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意强|艺术的作用(新美术主编)

 王守山学堂 2019-11-12

艺术的作用

曹意强

人类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包括认识我们自身有三个途径,就是世界观,可以说信仰,艺术与科学三套马车,拉动人类文明的发展。我为什么说艺术是桥梁,这么重要呢?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因为世界观是我们人类的一种愿望,而科学是一种具体的一种手段,那么在这个之间它必须要有一种东西能够架构两个方面的,艺术一方面它接近人类的信仰,另一方面它为我们人类提供最高的技术手段,我可以说艺术在我们人类的发展过程当中,有这么几个作用。

第一个作用艺术是通过给我们审美的愉悦,通过审美的愉悦,当然我指的是好的艺术,我们现在说这个话的时候排除那些烂的艺术。就真正的艺术杰作它一方面它是给我们审美愉悦,以前我们总认为艺术作品好像就是给我们审美愉悦,审美愉悦就变化了我们生活中的一种花瓶,一种可有可无的添加物,一种奢侈品,其实不对。它不是奢侈品,它不是添加物,它是我们人类探索世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为什么呢?艺术它在给我们审美享受的过程当中,它在磨砺我们的敏感性,让我们敏感到这个我们原来看不见的东西,我们感觉不到的东西,提高我们的这个微妙的对世界的这个认识的水平。同时它在重新塑造我们的思维方式,而且通过这样的重塑思维方式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我等会儿会举很多的例子,从思想界科学界从日常生活当中,简单地说,我们今天这个世界非常的五彩缤纷,你们设想一下如果没有19世纪的印象派的产生,印象主义画家产生,我们人类看这个世界,这个色彩完全是两回事情,正是因为印象主义的产生,让我们人类在原来看不出颜色的地方,而且原来看过去颜色,比如说一个投影一个阴影,我们原来看过去都是黑色或者是棕色的,但是印象派的绘画的出现,让我们在日常的阴影当中投影当中看到了丰富的色彩,包括紫罗兰,也就说印象主义的绘画是作为一个例子,它改变我们人类对世界的看法。

你们可以做个实验,当你们去参观个画展,如果你们参观过版画的画家,你们看的黑白的绘画展览,一个小时或者半个小时你出来以后,你看整个世界就是会用版画的语言去看它,这个也不是我说的,是19世纪法国的一个历史之父叫米希莱。米希莱就是提出文艺复兴观念的其中一个学者之一,他讲到过,回忆过自己的几个经历,他就讲到有一次他去看展览,看了版画,出来以后整个世界都是由黑白构成,然后他说他去看个油画展览,出来以后这个世界就变成色彩丰富的一个世界。也就是说什么呢,艺术它在改变着我们的观看世界的方式,我刚才讲到等会儿也会讲到,因为观看世界方式非常需要,我们讲到的世界观也就是一种思考世界的一种方式,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提出不同的哲学观不同的世界观就是在改变着这种方式,所以艺术它有第一个好的地方,第一个就是对我们人类的整体的发展当中它起了一个伟大的作用,它就是说是重新塑造我们的思维方式,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那么第二个方面很重要,我们人类在无序的世界当中需要品质的标杆,我们都知道人类有各个学科大家都在共同协作在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总体我把它分成了世界观,也就说哲学观、宗教观各方面,然后艺术、科学,但是它下面有很多分支。但是所有的这些分支你去看它都有一个特点,它就是会随着历史的发展你可以用一种进步的观点去衡量它,比如科学,我们等会儿会讲到。哥白尼的出现否定了中世纪甚至古希腊的科学观念,宇宙观,后来牛顿的出现又把哥白尼给否定了,而爱因斯坦出现又使牛顿成为博物馆的一个文物,也就说在其它领域我们可以用进步的这个观念的尺子去衡量它。也就说它不断地被,旧的东西被新的东西替代,在人类的所有的领域里面,包括哲学观念,柏拉图的哲学很重要,孔子的哲学很重要,但是他们跟现实生活跟不同的时代结合起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有问题,那么必须提出新的哲学观念来解决我们现实的问题,因为一些哲学的问题都是当代现实的问题。具有当代现实相关的哲学思想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哲学思想。所以说各个领域里面不管人文学科、自然科学,所有的领域它都可以根据一个进步发展的观念去衡量它,唯独艺术不能,艺术无古今之分。伟大的艺术作品无古今之分,无新旧之分,好的就是好的,不好的就是不好的。这个我们中国古代最早的画论叫《古画品录》当中就提出了这么个观念,但是这个观念被我们研究者彻底忽略,它在里面说,艺无古今,迹有巧拙。就说艺术无古今之分,只有好与坏之分,所以当我们看艺术作品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能用这样的观点认为艺术是谁越新越好,或者艺术是时代越近越好,其它东西都可以这样去说,但是艺术,唯独艺术不可以这样说。

