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碧山青富春江

 江山携手 2019-11-11

                 ——《江南行》之十九

        水碧山青富春江
   

    富春江,全长110公里,一头连着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西湖,一头接着人称“归来不看岳”的安徽黄山。两岸青山,山为水铸情,满目葱翠;一江春水、水因山溢美,江流澄碧。富春江融合众多飞瀑、雄奇岩峰、古老村落缀成一组风光旅游带,可谓“水碧山青画不如”。

       水碧山青富春江
                      一线串珠

    富春江总称为“钱塘江”,又名“浙江”,全长605公里,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六股尖,流经皖南至浙江省淳安、建德、桐庐、富阳、萧山、杭州等地,最后注入东海。其中自安徽屯溪至浙江建德梅城段,称为新安江;自梅城三江口至萧山闻家堰,称富春江;闻家堰以下河段,称钱塘江。

       水碧山青富春江
    富春江分上下两段。从杭州的闻家堰到桐庐为下游,从桐庐到建德梅城为上游,也是富春江最美的一段。沿江两岸的七里扬帆、南峰塔、先贤堂、北峰塔、梅花城、鹊淇头、江南村、葫芦瀑布、子胥野渡、大奇山、天目溪、瑶琳仙境、七里泷、乌石关、乌龙峡、严子陵钓台、富春江大坝等景点。犹如无数珍珠串在这条黄金旅游线上,步移景异,风光绮丽。

      水碧山青富春江

    富春山水,天下独绝。历代文人墨客慕名而来并留下许多瑰丽诗篇和绚丽画卷。《富春江名胜诗集》摘录了自南北朝至清代1500年间的1003人,吟咏富春江山水的诗词2000余首。这些诗人有:谢灵运、沈约、孟浩然、李白、崔颢、刘长卿、范仲淹、陆游、张伯玉、宋维藩等。书画家有:沙孟海、苏步青、沈鹏、赖少其、李铎、郭仲选、施南池、欧阳中石、周而复、陈大羽等。

       水碧山青富春江
    例如,南朝吴均的《与宋元思书》曰:“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水皆飘碧,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唐朝韦庄称赞富春江“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宋代苏东坡亦誉:“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元代吴桓赞道:“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由此可见,富春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碧山青富春江
                      

                      七里扬帆

    游富春江以乘船观赏为主,行至主要风景区则上岸参观。在建德梅城古镇上船,首先游览了七里扬帆风景区。

          水碧山青富春江

    江岸两边山顶两座宝塔,这是古代的严陵八景之一、今新安十景之一的“双塔凌云”景观:北峰塔、南峰塔,也是梅城镇的镇山宝塔。
    南峰塔牌坊石柱上凿有书法家钱定一先生写的楹联:“光孝禅林、尚留山址;南峰古塔,永峙江滨。”塔下的光孝禅林寺,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石坊背后的匾额为“钟灵毓秀”,楹联为“龙山紫气凝佳气,鹊水萦回拥古城”。这副楹联由著名书画家谭建丞先生所书。

       水碧山青富春江

    “鹊淇头”,因唐朝诗人孟浩然曾泊舟于此,并写下了传世之作《宿建德江》:“移舟泊烟者、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全诗描写了一幅泊舟暮宿江上的景色:夜色降临,皓月高挂天空,从船头遥望,天空无限,旷野无垠,江水清澈,月映水中,一幅空旷茫远,清丽幽柔的夜江图景让人陶醉。

       水碧山青富春江
    南峰塔景区是一处以弘扬严陵文化为主体的风景区。严陵文化碑廊长达60米,两翼墙上镶嵌着江西太和石凿刻成石碑38方。其中文献地图7方、景名题书2方、山水画5方、古人咏严陵锦山绣水22方。它的突出特点是文化品位高,均是流传后世的精品。欣赏名人书画、诵读古人诗文、体会诗情画意,堪称人生一大乐趣。

       水碧山青富春江
   

    看完碑廊,来到先贤堂。在梅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过许多政绩显赫的官宦人物。后人为纪念他们的业绩,立“先贤堂”,以供后人铭记他们的名字,瞻仰他们的业绩。“先贤堂”中共塑有5个历史人物:三国东吴建德侯孙韶、唐朝杜牧和刘长卿、北宋范仲淹、南宋陆游。

      水碧山青富春江

                       
    梅城又名“梅花城”,南峰塔下的梅苑,有白梅、红梅、青梅、花梅、腊梅等品种,冬末春初,梅花绽放,争妍斗艳,游人接踵而至。登上塔顶眺望,碧波荡漾的富春江、万丛争妍斗艳的梅花、远处巍峨挺拔的乌龙山……尽收眼底。

    北峰塔建在江北面,外观为六面七层,塔内有砖砌中心柱,与塔内部构成过道,由第一层南门进入,向西折北,按顺时针方向盘梯至塔顶。登塔远眺,山光水色,如诗如画,令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水碧山青富春江
    过北峰塔,江面突然开阔,这就是著名的三江口了。新安江和兰江交汇,成一直线,而富春江的流向象一竖,整体构成“丁”字型,这就是“严陵八景”之一的“两江成字”景观。唐代杜牧曾有“越幛远兮分丁字水,腊梅迟见二年花”名句,描写的就是这里风景。

       水碧山青富春江
                      

                      七里泷

    七里泷在建德至桐庐江段,是富春江山水精华所在。“两岸画山相对出,一脉秀水迤俪来”。“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历代文人墨客留下难以数计的赞咏富春江诗句,大多写的是这段江面两岸如诗如画的景色。

       水碧山青富春江
    富春江两岸山势陡立,群山如黛,江面弯曲,碧波荡漾。江面景观与长江三峡相似,长江有一门三峡,这里也有一关三峡:乌石关、乌龙峡、子胥峡、葫芦峡,组成引人入胜的富春江小三峡景观。

