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不仅有利于孩子听课效率地提升,还有利于培养孩子严谨的做事态度。 对于学生而言,尤其是初小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上往往是被动的,具有一定的惰性,因而离不开家长的正确引导。 引导及时,对孩子受益终生。引导不及时,对孩子而言,是人生一大缺憾。 家长朋友们,大家千万不要觉得“预习”仅仅是一种学习方法,在老穆看来,它更是一种学习态度的体现。大凡养成预习习惯的孩子,往往具有以下品质: 🏮【1】做事有毅力,持之以恒 🏮【2】做事严谨而周密,能够未雨绸缪 🏮【3】做事有耐心、细心,能沉住气 穆老师在做小学生时,不仅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还养成了升年级提前预习的好习惯! 犹记得那年,小学三年级升四年级那会,正值暑假,烈日炎炎,骄阳似火。 母亲刚从田地里干活回来,肩上扛着扁担,前后两只木桶发出“吱吱呀呀”的诉苦声,仿佛在向烈日求饶…… “妈妈,妈妈,您能帮我借语文书吗?我想提前预习……”没等妈妈把扁担放下来,我就扑过去,央求道。 母亲没说话,径直朝屋里走去。 那个年代,家庭条件差,不可能到新华书店去买书,往往靠借,那时候,我就懂得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 到了中午,母亲就把语文书借来了,正如高尔基所言,我就像个饥饿的孩子一般,扑在书本制成的“面包”上,拼命地啃食着…… 时隔二十几年,至今回忆起来,仍津津有味。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踏踏实实干!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孩子提前做好预习工作呢?老穆给出如下建议: 💞一、告诉孩子预习的重要性,从内在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二、预习时间的确定 预习时间最好定在家庭作业完成后,或者第二天早上也可以,根据下节课内容及孩子实际情况决定 💞三、准备好笔记本和参考书 预习时,要有预习笔记本,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备一本参考书,帮助孩子预习,提高预习效率和准确率 💞四、告诉孩子,预习要做哪些工作 穆老师就拿语文文言文预习为例,给大家做简单讲解,如下: 💖【1】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 💖【2】初读课文,认清字词 💖【3】结合注释,读懂内容 💖【4】结合参考书,体会思想感情  💞五、关注预习所知与老师所讲之间的差别 预习所知与老师所讲,有无差别?若有,记在笔记本上,因为这往往是知识重难点或你的薄弱点 💞六、不断地总结预习经验,改进预习方法和方式,将预习效率最大化 💞七、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将预习形成一种优秀的习惯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你们明白了吗?加油! 🎀 如果你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