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塔在过去的岁月,指导着出海者回家的路。现在虽然多数已经废弃不用,但是塔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 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座永久的塔,或是信仰,或是希望;或来自家族遗传,或来自后天教养。这些行行色色的精神之塔,在我们顺境时是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逆境时,则是鼓舞我们坚持奋斗下去的指路明灯! 这些形色各异的塔,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有的高尚,有的卑微;有的物质,有的空灵;物质之塔虽能短时间内给人以愉悦,但囿于人性之贪婪,这样的塔会诱发各种无穷欲望,最终导致各种空虚堕落...... 吸毒,犯罪、贪腐....... 空灵之塔则让人达于人生、获得永恒心灵安宁。 这个社会,有没有心中无塔的人呢?那又是怎样的一种人生呢? 孔子说过:“古者谓死人为归人。生人为行人。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 婴孩也曾在多年前寻找回家路时赋《归家吟》一曲曰: 茫茫人海, 无可诉。 满怀惘然回家路。 时风节雨好凄楚! 呜呼! 谁人知我心底苦? 苦 苦苦苦, 难描述。 二死之河常起伏, 尘网千重如铁幕。 哀哉! 八苦之焰自救赎。 名利爱恨, 皆虚无, 蚁聚蜂攒空碌碌。 一朝弃身终归了土! 可怜, 眠娫狴牢不醒悟! 虽时隔多年,婴孩已蝶化,现在吟唱起来,依旧能感受昔日迷茫之凄苦......祝愿天下善男子善女子,在精神之塔的引领下走过生命那不可知的黑暗,顺利找到回“家”的路!祈祷人人心中那空灵之塔永远耸立,任凭狂风暴雨,任凭烈日严霜,站是无声的交响乐!倒则化为大地之长歌! 晏子唱曰:“善哉,古之有死也!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 人到了一定年龄,活到一定人生境界就会发现,人和人之间的区别不是身份地位财富的区别,而是心中具备何种精神之塔的区别。 第一流的精神之塔是上帝特意为他宠爱的孩子建立的世间归宿。 这样的人天性纯粹烂漫,智慧勇敢无畏。他们的身份一般是历代圣贤哲人、宗教家、政治伟人、得道高人、达儒、纯粹的艺术家、诗人...... 他们专门为了点亮人类之心灯,为人类化解各种心结而来。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最后奉上一首昔日获奖诗歌,给那些守护自己、也守护他人精神之塔的人 —— 《写给飞翔的你》 你展翅飞翔的样子 是生命 最美丽的语言 我不知道 用什么词汇 描绘你 也不知道 该如何 去爱你 ....... 老聃说 吾言甚易知 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 莫能行 沉默的你说 百尔所思 不如我所之 ---- 2017-05-01 15:59 启蒙 诗歌 镜头 先秦诸子学习 尽在雅兰在世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