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零起点学针灸·问答精华1

 武医同修 2019-11-10

1 关于中医针灸自学

@童年陕西 问:老师能否推荐下中医或针灸的书,先行学习下。

答:中医方面,如果没有看过的话,可以翻一翻《零起点学中医》。针灸方面,在正式学习前,可以先看一下《针灸学》教材,了解一下教科书模式。遇到学习方面的问题,随时可以到群里交流。

问:现在正读内经,您可否推荐一本内经注解书籍?

答:针灸教材,各版实质内容区别不大,上海科技版和中医药版都可以。内经注家,古代启发很大,值得首先推荐的有杨上善,王冰,张介宾。现代注释本,郭霭春的,河北中医学院的,都还不错。博客有一篇,专门列出了内经参考书目(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74b62301015svk.html),比较详细。

2 关于针灸的治病原理

@苗学-淮安 问:我一直都有个疑问:中药治病是利用中药的偏性纠正人体的偏性,针灸是利用什么来纠正人体的偏性的呢?

答:本质上,针灸的治疗作用,不太好用纠偏来说明。如果偏性得到纠正,那么执行纠正的,不是针灸,而是患者身体自己。针灸的作用,只是为身体指明位置和方向,剩下的全都交给身体自己来做。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讲稿里,会讲到针灸治疗原理相关的问题,可以留意。

问:前段时间我又回看了郝万山教授的有关讲座,对针灸的理解是:通过针和灸来刺激人体的自我调节机能,自动实现纠偏。不知能否这样理解?

答:可以的。

@段然 : 我觉得针灸治病的机理是通过针灸调整经,络之间的平衡,让人体内部的不良应力得到释放,进而影响身心,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其实用药物治病也可以说是调整体内环境菌群,间接影响各个脏腑的衰旺,从使人身心达到相对平衡的一种状态。

@宇乐多轩-珠海 :能不能也理解为人体本身有股正气在经络中正常周流,在某个穴位出现状况时通过针炙打通关卡,从而让它又畅通无阻?

: 追求形象理解的话,可以这样讲。不过,对针灸的治疗作用,这样还不够全面。

3 关于针灸治病的疗程

@杨丽 问:我看到您的博客里面很多病都只需要针刺一到两次就可以痊愈,但是我现实中碰到的包括我自己找针灸师调理,都要好多个疗程,这是因为没有治到位吗?

答:不是的。我的患者大部分也需要比较多的治疗次数。不过医案的形式,表达长期治疗过程,会显得非常琐碎。所以记录下来的,往往是相对急的病症,或者是在一个长治疗周期中截取了一段。记录医案的目的,还是以启发临床思路为主。

@段然 : 有的病还是很快可以看好的,比如简单的关节扭伤,落枕,急性腰扭伤,通常一次治疗就可以好,但是如何达到新的平衡状态,避免复发就考验医生的技术,经验和患者自己的配合了。

4 关于持针姿势

@Azuma:针长的中指护不住怎么办?

@张小云 问:我感觉手指短呢?好像加上无名指的辅助感觉好点,但这个姿势不符合老师讲的呀?

答:先按《练针,从哪里开始》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74b6230102w1o9.html介绍的针具特点,选择适当的针具吧。再对照《针刺手法之基础练习》里的持针图,我们手的大小相差其实不大。

@shinehe2005 问:我有时只用中指做固定,有时就中指和无名指一起来,不知道行不行特意问一下老师?

答:这个姿势,上臂的力量很难贯到手指,练习更容易疲劳。

@shinehe2005问:练针时 注意力在上臂吗?

答:建议关注第二篇练针贴《针刺手法之基础练习》,里面讲了用力的方法。

@北京-大卫戴 问:无疾老師,我發現中指抵在那里,下針時食指會踫到它,影響下針速度,是我的姿勢有問題嗎。或者說中指在橡皮和食指拇指之間好像影響進針深度。

答:食指和中指始终都会接触。

@苗学-淮安 问:老师,中指的指腹将针尖略向外推,这个向外的方向主要是向左还是向自己?左手作用只是按住橡皮?

答:右手中指指腹贴近左手指甲,则针身歪斜的方向只剩下左右两个,进针相对更容易。

开始用粗针练习时,针身较硬,感觉会不明显。针越细,对指力的要求越高,左手的重要性越明显。

@朱钧泽_沈阳 问:老师那针灸除了直刺外还有斜刺、平刺之类的,也是那样持针吗?

答:首先重要的是指力,指力不成,各种进针法都显得高深;指力提升,随意怎样进针都没问题的。目前基础练习阶段,不必考虑过多,一门心思提高指力即可。

5 关于练针方法

@王洁-北京 问:练习一定要用两个手吗?

答:初学者练习,需要两只手。医生操作,也以双手为佳。

问:左手是帮助定位吗?

答:练习过程中无所谓定位,以后讲人体针刺时会讲到。先练习吧。

@无中生有 问:请问老师,需要左右手同时练习指力吗?

