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蹲族”现象:学历高、无业、在一线城市里租房混日子

 刘邦1598 2019-11-10

在贴吧看到的在家躺尸三年的年轻人。

在家躺尸三年,和床绑在了一起,外出没有超过方圆五百米,只去楼下的超市和小店补充食物。

三年间,他没有工作,0社交,租住在八平方的房间,吃了一山的零食和泡面,喝了三四吨可乐,唯一作伴的就是一台手机,大型连续剧都看完了一百多部。

而支撑他躺尸生活的是,积蓄,花呗,网贷,各行的信用卡....

一时之间,炸出来的躺尸族还蛮多的,有的躺尸两年,从280斤减到180 ,欲望丧失,体会不到喜怒哀乐。

还有些人稍微好点,虽然躺尸,但一天300块的收入,100块钱住宾馆 ,100钱抽烟吃槟榔上网,100元吃饭 。

有的人躺尸2年,欠了5万,带着女朋友,准备出去工作上班了。

想起了,KnowYourself发了一篇文章专门分析北上广深独有的“蹲族”现象。

“这群人学历高、无业、既不热血也不奋斗,他们在一线城市里租房混日子,回不去家也留不下来,终日无所事事。”

“蹲族”,是这一时代的产物,他们充分验证了那句“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真的好舒服”。

02

我想,如果是哪个狼性996企业的人,看到以上的「躺尸蹲族」一定会轻飘飘地来一句,他们简直是在浪费生命。

但我看到的时候只会觉得他们是真的勇敢,也真的朋克。

说起来,我也算是“蹲族”,超过一年没上班了,中间有试着去上班过,但不到一天时间就会火速逃跑,我的日常生活就是呆在出租屋里面,天亮睡觉,天黑起床,最长时间可以半个月都不出门。

唯一和他们的区别是,大部分蹲在家里的时间,我都在琢磨着如何赚钱,也没有放弃过赚钱,更舍不得放弃社交,把自己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边缘人士。

蹲了一年时间,检讨过,反省过,但更多的时候,我只感觉爽到飞起,不用和早晚高峰作斗争,不用看见讨厌的领导和同事,每天活得超级peace。

但我真正讨厌的是工作,逃避的是生活吗?

其实不是,反而我在家更热爱工作了,我讨厌的仅仅是上班这件事,就像圆桌派里说的那样,我们只是讨厌组织下的环境和时间表,那感觉犹如困兽。

03

当然我们这样的蹲族立足社会之下,无论如何都是讨嫌的。

会被指责不努力,不奋斗,人生白活,我蹲了一年,也有不少热心的朋友和前同事前来介绍工作,每次的理由都逃不开:“你再这么下去就废掉了,你应该回归到主流社会当中。”

有时候,我们的选择不是一种生活方式,更多的时候像是一种违背和抵抗,你只要不奋斗,就成了正常人眼中的怪物和废物,所以注定被遗忘被边缘化。

没办法,谁叫「奋斗一生」的观念正在我们这届年轻人当中大行其道。如果谁不遵守的话,谁就不配为21世纪的年轻人,注定只在出租屋中苟活。

前段时间上热搜的「清华学霸」作息表,他们的一天,几乎没有娱乐生活。

凌晨一点睡觉,每天清晨6点起床,洗漱吃早饭40分钟,6点40便开始了一天有计划的学习,晚上九点到凌晨一点的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对此,官方出来正言:这样学习,想不当学霸都难。

还有的直接说,「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潜台词就是:「你还有什么碧莲不奋斗?」

这事儿刚刚过去不久,很多大学就开始纷纷模仿起来。

觉得既然学生无法自律,那就索性强行规定一下:不能睡懒觉,九点之后宿舍床上不可以有人。

大学本来是自由包容的地方,如今也被层层包裹起来,变成狼性大学。

直接点说,他们在本该天真浪漫,风花雪月的年纪,被迫选择天天奋斗,早睡早起。

恕我直言,当下社会何故对我等这届年轻人如此无情?

小升初,我恍惚记得家里人说,考上重点日子就轻松了。

初升高:考上重点,等于半个叫踏入大学门槛。

高升大:高考完上大学就真的轻松了,到时候随意玩耍。

然后进入大学之后咧?