就像我们几百年前的文人古人就说过艺无古今,迹有巧拙,现代艺术之父创作者,创造者,毕加索他面对拉斯科壁画的时候,古代壁画的时候,他说人类从事绘画三万余年,在这三万余年当中艺术没有进步过,他不是说否定所有的历史,意思就是说,其实他说的话跟我们中国古人谢赫说的话是一模一样,就是毕加索说人类在三万多年的从事艺术活动过程当中艺术没有什么进步,他的意思并不是说真艺术没有发展,艺术没有各种风格,百花齐放,而他的意思就是说艺术不能以新旧古今来判断它的价值标准。

所以我可以告诉大家,在我们无序的自然世界当中,在我们人类各个学科可以用发展的眼光在不断地新旧更替的过程当中,这种过程也给我们带来迷惑。我们都要预言将来的科学将会怎么样,将来的哲学思想将会怎么样,但是我们不能预言将来的艺术会怎么样,因为艺无古今,但是伟大的艺术作品都像一座座高山屹立在那儿,给我们确定的永恒不变的标准。当我们国家办世博会的时候,我们最值得我们骄傲的是拿出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所以艺术它不会因为今天有很多山水画家,用新的技巧,用新的材料而取代它。而黄公望前面以前有过宋代的伟大的画家范宽,不会因为黄公望的出现,范宽就被取代,范宽还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黄公望在这个传统基础之下,另起了一座高峰,所以在西方人们把伟大的艺术作品,艺术杰作比喻成奥林匹斯山峰。也就是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比如出现的米开朗基罗,我们大家都知道米开朗基罗以后后面有可能出现伟大的雕塑家,但是没有一个雕塑家伟大的作品可以取代米开朗基罗,使米开朗基罗像牛顿一样被爱因斯坦取代,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就说艺术一方面在磨砺我们的敏感性,在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在重塑我们的思维方式,不断地让我们用更微妙更敏感的目光去看待世界,同时又给我们提供了最高的永恒不变的衡量事物的标准。因为只有在艺术领域里面,艺术它杰作,它是永远不会因为时间的发展,不会古今的变化,不会你个人趣味的变化,或者一个群体趣味的变化,而影响它的艺术价值。你可以不喜欢米开朗基罗,作为个人你有权利,你可以不喜欢黄公望作为个人你可以偏爱李唐,你可以偏爱就是贝利尼,你可以甚至仇恨米开朗基罗,但是这种仇恨个人的趣味它不影响这个艺术作品价值本身。而作为一种文明的人来说,你不喜欢这件艺术作品,你必须承认它是历史的人类的艺术杰作,这就是一种叫修养。你可以不喜欢它,但是你必须了解它,你必须承认它,你可以从此以后不看它,因为它对你不产生影响,这都可以。

所以我觉得艺术它有第二个,它为我们树立个标杆,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特别对我们中国现在更加重要,就是艺术给我们人类的各个创造性领域提供最高的技术手段。也许有人会反对我这个观点。其实我刚才已经用最朴实的方式把它说出来了。我刚才说一个好的演讲就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对话的艺术。当我们衡量各个领域的水平的时候,我们往往不经意会用艺术这个字。比如说我们说一个厨师,同样的两个厨师,他手上拿着同样的两个recipes,就两个烹调的这个叫,我因为现在刚刚从英国回来语言转换有点问题,就是菜谱,欧洲人做饭就这样做的,我刚刚跟一个很著名教授住在他家里三天,他做饭给我吃,他就拿出一本已经很旧的但是很有艺术性的一本菜谱,非常旧,但是设计得非常漂亮。然后他就拿出一个秤放在这儿,然后菜谱翻一下,看一下,翻一下,他做得再好吃,他这个是烹调的科学。还不是烹调的艺术,真正好的艺术,烹调艺术可能在中国在香港,怎么呢这些厨师东西放在那儿,我就看过,他就这么手那么抓,这么扔,这么弄,火候他也不弄那个时刻表,英国人做饭,美国人做饭用时刻表,他不用时刻表的,他就这么这么扔,做出来很好吃,但是有一个也这么扔做出来就不好吃,同样的材料,同样的时间,为什么一个好一个不好,一个掌握了烹调的艺术,一个只掌握了烹调的科学,或者说烹调的技术。这就是艺术。

曹意强|1957年5月生于杭州。英国牛津大学哲学博士,现任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艺术硕士指导委员会美术学科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理论委员会委员,兼任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新美术》主编,曾任英国《艺术史》国际顾问、牛津大学博物馆研究员、美国国立美术馆高级研究员、克拉克艺术院院士、密西根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教授。关注中国艺术史学科建设,致力于艺术与思想、图像与历史、艺术与国际交流的关系研究。

主 编:刘 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