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一,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 北京突出贡献专家, 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津贴。 从事心血管研究几十年, 胡大一院士深知:“堵”是很多疾病的根源, 为此,他研究出一套专门用于人体淤堵的疗法。 经过多年临床实践, 该法疗效十分显著, 从根源上解决了许多疾病的出现! 人到了五十岁的时候,微循环瘀堵大概达到50%(一半以上),这时候人体开始走向快速衰老。 如何疏通淤堵呢?轻轻的转动2个地方,比较能解决“堵”问题,还可疏通全身主要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两个地方轻轻转一转 就能疏通12经络 转动手腕,促进气血运行,不堵塞 手腕是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共同穿过的部位,在手腕处分布的主要穴位有太渊穴、内关穴等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的穴位。 刺激手腕部可以刺激到六条经脉,通过这些经脉,会将刺激传导到全身各处,促进气血运行、打通血管、舒活经络。如: 太渊穴可以补肺气,止咳; 列缺穴能够活血利水,对付颈椎病; 大陵穴和内关穴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神门穴可镇静安神、对付失眠; 通里穴可止头痛、缓解心悸等。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或坐或站使上身正直,两手先侧平举,再慢慢立腕,可以是掌形,也可以是拳形,双手手腕同时由内往外转300下,再由外往内转300下,每转尽量周全圆满,缓缓转动。 转动脚腕,增强器官功能,不淤阻 脚腕是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共同穿过的部位,脚腕处分布的主要穴位有昆仑、申脉、金门、丘虚、商丘、太溪等。 转动脚腕,等于刺激了十二正经的一半经脉,有益于增强全身各个系统器官的功能。如: 太溪穴是肾经原穴,补肾功能强大; 昆仑穴可用于头痛、腰痛和高血压; 商丘穴可以对付肠胃疾病; 中封穴可疏肝理气,对付两肋疼痛。 站着时:可一只脚支撑身体,另一只踮起脚尖,顺逆时针各旋转300下。 坐着时:上身直,脚腕由内往外转300下,再由外往内转300下; 躺着时:上身直,膝盖微弯易着力,脚腕由内往外转300下,再由外往内转300下; 注:转脚腕的方法,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三个中的一个来做就可以了。 一碗防栓汤、3杯救命水 让血管干干净净 道路堵塞,交通会瘫痪 血管堵塞,身体也可能瞬间瘫痪 血栓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 血栓通俗地说就是“血块”,它像塞子一样堵塞了身体各部位血管的通道,导致相关脏器没有血液供应,造成突然死亡。 一碗防栓汤 一碗红枣木耳汤,通了3根血 红枣木耳汤 食材:10克的黑木耳,3片姜,5枚红枣。 做法: 1、以上食材加上6碗水,一起倒入煮锅里。 2、用小火煲成2碗水,加少许食盐即食,每天吃一次。 注意: 不要和海鲜一起吃,否则容易腰腹疼痛;红枣吃多了会腹胀,所以不可多吃每次食用不超过10枚。 三杯救命水 血液黏稠时,血流减缓,更易“凝结”形成血栓,而早上4-7点是卒中的高发时间段,与血液过于黏稠有关。 其实,家家户户都有三杯“救命水”,不但能解渴,还能降低血栓风险。 第一杯:睡前喝200ml 晚上睡觉时,血流速度减慢,如果血液黏稠度增高,极易形成血栓性疾病。饮用适量温开水,能稀释血液,防止血栓发生。 ![]() 第二杯:起夜喝100ml 脑血栓和心肌梗多发于凌晨2点左右,尤其是在出汗多的夏季或出现腹泻、呕吐症状时。 最好在床头放一杯水,每次上完厕所后就喝点水。 ![]() 第三杯:早上起床刷牙后喝200ml 早晨是人体生理性血压升高的时刻,血小板活性增加,易形成血栓。 血管壁上的脂肪沉积块松动脱落,加之睡了一夜的觉,排尿、皮肤蒸发及口鼻呼吸等均使不少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液中易形成血栓。 ![]() 一天一万步 适当运动能够维持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完整,防止动脉硬化,延缓血管衰老和降低血脂。 ![]() 临床经验表明,每天一万步,有利于慢性病的稳定与康复,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液中的代谢物,甚至可以救命,尤其是对稳定了的冠心病梗塞、心绞痛等患者! 3+7更有效 每天连续行走3千步,大约耗时30分钟,然后在一天内,零星累积剩余的7千步。 当然,循序渐进也很重要,尤其是腿脚不是很方便的朋友,一定得量力而行,走到微微有些气喘,但又不影响正常说话就可以了。 记住4个穴位 轻松疏通全身 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阴胃经的重要穴位,经常按摩能达到补中益气、疏通经络、匡扶正气的效果。 当消化不良、便秘、拉肚子、胃痛胃胀、恶心想吐时,在足三里穴这个位置进行按摩,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促进身体健康。脾胃出现问题时,记得按摩足三里。 委中穴 委中穴能舒筋通络、散淤活血。当存在腰背疼痛,膝关节活动障碍的问题时,可以按摩委中穴,配合足三里更佳。 按摩手法: 1.两手拇指端按压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做10—20次。 2.两手握空拳,以拳背有节奏地叩击委中穴,连做20—40次。 列缺穴 列缺穴:按摩列缺穴,有助于改善偏头痛,且能疏通颈项部经络气血,缓解颈项疼痛和感冒不适。 按摩手法:按压右“列缺穴”时,右手放松,一面吐气一面用左手的大拇指用力按压6秒钟。用左手时,则使左手放松,用右手的大拇指按压。按摩时以有酸胀感为好 。 合谷穴 合谷穴:合谷穴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能清热、宣发阳气、扶助正气,是止痛的大穴,尤其是头痛、牙痛,揉此穴即可减轻疼痛。 按摩手法:用右手使劲地揉左手的合谷穴,接着换手,使用左手使劲地揉右手的合谷穴。 胡大一院士专研几十年,得出的疏通淤堵疗法,预防多种病痛,值得推荐给更多同龄朋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