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唤醒

 永久柱子 2019-11-11
(2016-07-15 18:28:24


[转载]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唤醒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唤醒。
认真说来,一个人受另一个人(例如一位作家,一位哲学家)的“影响”是什么意思呢?是一种自我发现,是自己本已存在但沉睡着的东西被唤醒。对心灵发生重大影响的,绝不是一种灌输,而是一种共鸣与抗争。无论一本著作多么伟大,如果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和抗争,它对于我们来说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是周国平在《开卷未必有益》一文中的一个观点,我第一次读到它时,有“心若挂钩之鱼,忽得解脱”之感,我想,这就是心灵被唤醒的体验。真正的阅读,就是一个人的心灵不断被唤醒的过程。


凑巧的是,我在林语堂的《读书的艺术》一文里发现了另一个类似的见解:“我认为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世间的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一个人必须在古今的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家。只有这样他才能够获得读书的真益处。一个人必须独立自主去寻出他的老师来。”外缘与心灵相似,是唤醒得以发生的根本条件。当外缘与心灵相似时,这时产生的体验是澄明、愉悦或者兴奋,当外缘与心灵的真实相背时,产生的体验则是拒绝和抗争,甚至厌恶。


所以,我们很难教给别人任何东西,我们只能为他人提供一种恰当的善缘,让别人借此去发现一些东西。在我看来,教育不是一种自外而内的过程,而是一种内外呼应。它先是点燃,而后是彼此心照不宣的心领神会。中国禅宗里,有很多这样的教育案例,啐啄同时、拈花微笑等,我想,这大概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把!
人心如镜,具有“光明能见”的特性。其实一切清澈晶莹的东西都有反映能力。了解了这一点,我们便能理解为什么在向上的善行环境中人心就变善,在下堕的恶行的环境中人心就变恶。我认为,人心对外界的事物具有一种物理上的反射作用。当我们给他人带来风雨、忧郁、黑暗和悲观时,他人也会报之以风雨、黑暗和悲观。同样的,人为什么冷漠?“生硬的话、粗暴的行为、强制的办法,这一切都蹂躏人的心灵,使人对周围世界和自己采取了冷漠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语)
很显然,如果你希望你的学生能学得快乐,那么你就应该用教师职业的尊严和内在的欢乐来唤醒;如果你希望你的学生能体验到美感,那么你就应该用阅读美的作品来唤醒。精神的解放用自由的精灵来唤醒,创新用求真、求异来唤醒,真诚用平等来唤醒。
如果我们自己不是一团火,就很难将另一颗心点燃,这就是唤醒的全部内涵。( 摘自《教育艺术》2006年第三期 李君辉 袁志芳/

分数是神马东东

郭永强 2016-07-10 分类:教学反思

当谈论分数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


近日,一则学生道歉拖后腿事件的曝光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昆明武成小学一名老师,要求期末考试语文低于平均分96分以下的同学站到讲台上,跟老师以及96分以上的同学道歉,说“自己拖后腿了”。

前不久,一名基层教师撰文称,很多中小学教师为了成绩而教孩子作弊。面对这些让人大跌眼镜的教育方式,笔者在反思师德及教育能力的同时更愿意追问:现在孩子的分数在我们眼中究竟意味着什么?当我们谈论孩子的分数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具体来说有三个问题。

一问老师,分数等于教育吗?没有谁堂而皇之地说教书育人就是抓分数,但在不少老师眼里,分数不只是衡量孩子学习的标准,更是一种教育结果。教出好成绩才是好老师,高升学率才是好学校,其余都要让位于此。由于学生成绩与考核评价、绩效工资、职位晋升等挂钩,教育中弥漫的是分数、升学率,而不是育人。这虽有夸大的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现状。

二问家长,分数等于成长吗?与成长相比,成长是第一位的,成绩是第二位的。但实际上,有多少孩子的成绩单承载着家长攀比的资本以及孩子被规划的未来?考得好就捧上天,考得差就一无是处。“你考不到XX名,看我怎么收拾你!”“人家某某又考了XX分,再看你?”去年春节前,柳州一小学生在期末试卷上给阅卷老师留言:“老师,给个80吧!80好过年,求您了。”家长能体味出这背后的无助与忐忑吗?

