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临第一行书东晋王羲之《兰亭序》

 mengk4fz0yyf5h 2019-11-10
王羲之《兰亭序》,是书法史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其人、其文、其书,三绝合一,独步书坛,1700年来,无人可撼动其地位。

《兰亭序》原帖早已不知所踪,据说被李世民带进棺材中。现在流传最广的是唐初书法家冯承素的摹本,通常成为神龙本,因为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

李世民对王羲之推崇备至,曾亲自在《晋书》中为王羲之立传。后广泛收罗,得到《兰亭序》真迹,便令当世最杰出的一拨书法家临摹,其中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等几位最为有名。

但是历史上曾有多位学者对《兰亭序》的真伪提出质疑,其中就有宋代词人姜夔。近代还有郭沫若的考证,言之凿凿,似乎无可辩驳。

但是我们往往怀着美好的愿望,希望伟大的艺术品能够经久传世。不管证伪的证据如何充分,我们偏执地相信史上真有《兰亭序》,而神龙本就是它的真实面貌。

我曾仅为过瘾临过《兰亭序》,大概的意临,基本都是个人的习惯写法,没有取得真经。今天特意认真读帖临摹,发现细节之多,变化之繁,远超以前的认识。有种说法是,《兰亭序》其实一般,只是因为唐太宗喜欢,所以形成这样的风气。我非常反对这样的说法!唐太宗的书法水平是相当高的,他代表的不只是他个人的审美,而是一种高水准的书法鉴赏能力。历代盛赞王羲之的比比皆是,最为挑剔的米芾也对王羲之《兰亭序》推崇备至。可见实在是因为它太优秀,才会实至名归立于“天下第一”的位置而屹立不倒。

临写《兰亭序》,首先要熟记文章内容,书写的时候,就如同当时微醺后的王羲之,文思泉涌,笔下毫无迟疑,才能行笔流畅无阻。

第二点是要事先搞清楚每个字的笔顺,一笔结束,牵出游丝,笔在空中迅疾而动,此时是来不及下一笔为何的,必须是下意识的习惯动作,才能衔接得滴水不漏,否则游丝就会变成刻意而为,留下笨拙的刀斧痕迹。

第三点是书写的时候要瞻前顾后,注意章法。保持字距行距的协调一致。

以上三点我都做得不好,所以写在这里供大家学习时引以为戒。


下面的两张图是去年临写的,当时没有注意那么多的细节,反倒更显流畅。


今天临摹前考虑到按照原帖格式书写的话,字太小,看不清楚,所以重新安排了合适,拆分成了六部分。


给喜欢黑白色的朋友另备一份:

下期将推出“天下第二行书”唐代颜真卿《祭侄文稿》通临,欢迎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