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了一趟山里,在山中拍了几幅小片,有纯纯的山景,也有几幅人文记录。挑来选去就选了这么一张,发在了微头条。当时没想好题目,发表时就以《什么题目好?》发了出去。 没想到,短短半日时光,阅读过已4万,评论过了一百五。给起的题目五花八门,精彩纷呈。正可谓条友才人多啊。 都给起的什么题目?梳理起来,有以下几种: 有概括画面元素的:如,篱笆女人和狗,那山那人那狗,老屋老犬老人家,小院老人与狗,老人和狗,老屋老狗老头,村头,老去的乡村,大爷大娘和大黄,青砖绿叶黄狗、茅屋草舍老人。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三缺一。 有以诗文概括的:如,枯藤老树昏鸦,门前老狗溜达。三老闲聊等着他,无奈孩儿不回家。一屋一老犬,一叟二老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凳拐杖翁,旁边老婆婆。二女一男门前坐,孤苦伶仃和谁说。都说养儿能防老,儿女也有自烦恼。 有诙谐幽默的:如,俺村信息交换中心,老汉一句话,肉呢?这不俺家门口嘛。一个都惹不起,躲着点。你我即将加入的“街头等死队”,门前黄犬玲玲人生沧桑,坐在南墙晒太阳等着猪儿早出栏。 有传递思念的:如,等待,盼儿归,守望,老家,永远的归宿,期盼。 有描述情感的:如,活着,梦里老家,永远的归宿,往后余生,空巢老人,人生秋意浓,取个岁月静好吧,夕阳红,原因:没落的村庄,再美也即将走向空心和荒凉;三个老人,也终究要和这个世界说再见;至于那狗,无疑是孤独的…… 思念是一种说不出的痛。只看见孤苦伶仃,我的儿子是大学生,诗和远方,岁月静好,石头墙的背后有多少感慨……不再多说了。看到二十年后的我。 有不参与命题疯狂议论的:如, 题目不重要,重要的是该关心关心农村养老问题了。什么题目不重要,有空还是多陪陪老人吧!别让自己有遗憾。我都不知道能活他们那个年龄不?看到这画面感觉内心很平静踏实,说明我老了。其实中国有中国的特色,不是一味搬迁城市化,这样的画面我觉得就是中国农村的一部分,实在,温馨。我的家乡是属于平原地带,其实,我一直很向往大山,被大自然包围着的那种感觉,与世无争的那种惬意。 一张照片的命名,引无数人大脑活跃,文思泉涌,情思涛涛。引出无数命题,引出无数话题。人的思想是多维的,多向的。有客观描述的,有情感浓烈的,有阳光向上的,也有消极颓废的,有的是关爱,有的是客观,有的很庄重正式,也有的插科打诨玩所谓诙谐幽默。但是对于家的爱,对于老人的关爱,对于老家永远的记挂和牵挂,还是挂在很多人心头的。 朋友,你看了这幅照片,会给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或者给些什么样的议论呢?要知道,言为心声,这可是发乎心的哈!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
|
来自: 只摘不看 > 《宗哲心思文化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