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日本最受欢迎的一首唐诗,美得令人心醉,也愁得令人心碎

 神的机器 2019-11-12

众所周知,在唐朝时,日本曾派出大量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

例如李白的好友晁衡就是日本人,他原名阿倍仲麻吕,因仰慕中国文化,不肯离去,长留大唐,还为自己取了中国名字。

后来他还参加了唐朝的科举考试,高中进士。

唐朝“五十少进士”,晁衡一个外国人却能高中,足见其博学。

而且除了李白之外,王维、储光羲等人也与他来往密切,可以说他在唐朝文化圈也算是混得风生水起。

晁衡应该算是唐朝最受欢迎的日本人了,那么谁是最受日本欢迎的唐朝诗人呢?

不是李白,也不是杜甫,而是诗魔白居易。

李忱曾言“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白居易的诗歌是出了名的通俗易懂,对于海外之人来说,显然更容易理解。

日本人大江维时曾编纂了一本名为《千载佳句》的诗集,收录了1100首诗歌,其中白居易占了500,足见有多受欢迎。

而除了白居易,还有一个诗人也深受日本人喜爱。

不像白居易一样留下了3000多首诗,他传世的作品不到50,但是却有一首诗风靡全亚洲,尤其是在日本,入选教科书,几乎是妇孺皆知。

这首诗名为《枫桥夜泊》,全文如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的作者名为张继,生卒年不详,只知他大约活动于753年,和“五言长城”刘长卿私交甚好,刘长卿曾为他写了首诗《哭张员外继》,“恸哭钟陵下,东流与别离”。

他在公元753年高中进士,还不等他在仕途上大展拳脚,安史之乱就爆发了。

当时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中原战火纷飞,江南还算安定,于是很多文人学士都纷纷跑到江浙一带避难,张继也在其列。

一个深秋的傍晚,张继乘着小舟停留在苏州城外的枫桥。

那夜残月衔山、乌鸦悲啼、渔火点点,钟声袅袅,勾起了他无限的愁思。

于是便有了这首惊艳的唐诗,美得令人心醉,也愁得令人心碎。

诗歌开头以“月落”起兴,透露出一种凄清悲凉之感。

中天高悬的明月不知何时已落了下去,天空中只余下了一片灰蒙蒙的光影。

原本栖息在树上的鸟儿,因为月落带来的晦暗而被惊醒,发出了凄厉的鸣叫声。

漫天霜华,在这凄清的夜里,一股侵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缠绕着诗人,让他的身心悲凉到了极致。

原本羁旅他乡,诗人的心中就愁苦到了极致,又见到残月,听到乌啼,感受着满天的飞霜,心中的凄凉可想而知。

接着诗人又写到了江枫和渔火,一个“愁”字,将诗人的悲苦心境写到了极致,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在这朦胧的夜色中,诗人能看到的也就那火红的枫叶,和星星点点的渔火。

那经历霜冻,鲜红如火的枫叶在若隐若现的渔火中,呈现出一种朦胧美,令人赏心悦目。

可是即使这样唯美的秋江夜景,也无法驱散诗人心中的愁苦。

原本高中进士的他,前途一片光明,可是一场安史之乱,让他的理想抱负化为乌有,他的心中怎能不怨恨?

江南的夜景再美,也无法安慰这个天涯漂泊的游子。

接下来的最后两句写到了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

夜里忽然传来悠远的钟声,原本就难以入眠的诗人,心中更加惆怅了。

夜半的钟声将夜的静谧、寂寥写到了极致,而这也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在这寂冷的深夜中,他听了一宿的钟声,一种旅途的孤寂轻愁油然而生。

全诗写得很是唯美,月落、乌啼、霜华、江枫、渔火、钟声,构成了一幅令人惊艳的秋江夜景图,美得令人心醉,但是同时诗中所蕴含的羁旅之愁也令人心碎。

这首诗不仅入选《唐诗三百首》,还风靡全亚洲,尤其是日本,“几妇稚皆习诵之”。

从这一点上来说,李白杜甫也得甘拜下风。

也许张继也没想到他逃难苏州,写下的一首绝句,却惊艳了世人千年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