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万里长城

 源源不断 2019-11-10
通常游览完长城,往往会聊一句话:哎,就这么回事。
现在提供一个欣赏山海关长城的线索,也许,再看长城会不虚此行。
先提供一个角度:看地图。我喜欢看地图,尤其会看地图上各种各样的线,像山脉、河流是真实存在的线;像国境线,是想象中的线。长城属于前者,看得见、摸得着。
还有一条线属于后者,是老天爷划的线——400毫米等降水线。
等降水线决定了长城的走向。
明长城分布
而且到今天还在影响我们。
从太空中看中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依然在等降水线东南方。
围绕这堵墙和这条线,产生碰撞的能量之大,几乎把欧亚大陆掀翻好几次。
先从山海关开始走。
一说长城,很多人记忆中首先调取的信息,可能是“不到长城非好汉”,所以,它首先是个文化地标。这之后,才会想到,它是个防御系统。
它与海相遇的地方,就是山海关老龙头。
 它与戈壁相遇的地方是嘉峪关,远处是祁连山。
从防御系统看长城,以山海关长城为例,怎么才能一目了然?
一看关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就指关城。
山海关东门面向关外,“天下第一关”的牌匾,就挂在东门的城楼上,关城外还有卫城罗城瓮城、护城河,敌人来了,以关城为核心,多层防御随时启动,简直是古代世界的宙斯盾防御系统。
老外绘制的山海关地图,右上方就是瓮城等。
再看几个关。
阳关。
 玉门关
嘉峪关。
二看烽火台。山海关长城曾有10几座烽火台,有些地方还有遗址。在电报发明之前,通过狼烟传递信号,是最高效的信息传递手段,就像农耕民族架设的电话线。
狼烟烧的是狼粪,但,没有那么多狼,不拉那么多粪,怎么办?
比如明代陕西长城,发明了一套密码,50到100个敌人,挂黄旗;200到500个敌人,挂一件布衫;超过5000人,放狼烟。不同时代、地区的长城,都有自己的信号系统。
三看城墙。通常人们会认为,战场会发生在长城脚下,攻击一方从下往上攻,防守一方往下射箭、扔石头或者开枪,就像这样:
但这种场面极少发生,因为仰拱太难,死伤太多,游牧民族也不傻。那城墙干嘛用?简单说,他就是一条条高速公路。
想想看,长城一般建在崇山峻岭中,军队调动非常难,有了长城就方便多了,山海关一带的长城,可以让五匹马并排走,由此,农耕民族的机动性,被大大提高。
中国古代的高速公路,在这种地方,移动速度不比游牧民族慢。
说到这,已经跳出山海关,看整个长城了,它是一个由关城、烽火台、城墙、军事重镇组成的立体防御网络:一旦敌人入侵,马上发信号,军队迅速跑到最近的长城上,通过城墙,到另一个地方集结。居庸关,嘉峪关都可以这么看。
农耕民族的宙斯盾防御系统。

跳出长城看什么

接下来,再来一次想象的跳跃,跳出物理意义上的长城,想象那条 400毫米等降水线。可以说,这条线塑造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线南边,雨水丰富,种地最划算;线北边,雨水太少,只能做放牧,人,是没选择权的。就算你以前是游牧民族,一旦跨过这条线,就会变成农民。
比如,大家熟悉的花木兰,她就是跨过400毫米等降水线,汉化了或者说农耕化了的鲜卑人后代。
这条降水线虽然是老天爷划的,但老天爷也有不靠谱的时候,隔段时间来个小冰期,草场都被冰雪覆盖,牲口成批成批冻死,游牧民族想活命,只能跨过这条线去抢。
而冰河期来临,农耕民族家也没有余粮啊,必须反击。于是,围绕400毫米等降水线,就会产生激烈碰撞。
那我们看看碰撞的结果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得提一种动物,马。游牧民族擅长使用马,加上从小会打猎,熟练使用弓箭。这意味着:一是,速度快,因为有四条腿的马帮忙;
二是,会打仗,打猎是他们从小就熟悉的游戏,射箭也很准;
三是,不怕流血,主食是肉,流血,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四是,兵源足,几乎全民皆兵。以大汉的敌人匈奴为例,人口100多万,但最少的时候也有30万战士。
而南边的农耕民族正好相反,基本都是这样生活的:
平时接触最多的牲口是牛,速度慢;最擅长使用的工具是犁、锄头;以粮食为主食,很难吃到肉,杀生少,不习惯见到血;兵员少,比如汉朝,大约五六千万人口,士兵最多60万人。对比一下战斗值,高下立判。
当然,农耕民族也不是完全没机会,秦皇汉武都曾调用举国之力大败过匈奴,但结果呢?
以汉武帝征讨匈奴为例,表面上匈奴被打败了,而就算占了匈奴土地,对农耕民族来说,因为不能种地,所以,一点用都没有。且大汉家底也被汉武帝打没了,没几年草原上新的草原霸主又产生了。
明成祖朱棣,五次进攻漠北,最后,国力也撑不住。
打输了,吃亏,打赢了,还吃亏,怎么办?修长城,就成了理性选择,背后是经济账。
明朝宪宗时期,官员们就算账:如果征集5万劳工,花两个月修长城,代价是100万两白银,是一次性投入,如果派8万大军打过去,军需、粮草加起来,每年1000万两白银,不知打到猴年马月,而且还可能打败。
今天看到的长城,多数都是明朝人修的长城。
从战国到明朝,2000多年里,400毫米等降水线以南的农耕民族,修了几万公里的长城,不是偶然的。
那长城除了我开始说的“多层防御系统”,还有什么用?这才是我想说的:它是农耕民族主动选择的战场。
一是,狭义的战场,将农耕民族不擅长的运动战(草原民族擅长),转为自己擅长的阵地战(草原民族不擅长)。
说白了,你不是能跑吗?那我不跟着你跑,要打,就在长城附近打。我想主动出击,不用从中原调兵,长城附近就有常驻军,从任何关城都可以出击,出去之后,长城又是大后方,打赢了,推进,补给线可控,打输了,退回长城。秦始皇打匈奴,就是这么打的。
那些游牧民族,一旦跨过跨过400毫米等降水线,也会变成农耕民族,接着修长城,抵御其他游牧民族,比如北魏、北齐、北周,还有辽国,统治期间都喜欢修长城。
插一句,不光中国人,罗马帝国也修过长城,看过《冰与火之歌》的人,应该记得,里面就有段“长城”,原型就是英国的哈德良长城,是当年罗马人用来对抗蛮族的,和中国长城有类似的逻辑。
哈德良长城,是古罗马帝国在英国修建,用来抵御当年的敌人。
印度人,也修过“长城”但只有中国的长城,有“great”这个形容词。
二是,广义的战场,将“热战”变成“冷战”——经济战。因为长城还有一种反向作用力,它对草原民族完成了淬炼,把他们从从分散的部落,变成统一的帝国。这才是长城最大的世界影响。

