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思聪的思乡曲

 齐凤池 2019-11-09
 马思聪的《思乡情》
         齐凤池
  我一直认为,作为一位杰出的音乐家,最重要的不是一生创作多少部歌剧,写出多少部交响乐,关键是能让听众记住多少个音符,这是最重要的。
  法国作曲家马思奈一生写了很多部歌剧,人们能记住的,只有歌剧《泰伊斯》中的一段间奏曲《沉思》。其实,有了这一段间奏乐,就已经奠定了马思奈在世界乐坛的地位。
  台湾诗人余光中写了很多思乡的诗歌,但世界华人能记住,会背诵的只有他的《乡愁》。一首《乡愁》揪得华人心痛一辈子。
  流落到美国的中国著名作曲家马思聪,他把一生的泪水和思念之情都揉进在疼痛的思乡音符里,一首《思乡曲》就是他疼痛病根。
  马思聪生前说过:“我要把每一个音符献给祖国。”
  1987年3月,马思聪因感冒住院,转为肺炎并引发心脏病。5月20日,手术失败,在美国费城宾州医院冰冷的手术床上,中国一代音乐巨子马思聪,与世长辞。终年76岁。
  周总理生前曾说过一句话:“我平生有两件事深感遗憾,其中之一就是马思聪50多岁离乡背井去美国,我很难过。”
  1967年1月15日夜晚,马思聪携带他的小提琴,与妻子、子女离开了他深爱的祖国。
  马思聪说:我个人遭受的一切不幸和中国当前发生的悲剧比较起来,完全是微不足道的。
  在《思乡曲》完成了整 整30年之后,马思聪也成为了思乡之人。
  乡愁哀怨,使得马思聪在异国的日子里,谱就了《李白诗六首》、《唐诗八首》等作品。其中一首就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马思聪将自己有家难归的悲凉心情,借用古诗名句演绎得分外真切。
  中央音乐学院建校35周年纪念日,马思聪写下“礼能节众,乐能和众”的题词,送递北京。他没有回来。
  在费城家的客厅,马思聪和夫人王慕理共同聆听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即《命运交响乐》,马思聪失声痛哭起来。
  身在美国的马思聪深居简出。
  前几年的春节晚会上,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演奏《思乡曲》,听着吕思清的演奏,使我情不自禁的想到已故的中国著名作曲家马思聪。
  听着《思乡曲》我的心里开始酸楚起来,眼睛湿润起来。马思聪这首小提琴曲,好像把音符写在了世界华人的心上。而吕思清的手指,在琴弦上行走,一下又踩痛了世界华人的脉管和神经。
  曲子的主题直刺海峡两岸人们疼痛的根部。可以说《思乡曲》把人们思乡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听了就心酸,泪水就泉水般地往外涌。
  《思乡曲》悠扬凄婉,缠绵舒缓,听它总感觉不解渴。听了使人啜泣,不能放声痛哭。这就是《思乡曲》的美妙之处。其实,一首好的音乐不在长短,只要它已经接近了天籁就足够了。因为音乐不属于歌词,它只属于旋律。我说过全世界每分每秒都在播放贝多芬的作品。而《思乡曲》每时每刻都在华夏儿女心灵里萦绕着。
  我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独坐窗前,将音乐的音量放低点,放到一个人听到为止。然后仰望天空,看着那轮圆圆的月亮遐想。于是,音乐的意境和画面就浮在眼前。
  马思聪在美国辞世20年后,骨灰归葬广州。使我想到波兰作曲家肖邦临终时说的一句话,我可以把身体葬在法国,头一定安葬在我的祖国。马思聪的骨灰回到祖国,从此,他一生的思念和疼痛,终于有了归宿和解脱。
2019-11-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