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里平原起青峰,高丈余的巨石有千尊石佛像,石像多数被盗无头

 古稀老人赵 2019-11-11

千里平原起青峰,高丈余的巨石有千尊石佛像,石像多数被盗无头

河南省浚县,南山的每个旮旯都装满了文化资源,千里平原起青峰,高丈余的巨石有千尊石佛像,千佛寺佛像多数无头。(王建安 摄影)

千里平原起青峰,高丈余的巨石有千尊石佛像,石像多数被盗无头

浮丘山位于河南省浚县大伾山之西,系太行山余脉,宋代称小横山,金、元时称浮龙山,因山势状若浮舟而得名。明嘉靖年间,浚县城墙横跨其上,将山分为两部。城内部分建一尼姑庵,因名小姑山;城外部分称南山。

千里平原起青峰,高丈余的巨石有千尊石佛像,石像多数被盗无头

浮丘山引以为奇者,首推小金顶,小金顶系突兀而立之石峰,当地称“山上之山”,唐代千佛寺石窟即凿于此。

千里平原起青峰,高丈余的巨石有千尊石佛像,石像多数被盗无头

这一突起的小山头,其南、北、西三面凿有很多佛龛,多为唐代造 像。有元、明、清各代题记,均有一定的书法价值。

千里平原起青峰,高丈余的巨石有千尊石佛像,石像多数被盗无头

小山头西壁并排有两个石窟,南窟即千佛洞,多数石像头部有钢钎洞眼,洞内大小石佛被盗走、破坏,千佛寺佛像多数无头。

千里平原起青峰,高丈余的巨石有千尊石佛像,石像多数被盗无头

洞口内有大唐永隆元年(680年)、开耀二年(682年)、永淳二年(683年)、如意元年(692年)等时期的题记。石开凿于盛唐时期。千佛洞石造像虽大部分残损,但它还保留着盛唐时期的石刻艺术作品,是一批珍贵的文化遗产。1963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里平原起青峰,高丈余的巨石有千尊石佛像,石像多数被盗无头

千佛寺石窟因物理、生物风化和水的侵蚀以及人为的破坏而损坏严重,千佛寺石窟造像头部几乎全毁。据说上世纪六十年代郭沫若还曾呼吁保护千佛寺石窟,不知到底是不是破四旧时被破坏?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里平原起青峰,高丈余的巨石有千尊石佛像,石像多数被盗无头

浚县是个农业大县,有人说它很穷,也有人说浚县很富,富的是文化,大伾山、浮丘山,这里的每一个旮旯都装满了文化资源。

千里平原起青峰,高丈余的巨石有千尊石佛像,石像多数被盗无头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政权都前后采取过一些禁佛的措施,但其中周世宗灭佛则是比较大的一次。大伾山《准敕不停废记》碑记载,“后周显德五年(958年),令天下废除佛寺,寺僧还俗,唯大伾山寺准敕不停废。”柴荣下诏敕准保留,相州节度掌书记马去非镌石记其事。不清楚千佛寺是否躲过了“三武一宗”中最后一宗的劫难,但在后来还是被人盗走、破坏。离开人的保护,佛也无法超然世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