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北朝的正统之争,为何不能判出胜负结果?

 修悟搏 2019-11-11

去判定南北朝正统之争的胜负,根本没有必要呀。大方向上中华王朝正统的概念,是中国版图内各民族、各政权的衍变。无论南朝还是北朝,最终形成统一状态时,民族矛盾早就不再是主要矛盾,也就不再涉及所谓正统与否的争辩,而是彻彻底底地中华王朝的内部矛盾。这种情况下,南北朝发展的过程,就没必要去判定某个王朝的正统胜负了。

当然了,难免会有人去根据南北朝,或者说南北方朝代发展的某个阶段,所具备的正统性问题的“一方之言”,来影射之后南北方王朝所具备的正统与否,但依旧没有必要。原因可以从西晋末期永嘉之乱后,到隋灭陈实现统一这段几百年的历史中,南北方各自不同的发展轨迹去探讨正统之争这个问题。

(南北朝示意图)

从这段几百年的历史大方向上,去看王朝正统性的胜负,总离不开两个问题:取而代之还是自为正统?民族入侵还是统一战争?下面从这两方面去探讨为何正统性问题的争辩,没有胜负的原因:

一、取而代之还是自为正统

自西晋灭亡后,中华历史分成了南北方各自不同的发展轨迹,而南方汉民族所形成的五朝,和北方由各胡族建立的政权,也一直都各自去努力确立自己的“正统”位置。南方东晋、宋、齐、梁和陈五朝不必多说,有“正朔相承”的天然“正统性”,这个不去多谈。

而北方胡族政权,包括五胡十六国和北魏之后所形成的北朝,占据了原本中原腹地,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也想要去扭转自身“蛮夷”身份,想去实现自身中华正统王朝的目的。而这个实现正统王朝的过程,在几百年北方王朝历史演进过程中,也是不断变化的,主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取而代之,表现为北方胡族政权对南方五朝的攻伐;二是自为正统,表现为北方胡族政权领袖施行汉政,强化改革,加强胡族与汉民族的融合。

  • 取而代之的攻伐:

鲜卑拓跋魏统一北方之前,北方经历五胡十六国的混乱时期,除了北方各胡族政权之间互相攻伐之外,还表现出对南方东晋王朝的强烈敌意。造成北方对抗南方的原因,一方面当然不能忽略胡乱胡族政权出于民族矛盾,对江左汉民族王朝的敌视;另一方面是因为北方胡族政权,占据了原本汉民族王朝所在的中原地带后,急于想要去覆灭原本的汉民族王朝,实现南北方的统一,以图确立自己唯一王朝或者正统王朝的地位。

这种对南方王朝的征伐过程,表现在北方各强势胡族政权的发展过程当中,石勒、符坚、拓跋焘等人,都在实现自己胡族政权强盛期后,挥师南下,企图用消灭南方汉民族自认的正统王朝,来实现取而代之,以达到自身唯一“正统”的目的。

前秦符坚当初结束了北方五胡十六国的乱战状态,实现了北方的第一次统一,然后他接下来发动的前秦对东晋的征伐之战,便正好印证了胡族政权想要消灭南方汉民族政权,以“取而代之”的方式实现正统的目的。不过,符坚忽视了自身发展过程中,内部强烈的民族矛盾问题,在一次淝水之战失败后,就让原本看似稳固的前秦政权分崩离析。

(淝水之战)

不去深究前秦失败的具体原因,只看前秦符坚不顾王猛的“不以晋为图”的临终谏言,便急于发动对东晋王朝的战役,很大原因是符坚想要借助胡族政权对南方汉民族政权的战争,来确立自身前秦政权的正统性。

前秦对东晋的战争,也并非前秦必然会失败,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条件有很多,淝水之战乃至前秦对东晋战争的失败,有很多因素导致。前秦其实也是有希望赢下淝水之战的胜利,最终实现前秦消灭东晋的目标。可是,即便如此,前秦实现了中华版图的统一,能够建立巩固的统一王朝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从淝水之战失败后,符坚仓皇而逃,只聚拢了十万残兵的结局来看,前秦内部问题非常多,其中民族问题尤其严重。决定了前秦即便能够打败东晋,也不能形成稳固的统一王朝。这表现为前秦内部鲜卑、羌和氐等胡族之间的相互矛盾,内部胡族和汉族的矛盾,以及前秦统治的北方中的胡族与南方汉族之间的矛盾,这些问题,导致前秦即便能够实现暂时的全国统一,但也不能维持统一状态。

(前秦对东晋战争前后示意图)

未能解决民族矛盾的前提下,使用取而代之的方式,便很难实现胡族政权确立正统性的目的。前秦覆灭之后,北方又经历一段混乱时期,由北魏再次实现了北方的统一,而北魏也再一次面临“正统性”该如何解决的问题。

  • 自为正统的融合王朝:

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不足,决定了像前秦这样的胡族政权,即便能够靠武力战胜南方汉民族,也无法实现真正的统一,实现最终成为正统王朝目标。虽然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各胡族领袖,都或多或少的去想要解决民族矛盾问题,但真正实现了这个目标是在北魏之后。

北魏历代君主都推行汉化改革,采取各种手段,加强胡族与汉族的融合,很大一方面的目的是消弭统一的北魏王朝内部,各胡族之间、胡汉之间的矛盾。而这种做法并不是无用功,汉化改革和民族融合之后,北魏政权虽然是胡族政权,却朝着真正的封建王朝转变。

(拓跋焘)

加之拓跋焘等君主使用天师道等手段,使用汉民族本土宗教去教化北方汉民,以实现自身王朝统治的正统性。拓跋焘曾经为推行天师道,甚至使用太平真君为年号,这是北方政权的胡族领袖,有意识的强调自己正统王朝身份的一次重要尝试!

