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遍济南】寻找济南的老建筑之何家花园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9-11-10

何家花园

“济南似江南,山水天下无”,历朝历代,很多文人骚客都在济南修建过私家园林,这些私家园林大都依泉而建,别具特色,各有韵味。而如今,这些私家园林多已不存,有的消失不在、有的融入公园,也有的历经沧桑、几经易主,何家花园就是这样,遗址上修建了济南市少年宫。

何家花园又名颐园,位于济南古城西部,初建成的何家花园东与风光旖旎的大明湖隔河相望,西至西北小庄,南抵刘家花园,北达启盛街。1918年,民初原察哈尔省督军何宗莲退出政坛,定居济南,修建了颐园,北部为其宅邸,南部为园林建筑,寓以颐养天年之意,当地百姓则称为“何家花园”。

据何宗莲的曾孙何振超介绍,当时何家花园的范围较大,但建筑较少。整个园林占地76亩,其中40亩为花钱购置,其余36亩为靠近圩子墙的湿地莲塘,何宗莲性喜莲花,在此处按北斗七星的布局建造了七大莲花池。

何家花园内的名贵花木皆为何宗莲的侄子何丰林从印度引进,园内绿树成林,百花盛开,景色秀丽。工匠引五龙潭溪水,挖土成河,取名玉带河,河水绕厅堂四周潺潺流过,建有一六面亭,朱红楹柱,碧瓦覆顶。院内有厅堂建筑,客厅为砖石结构,正面四楹抱柱。园内假山占地较大,系用太湖石所建,极具江南水乡的风格。

星转斗移,岁月沧桑,当年风光无限的颐园历经社会动乱,几经易主,又疏于修正,建筑大部分塌毁。解放初,这里一部分变成了一家做台坪的工厂,一部分变为机关用地。据生活在周围的老人介绍,到“文革”前,原颐园建筑仅剩下残破的假山和少许平房,周边变为空地。

共青团济南市委员会少儿工作部学习外地经验,拟建立一处少年宫,作为培训人才的基地,促进少年儿童的校外活动,而占地40多亩的颐园故址很适合建立少年宫。1964年秋,共青团山东省委员会将32万捐款全部拨付,山东省设计院很快拿出了一期工程的设计方案。

1965年,何家花园故址上修建了少年宫,假山、六面厅和方厅被完整的保存至今。“文革”期间,少年宫的发展受到阻碍,直到“三中全会”以后,少年宫才又恢复到正常秩序。今天的少年宫已建成全新的、设施齐全、多功能的少年儿童活动基地,当年的“颐园”如今成为培养济南“小名士”的摇篮。

何宗莲(1861年—1931年),字春江,号澄溪。1861年生,平阴县平阴镇南门村人。北洋将领,官至中央陆军第一师师长兼察哈尔副都统、大总统侍从武官。1917年,何宗莲被授予陆军中将衔。 1918年2月被任命为弼威将军。不久,何宗莲引退归鲁,从此不复过问军政事务。

返回山东后,何宗莲定居济南,修筑“颐园”为府邸。起初,他在园中植树养花,经常邀聚两三旧友饮酒品茗,同时投资实业,与他人合伙经营华兴造纸厂(山东造纸东厂前身)、丰年面粉厂等,过着许多离仕高官曾经过的那种养尊处优的生活。

但是,或是由于有幼年苦难经历的铭记,或是因为受严酷社会现实的刺激,何宗莲的心灵很快与那些在军阀混战、苛捐杂税、水旱天灾摧残之下,苦苦挣扎在死亡线上的难民的呼声产生了共鸣。于是,他放弃优裕闲适的生活,走上了艰辛的赈灾救民之路。

他出资协同济南红十字会办理施赈、兴学等慈善事业。1925年张宗昌督鲁时,曾被聘为灾民救济会会长。1928年“五三”惨案后,出面组织“维持会”,并任第一任会长,后改任善后救济总会会长。韩复榘主鲁时,建议韩在省城官扎营设置养老院。1931年病逝于济南。

图文:大明湖畔的少帮主

平台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