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肝开窍于目,目也就是眼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我试着从西方的营养角度来理解一下。纯属个人的观点,但是似乎有道理。 在西方营养里,有个重要的营养素就是维生素A,也叫视黄醇,好了,听名字就知道对眼睛好,的确,维生素A是维持视力的最重要营养素之一。维生素A能够促进人体视网膜的杆状细胞内视紫红质的合成。形成视觉。当人从明亮的地方进入黑暗的地方,视紫红质消失,无法看清物体,但是人体可以利用维生素A再形成视紫红质又慢慢的能够看到物体。这个过程需要维生素A的参与,也能够很好的反应A缺乏的程度。如果这个时间越长,说明A缺乏的越多。 人在暗处视物时,实际上既有视紫红质的分解,又有它的合成。光线愈暗,合成过程愈超过分解过程,这是人在暗处能不断看到物质的基础。相反在强光作用下,视紫红质分解增强,合成减少,视网膜中视紫红质大为减少,因而对弱光的敏感度降低。视紫红质在分解和再合成过程中,有一部分视黄醛将被消耗,主要靠血液中的维生素A补充。如维生素A缺乏,则将影响人在暗处的视力称为夜盲症。严重者在暗光下无法看清物体。 缺乏维生素A眼睛和视力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除了上面提到的暗适应能力下降和夜盲症外还有干眼症,结膜角化,泪腺分泌减少而形成干眼,进一步可发展为角膜溃疡,穿孔,失明等。 有科学家给怀孕的母猪食物里没有维生素A,结果产下的小猪没有眼球,如果食物里的维生素A不足,产下的小猪非瞎既聋。 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出,维生素A对视力的形成非常重要。而在食物中肝脏含有的维生素A是最多的。远在古代李时珍就用猪肝来治疗夜盲症。 而维生素A属于脂溶性的,容易在体内蓄积导致过量而对人体产生毒性。有专家说一次如果吃北极熊的肝脏可以能导致中毒死亡。但是维生素A是世界最缺乏的营养素之一,我国的A缺乏也是非常普遍的,所以,最好每周吃2,3次的肝脏,这样可以保证A的摄入。 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不仅仅是对眼睛好,还对皮肤,免疫力,骨骼,受经卵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对促进生长发育和抗感染都有很好的作用。所以,在饮食中适当的增加A的摄入,或者多吃深绿色和黄绿色的蔬果,含有维生素A的前体β胡萝卜素,在肝脏内可以转化为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