还是要天天早睡早起,努力奋斗,对标清华学霸。

有人肯定会说,今天少睡点,辛苦点,工作之后就可以轻松了呀!

不好意思,这时候马云会出来告诉你996工作是我辈修出来的福报。

刘强东会告诉你,不奋斗就不配成为我的兄弟。

猝死在工位上的年轻人,会告诉你:终其一生奋斗,才是死得其所。

以上,就是21世纪年轻人的一生。

这样算算,我们这届年轻人是真的很惨,一辈子的快乐自由时光仅仅只停留在幼儿园(也许还未必),距离快乐始终遥远。

等到你好不容易看破,人生也可以选择不奋斗的时候,还会有人拎着耳朵告诉你:不努力、不奋斗的人生,就是废物。

04

不是我讨厌不赞同努力,而是我讨厌这个氛围之下对年轻人催生出来的紧迫、焦虑感。

明明还是个孩子,就被迫马上学会丛林法则;

明明一辈子没睡过什么好觉,还被指责不够努力;

明明选择了令自己舒适的生活方式,还是被指责成浪费生命的废物。

想想「蹲族」,他们又是什么大奸大恶之徒呢?就要被拿着放大镜观察,因为选择放弃奋斗,被认定是否是心理出现了问题。

我想,我们这个时代是不是过于鼓吹“努力”了,以至于每个人都像上紧了发条一般,好像不努力的人生就不值得过一样。

明明有些人就是天性懒散、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却被这个社会的价值观逼得不得不上进,拼命去寻找值得自己奋斗一生的目标。

《圆桌派》陈丹青说:有些人天生就对这个世界不感兴趣,却无法选择地被生了下来。他们看了看这个世界,发现没什么可活的,于是选择了离开。

日本就有个真实的例子,56岁的男子,因为年少求学失利,找工作又屡屡碰壁,所以长期失业在家,而且就这么一待就待了30年。

在父母双亡之后,被人发现饿死家中。

发现时尸体已经腐烂,屋子里全是垃圾。

很多人说这此人活该,但我只要一想到,在这个摩肩接踵的世界上有一群人正这样格格不入地活着,就觉得悲哀。

这种悲剧,在日本不少,距离蔓延在我们当中的日子,也指日可待。

可如果说,这时候社会氛围能够少一点贩卖焦虑,不过分吹捧努力,压榨年轻人的存在,他们是不是就不会觉得自己是废物,不配活在人世。

反而能够积极面对生活,真正找寻自己生命除了奋斗以外的其他意义呢?

05

我不反对「蹲族」选择逃避,赋闲在家的防御型生活方式。

而那些,高人一等,鼓吹努力奋斗贩卖焦虑的人,也请闭嘴,没有谁比谁高贵。

努力是人人够一够,都能达到的成就,而放手世俗的生活方式,却需要勇气。

过分的强调努力奋斗,贩卖焦虑,只会适得其反,引发蹲族现象,导致悲剧发生。

请不要说什么:“掌握了xx技能,努力奋斗,赶超你月入千万的同龄人。”

我只想问问你,做人为什么要赶超同龄人,我没有兴趣。

可不可以,只做自己?

蹲族现象之下,是因为许多人不再相信社会的稳定性,也不相信依靠长期勤恳的努力便能获得成功和阶级的跃升。

虽然我们有权利选择不去努力,去奋斗,但赚一份不给别人、父母添麻烦的体面钱还是必要的。

我身边也有很多不上班的年轻人,除了像我这样写稿做自媒体,还有插画师、摄影师、编剧、手工手艺人、糕点师,甚至没事出去帮人跑腿遛狗的....

当下社会,自由选择职业,为自己打工,不被饿死的选择其实很多,躺尸在床上等死,背负巨债才是对「努力怪们」的最大的支持。

蹲族最大的问题就是,混淆了“上班”和“工作”的概念。

那些整天嚷嚷着不想上班的人,可能只是不想上班,而非不想工作。工作有很强的驱动力。陈丹青说,他也不喜欢上班,却可以像虫子一样醒来就工作,一直到深夜。

简单来说,上班是为别人做事,而工作是为自己。

你可以不必奋斗和努力,但一定要为了自己喜欢的事物体面活下去。

不管愿意与否,人间我们到底还是来了一趟,既然来了,不妨走出出租屋去,看看太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