答:不需要。练习一只手即可。

@大微-北海 问:请教老师,针稍弯曲进针后不是不直了吗?从进针点到穿出点是斜的。

答:《针刺手法之基础练习》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74b6230102w2g7.html里写到了,没关系的。存着直刺的心意就可以了,慢慢来。

@周凌-长沙 问:请问老师让我们练习指力,是进针后捻转,还是直刺呢?我不明白进针以后的动作?

答:直刺。指力练习,不用捻转。

@心悟-安徽亳州 问:老师练针是中指先触到橡皮擦,还是针直接扎到橡皮擦上?

答:右手中指先接触。

@薇薇_安徽 问:练针时采取站姿还是坐姿?一直是坐着练感觉手臂和桌子高度适宜比较轻松,可一想以后扎针一般不会坐着扎吧,难道要站着练?

怡然自得-北京答:老师建议站着练习。

@刘海东-青岛 问:入针是不是要快?

答:基础练习阶段,不用过于追求速度,踏踏实实把指力练强才是正道。

@苗学-淮安 问:老师,每次练针时发现我的针总是与橡皮表面不垂直,有些偏,是否应在练习时要努力做到垂直呢?

答:如果只是“有些偏”,不必在意,对指力提升没有太大影响。

6 关于练针工具

@啸东风路琪-山东 问:练指力的师兄们,练习用的橡皮是软些的好还是硬些的好,是不是也是循序渐进的啊?

答:指力练习时,橡皮的选择不以软硬为标准,以密度高低为标准。基本原则是,进针时,能感到明显有阻力,但尚可刺入。随着指力提升,阻力减少时,可考虑换品牌继续尝试。

@Stonexin-江西 问:无疾老师能不能推荐一块橡皮?自己去买实在不知道该买哪种软硬程度的,希望老师发个橡皮“标准照”,我们好照着去买.

答:推荐晨光牌的大块橡皮吧。这个试过,印象可以的。

7 关于练习针刺的深度

@-广西 问:一般练针有扎多深的要球么?还是点到就好?

@怡然自得-北京 答:有一个细节,我上课时,看老师进针,是轻轻一送进入皮内,此时针尖只是挂在皮上并不能立住然后才是调整方向,向里进针。

答:初始练习不要求深度,把姿势和动作把握好更重要。随着指力增加,可以到达的深度自然会更深,不急。

8 关于指力练习程度

@苗学-淮安 问:指力练到什么样的程度就算合格了?

答:我们也不准备考证,不用一定设计个标准给自己吧如果一定需要标准,保持每天练习半小时左右,大约两三周后再看看。

@啸东风路琪-山东 :指力练习最后如何验证进步程度,尤其在还不能扎人的情况下?

答:文中提到了,看进针的顺利程度和弯针折针的发生频率,可以判断。用@舒仕江 提到的方法也可以作判断。(看合谷的肌肉强不强状就行吧)

@北京—大卫戴 问:入针第一下刺入橡皮多少算合格?因为想刺入更多中指需要上移,这样就和左手食指踫不上了?

答:针刺基础练习,没有合格标准,只有随着指力的提升,针刺的过程日益轻松,深度也可以越来越深。针刺入后,中指可以始终在原地不动,与左手指的接触,始终如一。

9 关于针刺次序

@北京-大卫戴 问:一组穴位方子,同时刺入,和有先后次序的扎,比如两个先扎拨出后再扎,两个疗效一样吗?

答: 不一定,要具体看情况。有些情况下,针刺的顺序很重要。

10 关于针刺手下感

@刘海东 问:请教老师一个问题,入针的时候会感觉到针扎有一层阻滞,用力点就会戳破,有的人还会有两层。请问这个阻滞是经络里的淤阻吗?入针时遇到这层阻滞,针尖应停在哪个深度?是应穿透它?还是不要穿透它?还是要稍稍穿透?

答:您的问题,是讲针刺手法时会遇到的重要问题。稍稍刺入即可。

问:您是说稍稍刺入那层阻滞吗?

答:嗯。大多数情况下,是的。这部分内容,在手法一章中会详细讲到。

11 关于针刺后反应

@刘海东-青岛 :扎针后吐针是什么原因?

@王洁-北京 答:我碰到过这样的。我自己的理解是气足的时候,针灸时气会聚到针的位置,相当于启动自身的力量把针(异物)排出体外。气不足的人可能不会吐针。

12 关于脉诊学习

@王洁-北京 问:老师,讲针灸的同时会不会讲到一些诊断?脉诊什么的?

答:脉诊的基础知识,在《零起点学中医》里讲到了,可以先看一下。

针灸和脉诊法,确实有非常密切的关联。只是体验方面,在线上没法完成。如果是北京的同学,对脉诊方面感兴趣,可以周四下午方便时,到十条门诊来见习。患者大都是老病人,人都很好,学习体验脉诊,一般都会支持的。为了防止一下子过来同学太多,影响患者,各位过来前,在群里打个招呼吧?最好不要一次超过3个人。

13 关于废针处理

@归逸-成都 问:用废的针怎么处理不会伤到人?

@刘晔 答:找个透明的罐子装好,拧好盖子,扔入中医医院的医疗废物处理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