六府

先秦时代,五种官职与六种府库合称。

《礼记·曲礼下》:"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 天子之六府,曰司土、司水、司木、司草、司器、司贷,典司六职。"

郑玄注:"此亦殷时制也。府,主藏六物之税者。"

根据周礼,五官掌管人事,六府掌管府库。五官六府各司其职。

文后附录(一)为先秦 时五官六府各自职责。

管仲大人用“五官六府”代表人治中的法治也就是人君旳刑政。

五声六律

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乐。

《尚书·益稷》:"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

五声:宫、商、角、徵、羽。

六律指十二律吕中六个阳律。

阳律六: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

分别对应阴历年十二个月份中的11、12、1、2、3、4月。这6个月份又分别和《易经》中的复、临、泰、大壮、夬、乾6卦对应。他们代表了一年中,阴阳二气之阳气从11月份始发到4月份阳气盈满的过程。这6个月还正好是万物赢育养长的春夏两季。

阴律六:蕤宾、林钟、夷则、南吕、亡射、应钟。则对应5、6、7、8、9、10月。对应《易经》中的姤、遁、否、观、剥、坤6卦。代表了一年中从阴气始生的5月到阴气盈满的10月。在四季中属于聚收闭藏的秋冬。

附录(二)为一岁十二月六阴六阳图

《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征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怙懘之音矣。......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衰麻哭泣,所以节丧纪也;钟鼓干戚,所以和安乐也;昏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射乡食飨,所以正交接也。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天子不怒,如此则乐达矣。合父子之亲,明长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天子如此,则礼行矣。

了解了这些古代常识,对于“十者然后具五官于六府也,五声于六律也。这句说什么就清楚了。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是在说诗教在《论语·泰伯》中又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则和本篇的五声于六律”一样强调礼乐之教了。

如果“五官六府”代表人治中的法治也就是人君旳刑政,那么“五声于六律”则是在做以乐为法,以乐治国的“乐治。”

乐不和不能成其声,政不一无以成其行。

在这里,管仲大人还用“五声于六律”来比喻人君为政,要以政通人和之“仁政”为人君职责之终。

《乐记》: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文句大意

能做到前面九项,就可设立五行之官分掌六府,播五声于六律施行乐为法,以乐治国的仁政了。


【参考译文】

婴孩意译版

为人君者以及在位之人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以及自己该做什么要做什么能做什么。以便以后的行动计划有所重心有所依据。中国自古以农业为立国之本,所以如何合理安排农事是一国国君的重中之重。这就是“一者本也”要说的道理。知道要做的是什么事情,就要准备相应的器具以备时用。这是第二步。第三,知道了一年的计划,就要协调、组织足够的人力准备好相应器具以便按时去完成计划。第四,人君及在位者如何务本,如何准备务四时之序,引导人力使用相应的生产器具去完成计划,就需要及时拿出一定的法度政策来引领规范民众。这些法度政策制定下来,落实到实处,还需要人君或在位者通过设五官总管全国人事以教化民众,设立六府来掌管府库,并率领百姓积极遵守制定的这些规章秩序以合四时之刑德。这是教者五也守着六要说的意思。人君能率领朝廷以及民众奉法从教则一国之本立,一国之本既立,“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之事成。这时候人君就可以思考自己的事功是超过了前代还是逊于前代。如果事功超越了前代之王,就算入了王道了。能做到前面九项,就可设五行之官分掌六府,播五声于六律施行以乐为法,以乐治国的仁政了。——本节译文由婴孩亲自捉刀意译。仅供参考。

网络直译版

第一是农事,第二是器用,第三是人力与生产相称,治理则属于第四,教化为第五,管理为第六,建立事业为第七,进行修剪整治为第八,终止结束为第九。到了九,然后就可以配备五官于六府之中,就象配五声于六律之中—样。

附(一)为先秦 时五官六府各自职责。

天子之五官

司马:周朝之时,司马是夏官之长,掌军政和军赋。

司徒:周朝之时,司徒是地官之长,治民,掌户籍。以卿任之,最初只相当于三公九卿中的九卿。

司空:周朝之时,司空是冬官之长,掌水利、营建之事。

司寇:周朝之时,司寇为秋官之长,掌管刑狱、纠察之事。

司士:掌纠察百官

司农:上古时代是负责教民稼穑的农官。至汉朝则为九卿之一,本名治粟内史掌钱谷之事,又称大司农。(司农之官与《礼记》所载有出入,仅备于此供参考)

天子之六府:曰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典司六职。

附录(二):一岁十二月六阴六阳图

 ——《管子·五行》第二次学习结束!

初稿:2014-06-17 15:56    

再次修订:2019-09-20 10:41

计4254字


传播经典 传媒美与安宁  尽在雅兰在世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