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老话“目不晒根,口不吞阳”对此你怎么理解?

 ggdwzzl 2019-11-10

''目不晒根,口不吞阳''是关于盖房子的经验之谈。是关于建房的老话老规矩,必须要严格遵照来进行的要求,不能随心所欲随意搭建。

农村有许多生产和生活的经验,仍然在口口相传,是想要让后代们了解其中含义。盖房子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极其重要,要按要求进行。

安居才能乐业。过去建房是一家人一辈子,甚至是几辈子的大事,除了要集所有的积蓄能量,还要集一切能用的资源,是动用所有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大事情。

盖房子会有很多讲究,''目不晒根,口不吞阳'',指的是什么?下面有书君来试着说说自己的理解。

1、有些误解了的错误说法

在农村人眼里,房子就像人一样有五官,并各有其用;大家把房子的窗子比作房子的眼睛,把房子的大门比作房子的嘴巴等。

因为房子有眼睛、嘴巴,''目不晒根,口不吞阳''被有些人解释为:房子窗户、门的设计与修缮,需要考虑阳光不要晒到窗户根、不要照到门面上,不然容易生祸事。

是因为以前的窗户都是木头做的,窗子能够晒到太阳,意味着下雨雨水也会进入窗户,而以前的房子都是土砌墙,久而久之房子容易从窗子开始坏。

门也是木门,也不能晒太阳,不然,晒变形了就关不严实。

虽然这个解释看上去有一定的道理,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目不晒根,口不吞阳''里的''目、口''既不指窗户也不指门。也不是有些人想歪了的说法。

那么,到底''目不晒根,口不吞阳''是指房子的什么?

2、与农村建房的安全稳定性有关

''目不晒根,口不吞阳''指对房梁檩条的要求,是说檩条摆放与房子的稳固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人们盖房顶时不能随意违背的要求。

过去农村建的房子都是土木结构的,房子的房顶是用木料支撑的,大梁、檩子是主要的承重支柱。

前后墙由梁连着,每间房顶由檩条连接,檩条之上又有椽子固定,这样穿斗起来,相互牵制,房屋牢固不易倒塌。

房顶的主体是房梁,然后在房梁上面会放置檩条,檩条上是椽子,椽子上面盖瓦或是茅草。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不一,各地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要求,说法上也可能不完全相同。

所以有''目不晒根,口不吞阳''等类似的话,比如''晒根不晒梢,晒梢把祸招'',就是关于对大梁、檩条的要求。

3、是对房梁檩条如何摆放的具体要求

''晒根不晒梢,晒梢把祸招''和''目不晒根,口不吞阳''指的是人们在盖房顶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房上摆放檩条的方向和位置,檩条不能露口在外,根部的一边要靠外摆放。

''晒根不晒梢''简单来说就是房梁要根部要朝外,但不宜暴露在外让太阳晒。

''晒梢把祸招''如果是暴露在外,遭受风吹日晒雨淋,朽烂得快,对房子的寿命有影响,使用的时间不长。

作为房屋承重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大梁一旦腐朽,房子的稳定性就成问题,很可能会导致灾祸发生,影响到住户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建房使用的木头有树梢和树根。要求梁的大头(根)朝屋后,小头(梢)朝屋前,屋梁的大头朝屋后,是因为根部更能抗腐蚀,屋后背阳湿度大不容易干;屋前向阳,干得快不容易腐烂,檩梢留在外边也比较顺当。

这是因为两头山墙容易被雨淋湿,看得到的根部的大头朝外木头更能抵抗腐朽。

''目不晒根,口不吞阳''是檩条摆放时根梢的方向有讲究,也包含两层意思。

''目不晒根''古人觉得檩条的根部不适合露在外边,要尽量避免被晒到,这是民间建房时对檩条摆放比较普遍的要求。

''口不吞阳'',既然檩条的口不适合暴露在外,遮盖住不让日晒雨淋使用更耐久。

所以''目不晒根,口不吞阳''是对檩子进行保护使用的要求。

人们遵照老话的要求建房屋图个心理踏实。毕竟这是前辈们多年经验的总结,有利于房子的稳固,可以住着更安心,住得时间更长久。

''目不晒根,口不吞阳''这句老话,今天已经基本过时了。

现在人们盖房基本上很少使用木质承重结构,更多的是使用混凝土现浇顶,使用钢筋水泥的钢结构砖房就不必遵照执行。现在,句话已基本失去了在实际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但盖房如果用木头做房梁,还是需要遵照延续''目不晒根,口不吞阳''所要求的做法。

有书君觉得对于农村老话,还有意义的加以利用是古为今用。已不再适用的就放弃也符合实事求的原则。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