三问社会,分数等于成功吗?高考进行了这么多年,整个社会对“状元”的追捧热度不减。“成绩好——考上好大学——好工作——好前途;成绩差——考差大学(或考不上大学)——差工作(或失业)——差前途”,这是所谓的“人生轨迹”。现代社会固然是个竞争社会,但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仅靠一沓分数就能换取幸福吗?幸福的人生需要更多的支点,现实生活一再重复演绎着这句话,为什么还是有一些人不肯买账?

人生起步阶段的教育,重在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健全人格的塑造。俞敏洪曾在一次演讲中指出:“培养孩子充满诗意、热爱生命的精神,培养孩子不管遇到什么艰难挫折都对未来有信心的勇气,培养孩子热爱读书的学习习惯,让孩子感到生长在这个社会里是有尊严地活着的,这就是教育最重要的内容。”过度追求成绩一定得不偿失。

写到这里,我不由想到曾风靡朋友圈的一段话:“不管成绩怎样,请搂着孩子稚嫩的肩,对孩子说:宝贝,你辛苦了!祝贺宝贝战胜了复习的艰难。学习是场马拉松,不是百米赛,一时跌倒了,没关系,爬起来再跑,来得及!不要让‘分数’抹杀了孩子阳光般的心和笑容!”

与开头一幕相比,这段话充满了教育的温度和理性。两者之间的强烈反差,形象地勾画出教育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希望梦想早日照进现实,我们可以轻松平静地谈论孩子的分数。

(作者李纪超)

语文,你是什么?

潘金翠 2016-07-04分类:教学反思

语文,你是什么?

肖培东

语文里有什么?生活和人生。“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孔庆东),那么,语文课又应该是怎样的?站在厚实的文本中,我肆意地勾勒着,我思想的线条触向空旷与悠远。

可以是一首歌,罗大佑的《光阴的故事》,或者是周杰伦的《发如雪》。抒情的旋律,剔透的歌词,“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解释开来就是文学中意象之美,“你发如雪 凄美了离别 /我焚香感动了谁/邀明月 让回忆皎洁 /爱在月光下完美”,申发开去便是语言中修辞之妙。

可以是一件艺术品,梵高的《向日葵》,在泼泻的黄色中窥见的是一种深埋在灵魂深处的世界动态与自我愿望,然后你知道了什么是选材什么是象征;或者那尊断臂的维纳斯,在唯美的凝视中触摸文学中的空白艺术。

可以抽象为历史的碎片,可以整合成时间的布局;可以是高山的倾诉,可以是依水的沉思;可以咀嚼清晨的霞光,可以感慨黑夜的星星;可以是社会热点的争论,可以是时代风云的浓缩;可以是易中天的讲坛或者刘翔的栏杆,可以是上海的外滩或者北京的奥运畅想;可以是祖母的白发真情,可以是村口的老树枝桠……

一句话,小课堂,大世界。

一句话,大语文,大生活。

是一种风度,是一种气质,是一种涵养。有宽广的文化视野,更有对文化的深细感知和体认。摆脱浮躁之风,拒绝浅尝辄止,揭去浮喧声浪表面繁华的课堂教学流行面纱,在阅读中呈现生命主体在文本学习中留下的精神印记。所以,语文课,首先必须是文本阅读课,有朗朗的书声,有真诚的对话,有主动的揣摩,有深刻的反思,有精神的升华。它过滤了冗长与琐碎的分析,它剔除了乏味与枯燥的肢解。它有预设,它更有生成。它紧扣文本,又不拘泥文本,它“不是他者语汇的陈述与叠加”,而是要找到真正的“我的理解”(邓红梅)。它不需要太多的华丽来包装,课件多媒体只是适时的点缀,视听资料也只能安静地开花。因为,语文课呼唤真实,即使是真实的尴尬真实的停滞,也是我们在交流与学习中真实的收获。纯正的语文,纯正的阅读,真情投入,真情感动,同时,阅读求知的有效手段灵活多样,只是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唤醒心灵走进心灵。

“碧波深处有珍奇”,读着钱梦龙老师给我的教学建议,我努力设计着这样一种语文课堂——大气,简洁,清晰,深刻.有细节之实,有灵动之美,看似简单,实在是绚烂至极归于平淡的境界,我就在这样的感召下朝着这样的方向前进。

于是,我看到。

扎根于文本的土地上有一片繁茂的森林,那片森林,叫做语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