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当代艺术名家——柳林

 黄金想当然 2019-11-11

《名家简介》

柳林,字清源,溪香阁主人。写意苹果创始人。生于河南省黄泛区,毕业于北京画院研究生班,现定居北京,现为北京万博画院院长,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北京画院郭石夫创作室画家,文化部中国画创作中心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美协会员,中国武术家书画协会副主席兼外联部部长,北京皇苑艺术馆副馆长,北京湖社画会会员,北京水墨画院常务理事,中国策划协会书画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

恩师王培东先生题

家乡的苹果熟了

--- 柳林的故事和追求

文/ 冯新民

7月似火,柳林兄回家探母,中午小聚,席间喜闻近一两个月在周口举办个人画展,我不仅生出很多感慨。去年8月22日我和几位同学参加了在郑举办的“首届三友堂茶文化书画展”,目睹了柳林和记不住名字的北京画家合作绘画的情景,观赏柳林的作品“家乡的苹果”时,听到观众啧啧的称赞声。就像是昨天的事,今又应邀办展?

《柳林作品欣赏》

《柳林作品欣赏》

我与柳林是发小,十年的同窗,一路之隔的近邻,一起背着书包上学,一起在三八河洗澡(游泳)戏水,稍大一点寒暑假时一起到园艺场劳动、看护苹果,可谓相谙相熟、形影不离。儿时的记忆历历在目,记得一次在他家他自己的居室玩耍闲侃,突然看到一幅有半张报纸大小,用铅笔画的人物画像:一个小姑娘,圆圆的脸庞,大大的眼睛,手持牧鞭,踉跄前行,被风吹的身体后倾,蒙古族冬装下摆前扬……这是龙梅还是玉荣?你画的?怎么和画书上一模一样?在我连珠炮式的追问下,他略显羞涩,向我和盘托出画的秘密。

《柳林作品欣赏》

《柳林作品欣赏》

原来他在画书选中的画页上打上横竖直线若干,形成了若干个小方格,就像函数像纸图, 在一张大的画纸上打上同样数量的横竖直线,形成同样数量的大方格,按照小方格上的线条,画在画纸上同位置的大方格上,犹如今天的十字绣。

《柳林作品欣赏》

《柳林作品欣赏》

这是我看到他的第一幅画作,确切的说是画不是作,但是天性使然,是酷爱绘画的开始,从此就埋下了追求绘画艺术的种子,同时反映了他内心情愫的侠义心肠,英雄情结。

《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事迹在我辈人中耳熟能详,他充满了对龙梅、玉荣的崇拜。

《柳林作品欣赏》

《柳林作品欣赏》

《柳林作品欣赏》

一晃我们长大了,成家立业忙在各自的 岗位上,虽不能形影相随,还是知道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写写画画忙到深夜,斗室里摆满了笔墨纸砚,还送我一副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把小时的爱好或戏言苦苦坚持追求几十年当成事业做,这是怎样的人啊!“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谁人不钦佩他的恒心、毅力和执着!

《柳林作品欣赏》

《柳林作品欣赏》

九十年代末的一天,惊闻他辞去了在工会和文化宫舒适的工作,年届不惑踏上了去北京画院深造,专职追求绘画艺术的征程。有道是人过四十不学艺,在京打拼的艰辛可想而知。铁杵成针,修成正果。如今他什么画院院长、艺术馆长、协会会员的头衔我不详,什么梅、荷、葡萄作品被收藏我不知,什么色彩、构图、造型、写实写意、中西结合等绘画技法技巧我更无资格妄加评论,但对他的苹果却情有独钟,略有心得。

《柳林作品欣赏》

《柳林作品欣赏》

《柳林作品欣赏》

他是第一个把苹果作为绘画题材的人。

读了他的苹果,我羡慕艺术家的灵性和独具慧眼,对美和哲理的感悟,善于发现和提炼等特质。艺术原本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柳林作品欣赏》

《柳林作品欣赏》

《柳林作品欣赏》

《柳林作品欣赏》

读了他的苹果,仿佛看到我们小时一起在果园劳动的场景,园艺工人战严寒斗酷暑,手裂如嘴汗流浃背剪枝打药的身影犹在眼前晃动。劳动创造了美,劳动创造了艺术,劳动者伟大。

《柳林作品欣赏》

《柳林作品欣赏》

读了他的苹果,我更加钦佩敬重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大胆探索和创新,走自己的路,是当今社会主旋律。

柳林在绘画艺术道路上追求着、探索着、创作着、辛苦着,收获着、贡献着,像离弦之箭一发而不可收。

八月到了,苹果又要熟了。

冯新民2014年7月30日

附:

侃柳兄

其一

凡胎肉骨落地下,磨爬滚打登大雅。

苹果馨香沁心田,丹青有灵传神话。

三友堂上主宾客,四季梦里你我他。

儿时玩伴仍戏语,三八河中还捉虾。

其一

你梅他兰白石虾,

悲鸿先生飞龙霸。

我赏苹果因故人,

艺苑之中添奇葩。

苹果

其一

葡萄柿子梨桃杏,

香蕉榴莲橘柚橙。

温平耐储广普化,

苹果居高隐其中。

其二

有青有红六色花,

有酸有甜五味佳。

剪枝施肥待秋日,

占满枝头唱春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