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一条魔幻新闻,日本综艺节目《制造101》的选手小山省吾,因公然迟到一个半小时引起巨大争议。 还没出道竟如此张狂,星途堪忧。 于是,他的粉丝开始硬刚节目组,拿出“大家来找茬”的眼力,根据他每天配戴的手表颜色,梳理出正确的拍摄顺序,以此证明了小山省吾的“迟到”,是节目组的恶意剪辑。 一档普通的综艺节目,节目里嘉宾可能不重要,内容也可能不重要,只要拥有一位“百万剪刀手”,任何你想要的噱头和冲突都能有。 而这,几乎已经成为了真人秀等综艺节目的常态。 还记得《演员的诞生》中袁立因为剪辑与节目组直接微博撕逼吗? 从当时播出的节目内容来看,袁立就像一个喝了假酒的疯子,在台上抬杠、装疯、卖傻,相应的,导师们表情也一言难尽。 节目播出后,袁立被网友喷得体无完肤,只能在微博上发文: “我已经看了,表演结束以后的采访,剪得乱七八糟,话都是乱贴的,导师们的表情也是乱接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讨厌我,让别人觉得我是精神病。” 也许谁的一面之词都不可信,但大家也注意到了节目组的剪辑痕迹: 袁立表演后的采访,舞台站位一直在被移动,一句话的功夫袁立可以从左边瞬间移动到右边; 郑爽表演的那期,网友可以明显的看出导师章子怡的表情被重复使用; 王俊凯来的那期,号称一条过的视频,却被发现光是鞋子就换了6次…… 表演类的节目还好,即使剪辑手法让人的表现不够尽善尽美,也只是一段表演,一段发言。 可是当镜头从舞台转到生活中,在一些需要相处、且MC固定的节目中,原本看不见的剪辑师却是“食物链”的顶端。 从上帝视角出发,引爆各种看点。 02 说起撕逼哪家强,《花儿与少年》一定上榜。 如今更是被人们认为是一档“剪辑到底能怎么玩”的科普级综艺,被拖累的明星,现在还在背着恶意剪辑带来的后果。 在《花儿与少年2》正式放出的片段中,许晴在拍摄途中莫名地哭,莫名地站队,莫名地发脾气。 每次许晴作妖,郑爽和宁静等人则是一脸无辜,无奈受挫地站在旁边。 因为节目中许晴的无脑“作”,网友嘲讽她“中年公主”、“矫情”。 直到一年后,网上流传出另一段未剪辑过的《花儿与少年2》,视频中郑爽和宁静对许晴疑似骂脏话、翻白眼等举动震惊了网友。 两段视频,两种剪辑,剪刀手在视频背后稍微动一动手指,调换一下视频的顺序,就能轻易颠覆一个人的形象、品性、善恶,有的人靠它人设镀金,而有的人因为它一夜跌落谷底。 如果说在娱乐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节目得到流量、明星得到关注的双赢结果。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没有明星光环的普通人,也在渐渐成为“恶意剪辑”的受害者。 只是,他们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和发声渠道,真相水落石出之前,往往要遭受到常人无法经受的痛苦——网络暴力。 半个月前,社交平台上突然出现一个#南航空少骚扰醉酒男同事#的视频,视频片段里,穿着深色衣服的南航空少在对醉酒男同事实施猥亵。 很快,这段视频在被各大权威媒体转载,在热搜字条中,群情激昂的网友们对这位空少进行了大规模的口诛笔伐,甚至有人私下曝光了空少的个人信息。 仅仅过了一天,事情就发生反转,完整视频里,我们看到,其实是醉酒男同事主动靠近空少投怀送抱。 到底是谁骚扰了谁?还是根本就两厢情愿。 由于造成了极恶劣影响,警方已经正式介入。 在这个人人都是“剪刀手”的短视频时代,想要毁掉一个人真的太容易了。 甚至不需要专业技能,利用普通的手机APP,就能篡改视频内容,挟持舆论毁掉一个人的名誉和生活。 短短几秒,就能“杀人”于无形。 当然,最可怕的还是“利用剪辑去毁掉一个人”这个想法本身。 剪辑只是手段,作恶才是目的。 03 在今年大火的剧《小欢喜》中,季杨杨开了一部法拉利去学校报到,跟方一凡发生争执后,发现车被划了。 季杨杨当时着急,说话也没经大脑: “这个车你赔得起吗?”。 巧的是,当时方一凡正在拍vlog,记录下全程。 一次,他想整蛊季杨杨,就把这句话做成了动图,迅速在全校传开。 学生之间可以当成是开玩笑,可当这张动图传到了季区长领导那里,事情就变质了。 尽管那辆车只是季杨杨舅舅的车。 我记得剧中,一向好脾气的方圆,第一次演“黑脸”,严肃地说了儿子,不是什么玩笑都能开。 一句话掐头去尾,在网上无限发酵,一旦找到某个槽点,在没有了解真实的事情时,就开始狂骂。 这样的场景太多了。 曾经,我们爱说当下社会正处于“信息爆炸时代”,但实际上,信息早已进入了“后真相”时代。 在这个真假消息混杂的时代,“眼见为实”被彻底推翻,从前是文字,现在是视频。 古有断章取义,今有恶意剪辑。 真实与否已经不再重要,只要有一个煽动网民情感、迎合大众心理的传播点,就是流量宝藏。 大家也盲目地被情绪牵着走,多数的网络暴力正是由此形成。 更糟糕的是,相比文字,恶意剪辑带来的蛊惑力更加直观和彻底,文字是抽象的,但影像却是真观的。 每天被短视频、抖音、微信视频包围的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也要时刻警醒自己眼见不一定为实。 视频不代表真相,看到的只言片语,可能是别人经过高级加工的边角料。 所以,既不要释放恶意,去伤害别人,也不要看见什么就冲上去当意见领袖,传播恶意。 因为下一个被恶意剪辑伤害的人,可能是我,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们身边的任何人…… 自由撰稿人。冷眼看热闹,深度谈人生。揭穿职场真相,解码人生困境。你笨算我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