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里心照不宣的“规则”

 阿里山图书馆 2019-11-10
进入大学后,我们都从一方池塘跃入了自己的海域。不同于那个如陷入泥沙般混天黑日学习的高三生活,来到更高级的学府后,一切都变得丰厚、深邃且辽阔。

我们仿佛再也不用整天的学习学习学习,而是忙起了学生会、社团、新的专业课、恋爱......


你可以选择通宵,也能在中午起床。你可以每个月领到一份自由支配的生活费。你可以大大方方而不是藏着掖着的谈对象。
只是,当一个人在生活里拥有一定宽度,而不是处处受父母师长约束时,他就必须得对自己所有的选择和行为负责,并且约束好自己。
来到另一个环境,就必须先了解规则。不然,那个只和书本交手的我们,很可能受挫。

学会照顾自己

你身边肯定有这样的人:
“洗发水借一下嘛。”
“你刚刚不在,我就拿了你的饭卡用了用,谢咯!”
“月底了,我花呗还不上,借我点呗?”
一次两次,你为了情面会帮,但多了,肯定会有些不满:这人怎么那么喜欢麻烦别人?
同理,如果你不想总是被人麻烦,也就不要总是麻烦别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有时还人情比还钱更难。
如果一个人总是等朋友买单,觉得别人帮忙带饭代取快递都理所当然,那一定会被身边的人默契地疏远。

学会结交“真”朋友

在大学里,我们会和不少人打交道。可能是工作关系,可能是室友关系,但不可否认也必须接受的是:有些人很难成为朋友。
有些人未必不喜欢讲话,只是不喜欢和你讲话。可能是三观不合,可能是观点相冲,总之,这种事没法强求。
人与人之间存有吸引力法则。努力合群,不如仔细找找志同道合的人。关系不是刻意维护来的,如果无法相处也不必刻意讨好,异性之间也一样,感动不是喜欢。

个人卫生,影响的是整个寝室

刚认识小C的时候,室友们都很喜欢她。
大大咧咧的她对大家热情友善,也愿意为别人着想。可是时间一久,小C发现大家对她不仅疏远了一点,指责也变多了,比如:

“C,你能不能把桌子上的东西收一收呀,吃完了泡面也不丢一下,味道大还占用大家的空间。”

或者,“小C你衣服泡在那里两天了,能不能尽快洗出来?”
因为寝室的小小冲突,小C和寝室的人相处得越来越不愉快。大家都不希望寝室的气氛那么不友善,于是好好和她谈了谈:“整理好个人卫生是很重要的,保持床铺和柜子整洁,还有做好对寝室卫生的打扫会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反之亦然。”


在室友的提醒与监督下,小C终于慢慢的改掉了一些坏习惯,重新被室友接纳。
在大学里的你也一定知道,个人卫生干净也会成为和室友好相处的原因。也许你在家做的不多,但在宿舍的多人就寝环境中,做好准没错。
尊重别人的个人边界
举个最实际的例子,情侣之间的事,哪怕有一方是你要好的朋友,也不宜多说,因为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在你朋友的世界里,你只是“友情出演”。所以关系再好,也不是干涉和打扰对方的理由。
被打扰过的人都能感同身受,不在别人休息的时候公放声音,不逾越别人的私事,不窥探他人的隐私,都是很基础的尊重。
我们要学会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面对任何人,保持应有的礼节

有时候大家会说:“别拿自己当外人。
但如果把这话当真,就大错特错了。
越是关系亲密的朋友,越要用心对待,而不是“因为我们很铁,所以多损你两句也没什么。”
与你不和的人,也要做到面子上过得去。有时候快意恩仇不适用于大学和社会,而是小说和江湖。
基本的礼节是一个人基本的素养,无关交情。


记得,有人说过:“世界上高级的人很多,有趣的人也很多,又高级又有趣的人却少之又少。高级的人使人尊敬,有趣的人使人喜欢,又高级又有趣的人,使人敬而不畏,亲而不狎,交接愈久,芬芳愈醇。”
“敬而不畏,亲而不狎”就是与人相交的最高境界。

上了大学后的你,处事方面一定成熟了很多。可能有些地方没有做好,但没关系,这个“小社会”和亲善的同窗们,会包容你,陪着你一起试错。
我们默契的遵守着这些处世的小规则,收敛自己,理解别人,最后,会成为一个事事妥帖的大人,并且懂得包容,因为这是我们成长中,受过伤后,不愿别人再受挫的温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