          水碧山青富春江

    江面越来越窄,山重水复疑无路。过了乌石关,我们便进入富春江小三峡,当地人称“七里泷”。泷是急水的意思,它全长23公里,江面狭窄,两岸陡立,河多弯曲,水急滩多。青山绿水间千帆竟发,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渔歌欸乃,山谷相应,风光异常秀丽。

       水碧山青富春江
    沿着小水湾弃舟登岸,北岸一块危立的石璧,上有摩崖石刻“子胥渡”三个红色大字。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文韬武略俱全的将才,他得知父兄被杀的消息后逃离楚国。在经过昭关时被楚王“通缉”,到处贴满了他的画像。忧愁、烦恼和仇恨深深地折磨着他,一夜间满头乌发变成白发。这就是“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了头”的典故。渡口东岸,原有子胥祠。

       水碧山青富春江
    从子胥渡进入“子胥峡”,往北岸看,那里有一内凹的石壁,壁立如门,称龙门坎。山崖高处,有瀑布临空而下,如白练自天而下,喷珠溅玉,气势壮观。

         水碧山青富春江

    水送山迎,游船不觉来到了葫芦峡、葫芦湾。这里原有众多的农居村舍,充满了天然古朴的情趣。明朝画家董其昌经过此地时曾画过优美景色,并题诗一首:“路入江臬一径斜,绿杨深处有人家。洲前风度千帆影,谷口春藏万树花。”后两句诗十分著名,为千古绝句。抬头仰望,那葫芦瀑布清晰可见。在陡峭光滑的石壁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凿出了上下相连、上小下大的两个岩洞,极象一个巨大的葫芦,瀑水从崖顶流入洞中,再喷薄而出,然后飘然而下,冲击在一级级外凹的山石上,迸散作一颗颗的水点,如珍珠,似碎玉,洋洋洒洒地跌入深潭之中。

       水碧山青富春江
    葫芦飞瀑长百米、宽7米,雨季时,宽达10米。站在葫芦瀑底下,我们可以感受到声若雷鸣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宋朝诗人称它可与雁荡山、庐山瀑布“共蝉联”,并用“素色喷成三伏雪,余波流出万年溪”的诗句赞美它。当地民间相传,葫芦瀑是位列八仙之首的铁拐李那能大能下的酒葫芦变的。哦!云游天下的铁拐李竟然也为这里的景色陶醉,怪不得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到了此处,会油然而生脱俗超凡的飘然之感了。

       水碧山青富春江
    人常以柔情比水,将水比作明眸巧盼的姑娘,而葫芦瀑同时以它“飞流直下”的气势,再现了壮士的刚强和力度。阴柔之美、阳刚之态,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不由你不惊叹这天地之造化,华夏之奇观。

       水碧山青富春江
                     严子陵钓台

    来到桐庐,最值得一去的是严子陵钓台。到了钓台,眼前的水光山色忽而变了样子。清清的一条江水,比上游又窄了几分,四周山色围着轻舟,隐隐的白色砖墙被绿色映衬得雪白。水面波光凌洵,对岸山中村舍时不时冒出一缕缕炊烟。远望上游,则如瞿塘峡口一样壮丽雄伟,怪不得称它为小三峡。两座峭崖耸立江边,山色青翠,更增添江流的澄碧。钓鱼台倒影江水,剔透空灵,雄伟多姿。钓鱼台分东西两台,由两条山脊直插江边,临流突起两座屹立的峭崖,巨岩高耸,石壁陡立。据说,东台是东汉严子陵隐居垂钓之处;而西台是宋朝谢翱哭文天祥的地方。

       水碧山青富春江
    自幼喜欢文学,“桐庐”、“富春江”、“严子陵钓台”……这些充满诗意的字眼早就铭刻脑海。有一则故事记载:严子陵不愿为官,隐匿山林,光武帝刘秀将他请到都城洛阳。是夜,两人纵酒畅叙,倦极,同床而眠。严子陵酒醉酣睡时,一翻身竟将一足搁在刘秀的肚皮上。好个刘秀,也不去推醒他,直到天亮起床。早朝,有太史入奏,言夜观星象,有客星侵犯帝座。刘秀莞尔一笑道:“朕与故人子陵共卧,难道便上感天象么?”故事很可能是后世文人编的,刘秀不太可能与严子陵同榻而眠,但刘秀作为东汉的开国之君,其气度、其胸襟、其爱才倒是千古颂扬的。

       水碧山青富春江

    还有一则逸事:“严子陵钓台”高高悬在山腰上,离江面百米之距。严老先生乃一文弱书生,他如何手持巨型钓竿,挥动近千米的钓丝?到此游客无不心存疑惑。历来有人说严子陵不可能在此垂钓。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郭沫若游览此处后赋诗一首:“百寻磴道辟蒿莱,一对奇峰屹水涯。西传皋羽伤心处,东是严光垂钓台。岭上投竿殊费解,中天堕泪可安排。由来胜迹流传久,半是存真半是猜。” 郭沫若无愧大诗人,随手这么一涂,尽道游客心中所想所愿。

       水碧山青富春江
    沿着石级登上钓台,俯身下探,只见桐江成了条墨绿色的带子,弯弯曲曲绕过了数重青山。太阳下的浙西一隅,竟这样的美,这样的静,令人陶醉,令人梦幻。赤、橙、黄、绿、青、蓝、紫……富春江的水给人的感觉是清新,象早晨的空气,令人有疲劳顿散的爽快,又有一种深邃的美感。古人云:“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清美”,我没有行尽三吴,然而,观富春江之山水,已经令我满足了。

       水碧山青富春江
    预告:下期推出《江南行》之二十《江南最忆是杭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