之前的很多胡族领袖,接受东晋的册封称号,来强调自己统治正统性的方式,比如前燕慕容儁接受东晋燕王封号、氐族符洪接受东晋大将军的封号。相比这些胡族领袖,北魏的君主通过汉化改革,学习汉制,逐渐开始有意识的去强调自身的正统性,不再依靠南方朝廷的认可。

不过拓跋焘、拓跋宏等人的汉化改革,并没有让北魏成功消弭内部民族之间的矛盾,也没有让北魏完全成为与南方王朝同样具备正统地位的北方王朝,北魏末期的六镇起义,就是民族冲突的重要体现。未得到改革利处的六镇鲜卑旧族、鲜卑化的豪族等势力,在北魏极力调和内部民族之间的平衡和融合进程中,揭竿而起让北魏确立自身正统王朝的过程戛然而止。

(六镇起义)

北魏并没有根本解决掉内部民族的融合,胡汉之间的矛盾依旧存在,北魏分裂之后,宇文泰等人继续加强民族融合问题。宇文泰通过推行胡姓、八柱国制度、确立府兵制以及关陇集团的打造,让胡汉民族之间的矛盾得到进一步的消融。尤其是宇文泰用表面胡化的“关中本位”策略,让民族融合获得了极大的推动,影响到隋朝和初唐时期。

宇文泰的“关中本位”策略不便展开深讲,但其影响则是巨大的,及北周和北齐时期,北朝已经具备正统王朝气象,南北政权互相派遣使者通好。南北朝之间原本为主要矛盾的民族冲突,发展到这一时期,已经不再是主要矛盾。

南北通好,尝借失明增国之光,比秒选行人,择其容止可观,文学优瞻者,以充聘使。——赵翼《廿二史札记》

由此可知,南北朝发展到齐、周、南朝三方鼎力时期,南北朝虽然依旧保持对抗,但却已经由原先册封、视为蛮夷、正朔相承等问题上,转变为互相派遣有才之士进行等同的外交。一方面说明北朝的汉化程度已经很大,派遣到南朝的也是有才学之人;另一方面说明,北朝已经得到南朝的认可,起码在正统性上,南朝不再认为自身为天下唯一正统,这不仅是单纯的妥协于北朝的武力,更是对齐、周具备正统资格的默许。

北朝内部无论是鲜卑化的汉族,还是汉化的鲜卑族,都已经逐渐发展为以王朝为核心的内部民族。及南北朝末期,北朝内部的民族冲突,已经逐渐转为如正统王朝那般的“正常”王朝兴衰问题。民族矛盾不再是北朝内部的主要矛盾,也不再是南北之间的主要矛盾。而胡族政权确立正统性尝试的两种方式,自认正统也终是比取而代之的方式更胜一筹。

这样看来,判定早就处于等同地位的南北朝,谁才是正统王朝的胜负问题,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二、民族入侵还是统一战争

“取而代之”和“自认正统”这两种王朝发展方式到最后,其实就是决定隋灭陈之战,到底是民族入侵还是统一战争的关键。隋朝源于北朝,难免会有人去质疑隋灭陈这场战争,到底是北方胡族对南方汉民族的入侵,还是北方隋王朝,对南方陈王朝的统一。其实,也完全没有必要去质疑。

接第一部分的论述中可知,南北朝发展到后期,南北之间的最大矛盾不再是民族矛盾,而是南北王朝之间的矛盾。消弭了民族之间融合问题的北朝,具备正统王朝的条件,发展到隋朝建立,无论是政治、文化还是经济制度,都已经与中华正统王朝别无二致。

隋灭陈之战的目的,也不再是抱着符坚和拓跋焘那样,消灭南方王朝,以确立自身正统王朝地位的目的。北方王朝早就不需要南方王朝去认可自身,北朝已经通过民族融合、自身汉化、制度改革等方式,让自身王朝的发展具备正统王朝的条件。

隋灭陈战争的性质,不同于符坚的氐族秦对东晋、和拓跋焘的拓跋魏对南朝,已经具备正统封建王朝的隋王朝,对陈朝发动的战争,基本等同于西晋灭东吴之战。因此,隋灭陈,北朝灭南朝的战争,并不再是民族入侵的性质,早是北方王朝发动的统一天下的战争。

(南北朝朝代示意图,隋灭陈结束乱世)

既然南北朝发展到最后,是北方王朝灭掉南方王朝的统一战争,不再是单纯的民族入侵之战,那么其实去分辨那时交战的双方王朝正统的问题,其实也就没有必要。南北朝正统之争,也就没有胜负之分了。


三、结语

我们不去分辨正统性与否,并不是因为具备胡族血统的北朝一方统一了中华,我们才去刻意避免这个问题,而是在中华文化形成过程当中,本来就是一个兼收并蓄、不断演进的过程,其中多民族的参与,与汉民族的对抗、融合和发展,都是中华民族发展到今天所不可或缺的环节。

我们站在历史的今天,深受中华文化蕴养,那么就应该自信地去接受中华民族独有的发展过程,其中各个民族、各个朝代都在其中或多或少的造成了影响,这也是历史赋予我们中华民族所具备的民族自信和荣耀。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