长城的反作用力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草原还不是大威胁,但统一后,北方突然冒出了匈奴帝国?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长城在“冷战”中的作用——它是贸易封锁工具。
对草原民族来说,中原的盐、铁和粮食,属于生存物资;中原的丝绸、瓷器、美酒,是部落首领犒赏手下必不可少的奢侈品。都是刚需。
中原分裂的时候,这些草原部落跟秦国闹翻了,还能跟燕国买,跟燕国闹翻,还能跟赵国买,但秦始皇不仅把国家统一了,还把长城连一起。
秦统一前的长城,秦统一后连在了一起。
原来的贸易网络被收缩在几个关隘,这些关隘,就变成控制物资流动的闸门,闸门一关,就可以搞贸易封锁。
那问题来了,长城那么长,也不都有驻军,商人为什么不可以绕过关城做生意?不行,因为商人是为了赚钱,政府决定贸易制裁,你还敢做生意,就是杀头,商人犯不上,只能通过政府控制的关城做贸易。
时间长了,原先的小路变得荆棘丛生,这些植物,成了天然的防线,小路附近的村落衰败了,没有人烟。
所以,贸易制裁一旦启动,草原上的小部落就只能联合起来去抢,秦汉之际,强大的匈奴帝国的诞生,就是逻辑演变的结果。
到了明朝,依然用贸易封锁对付东北的满洲。在努尔哈赤时期,辽东大米等生活物资价格暴涨,努尔哈赤的崛起,就跟贸易封锁有关。
你看,农耕民族修长城,原本是把危险挡在外面,但长城的出现,反而让原本分散的草原部落联合起来,相当于催化了草原文明的升级。

站在长城看到大西洋

升级后的草原帝国,影响可不仅仅是东亚,站在山海关,顺着长城,我们还可以看到它的影响能席卷整个欧亚大陆。
我看过一种描述,很生动,说,匈奴就像一股从西域雪山倾泻下来的雪水,当他们涌到长城脚下,就被长城挡住,于是呼啸得更厉害了,一声高过一声,使绵延万里的长城烽火硝烟,千年不息。在顽强而执拗地,要参与缔造中国历史的能量未耗尽之前,他们是绝不回头的。
不回头怎么办?只能冲过来,要么和中原文明融合,就地种地,变成农民;要么被长城挡住,改变方向后,倾泻到整个欧亚大陆。长城,就像多米诺骨牌,匈奴向西方进军,逼着日耳曼人进军罗马,罗马帝国灭亡;蒙古向西方进军,灭亡阿拉伯帝国,顺便给欧洲带去了黑死病;突厥人向西方进军,变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了东罗马帝国,连希腊都成为奥斯曼的领土,引发了后世的大航海……
蒙古扩张路线。匈奴人、突厥人走了类似的路线。
这股力量被历史地理学家麦金德,概括为地缘大锤理论。他说,每隔一段时间,欧亚大陆心脏地带,就有一股草原力量崛起,像大锤一样敲击大陆的边缘地带,从匈奴到蒙古,不只改变了中国历史,欧洲、中东、印度,都得跟着变。西域的小国,印度王朝,阿拉伯哈里发,乃至罗马帝国,这些发达文明的覆灭,都跟这股力量有关。
这股强大的力量,某种程度上,就是草原民族和农耕民族,在碰撞过程中淬炼的,而长城既是碰撞的结果,也是碰撞力量的重要来源。直到工业文明来临,马和弓箭被热兵器取代,这股力量才走向尾声。
所以,山海关的老龙头,连着太平洋,也连着大西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