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约护士”,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万宝全书 2019-11-11

故事一:

小陈朋友的爷爷,八十多岁,因心脏病经常住院治疗,为了节省费用开支,经常自己买药去诊所输液。自从知道小陈是护士以后,热情邀请小陈家中做客并帮忙给爷爷输液。小陈不便推辞而答应下来,头一天就因患者年老体弱,血管充盈度差,导致输注过程中发生外渗,一会的功夫手肿的如同馒头一样。此时老爷爷因咳嗽怀疑肺炎要求输注青霉素类药物,小陈与朋友沟通后拒绝继续输液并要求患者医院就医。因此,老爷爷对小陈产生不满,嫌弃输液技术差,服务态度也不好,导致不欢而散。

故事二:

陈护士有一朋友,聚会时闲聊,说起朋友爷爷经常排尿困难必要时得去医院急诊科导尿。陈护士表示朋友需要时可以帮忙。结果第二天半夜朋友打电话要求陈护士帮忙插尿管,陈护士二话不说立马给患者导尿,刚开始引流出的尿液呈黄色,两天后患者尿液呈淡红色,陈护士应朋友之邀,前往观察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及交代注意事项。虽然朋友没有表达不满但也没有感激之情。

故事三:

陈护士朋友不小心将脚趾皮肤挤掉,在医院处理后需定时前往换药,朋友让陈护士帮忙换药,陈护士欣然同意并多次给予换药并交代注意事项,期间陈护士因有事不能及时给予换药,通知朋友前往医院以免影响恢复。朋友不听劝阻一定等陈护士,结果换药时发现轻度化脓,引起朋友不满。

当然,更多的是得到了朋友们及家人的感谢。

      网约护士游走于合法与非法边缘,概念虽美好但发展面临极大挑战,上述问题仅限于熟人之间,当与陌生人发生这样的事情时该如何解决?

1

首先了解什么是“网约护士”?

网约护士其实质是“互联网+护理服务”,即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通过“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方式,由护士上门提供护理服务。

1

“网约护士”需具备什么条件?

1.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已具备家庭病床、巡诊等服务方式的实体医疗机构(以下简称“试点医疗机构”),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派出本机构注册护士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将护理服务从机构内延伸至社区、家庭。

2.派出的注册护士应当至少具备五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和护师以上技术职称,能够在全国护士电子注册系统中查询。鼓励有条件的试点医疗机构通过人脸识别等人体特征识别技术加强护士管理,并配备护理记录仪。对于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不良执业行为记录的护士应建立退出机制。

      网约护士”服务对象是谁?

1

“网约护士”针对人群及可提供什么服务?

国内银发经济是个蓝海,老年人将达2.55亿人,占总人口的17.8%,许多老年人患者慢性病、处于失能、半失能状态,对于老年人而言网络护士提供的服务非常需要。因此网络护士主要针对高龄或失能老年人、康复期患者和终末期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慢病管理、康复护理、专项护理、健康教育、安宁疗护等方面的护理服务。原则上,服务项目以需求量大、医疗风险低、易操作实施的技术为宜。

1

哪些挑战问题需要解决?

一、医疗安全是一条红线,医疗安全谁来保障。护士大多为女性,上门服务过程中谁来保障她们的人身安全。

二、网络护士目前并不成熟,缺少强有力的资金注入,而少了资金注入很难发展成一定规模的平台。

三、因注册执业地局限,签约护士属违规执业。护士不能从事医院外的护理工作,否则发生问题时属于违法行为。

网络护士大规模化还为时尚早,行业发展走上正常轨道还需政府、社会、医院等各方面努力。

1

那么各方如何为网络护士添砖增瓦,真正服务于患者呢?

一、官方支持力度应该广泛跟入,尽快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和行为规范。

二、网络护士平台要完善好护士资质审核,更好地保障平台上的护士有证可查。

当前,我国护理人员相当短缺,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生活需求的养老护理员。网络护士的出现不仅解决患者不必要的医院就医,节省医疗资源,同时提高了社会满意度,然而护士的工作看起来简单,是因为护士在医院服务时,有医院一整套软硬件系统作为保障。如果把护理环节单独拿出来,还是在脱离医院监督的情况下,出现医疗事故的时候,因为缺乏急救器材等,护士也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而产生不可避免的麻烦。而且可以建立医生—护士—患者体系,做到居家护理,真正做到护士患者放心,患者满意。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陈金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