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黛玉在贾家几年乃父林如海何以从未探望?

 LOVE天使的外婆 2019-11-12

(2019-10-10)

林黛玉是林如海和贾敏的独生女,文本说:“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且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为使五岁女儿“读书识得几个字”,林如海不惜重金聘请进士出身的贾雨村为西宾——请一个进士给五岁小女孩做家教,实在骇人听闻!林黛玉五岁时就读完了《四书》,可见林家对教育投入的重视。

林如海送林黛玉到贾家完全是无奈之举,黛玉母亲死了,做父亲的又政务繁忙,贾府这边陪伴的人多,贾母又表示特别想照顾林黛玉。文本说:“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那女学生黛玉,身体方愈,原不忍弃父而往,无奈他外祖母致意务去,且兼如海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随了奶娘及荣府几个老妇人登舟而去。”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这可是第三回的回目。令读众不解的是,林黛玉到贾府那么多年,林如海一次也没有来探望,也没有一个亲戚前来看望。我们来看一看贾府的现实,凡嫁入女子,都有七大姑八大姨前来探望。最明显的例子是薛姨妈,带着一大家子人,说是前来探亲,结果住在贾府,不走了。后来薛宝钗的堂弟妹薛蝌、薛宝琴也来看望。邢夫人之兄嫂带着女儿岫烟进京来投邢夫人了,凤姐之兄王仁是贾家的常客,李纨之寡婶带着两个女儿──大名李纹,次名李绮──也上京来了。尤氏的继母经常带着两个女儿——尤二姐、尤三姐来探亲。刘姥姥原跟贾家没半毛钱关系,只是她女婿祖上早年当京官时,贪王家的势利,跟王夫人的父亲连了宗,如今王夫人是荣国府的当家人,其侄女王熙凤也嫁到了贾府,刘姥姥跟贾府便有了牵连。刘姥姥没白跑,贾府的帮衬,让刘姥姥一家过上了小康日子。我们想想,连刘姥姥这样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进贾府都得到救济,林家何以就一个亲戚也没有来过荣国府呢?

从文本看,林黛玉在贾家住了五六年,林如海的确一次也没有来探望,林家也确实没有一个亲戚前来看望,但贾家和林如海的书信往来还是有的。比如第十二回末写道:“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却为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林黛玉回去。”由此可以推知,林如海平素日,林如海还是常与荣国府书信往来的,只不过书信是写给贾政,而不是写给林黛玉——在荣国府上有两层长辈的景况下,林如海不会直接给林黛玉书信。

有论者据上得出两条耸人听闻的结论:一、林黛玉可能不是作者真实生活里的人,是虚构出来的;二、林如海可能因贪污受贿,或得罪了上司,林家被抄家,戚族受到牵连。

持第一个结论的论者列论据云:前八十回从来没有对林黛玉的服装有过描写,仅有的面部描写也是“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但是从来也没有人见过罥烟眉是什么样的,似喜非喜的眼睛也是要靠人们想象才能想出来的。林黛玉的一切似乎都不是真实的,死了以后也是“生不同人,死不同鬼,无魂无魄,无处寻访”。

该论者进一步云:林黛玉不仅活的虚无缥缈,性格也和那个时代格格不入,她小性,爱发脾气,喜欢读西厢记,从不劝作者去读书考功名,她更像是作者精神上的伴侣,因此她可能并不生活在作者的生活里,她是作者想象出来的人物,她和作者身边的女性都不同,她像白月光一样有影无形。

松樵认为,直道林黛玉是作者想象出来的虚构人物,在现实生活里是没有的,此论有悖文学创作的最基本原则,将文学创作说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何况林黛玉乃红楼女一号人物。

林黛玉在贾家住了五六年,林如海之所以一次也没有来探望,那是因为林如海公务在身,从扬州到京城路遥水远,来回一趟即便快马加鞭至少也得月余,这对一个巡盐御史来说是没有可能性的,我们千万不要将那时想象为今日之高铁时代,也千万不要低估了探花出身的林如海,他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他的巡盐御史之职是当今“钦点”的,他决不会因私而擅离职守月余。

林黛玉在贾家住了五六年,林家之所以没有一个亲戚前来看望,那是因为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林如海如果委派堂族上京看望林黛玉,那就等于是不相信贾府,不相信贾母,林如海绝对不会如此作为。

持第二个结论的论者列论据说:种种迹象推断,林黛玉来贾府,是形势的逼迫。林如海可能因贪污受贿,或者得罪了上司,感到自己朝不保夕。为以防万一,先将女儿藏到了贾府。一旦自己被降罪,就不会连累女儿。果不出林如海所料,后来林家遭抄家,连亲族都受到了牵连。可能朝廷考虑到林如海与贾府的关系,没有降罪,只是开除了公职,其堂兄弟该撤职的撤职,该发配的被送到偏远的地方。抄家后,林如海很快就病死了。林家遭此横祸,彻底衰落了,林家的家产几乎荡然无存。这样的大背景下,林黛玉的堂姐妹为了避祸,当然不敢跑到贾府看望林黛玉。

松樵认为,林如海可能因贪污受贿,或得罪了上司,林家被抄家,戚族受到牵连,此说纯属子虚乌有,主观臆测。扬州是盐政的官衙所在地,林如海、贾敏均死在扬州盐政任所——第二回回目“贾夫人仙逝扬州城”,第十四回回目“林如海捐馆扬州城”。林如海如果真的是因贪污受贿或得罪了上司被抄家,其时贾家正如日中天,必然出面相保;万一保不住,林如海就一定有劳狱之灾,至少要遣送原籍苏州。然而,小说无一笔这方面的交代,第十四回倒是写了:正闹着,人回:“苏州去的人昭儿来了。”凤姐急命唤进来。昭儿打千儿请安。凤姐便问:“回来做什么的?”昭儿道:“二爷打发回来的。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

关于林家的家产,小说文本讳莫如深。林家究竟是穷是富?是众多《红楼梦》爱好者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有读者认为林家富裕,毕竟,林家四世袭爵,林如海又担任天下最富的官职——巡盐御史多年;也有读者认为林家穷(相对于贾府来说),因为黛玉曾说过,自己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和他们家姑娘一样”。

那么,林家究竟是穷是富?其实,在《红楼梦》第四十五回,薛宝钗建议林黛玉吃燕窝的时候,黛玉说的一番话,已经尽显林家家底。

听了薛宝钗的一番话后,黛玉叹道:“……你方才说叫我吃燕窝粥的话,虽然燕窝易得,但只我因身上不好了,每年犯这个病也没有什么要紧的去处,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这会子我又兴什么新文,熬什么燕窝粥……那些底下的老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

对于黛玉的顾虑,宝钗极其周到的又提了一个建议:“……你才说的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明日家去和妈妈说了,只怕我们家里还有,与你送几两,每日叫丫头们就熬了,又便宜,又不兴师动众的。”黛玉忙笑道:“东西事小,难得你多情如此。”

燕窝,历来都是极其珍贵的补品。然而在黛玉看来,也不过是“燕窝易得”、“东西事小”。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已经足以暴露林家曾经的家底,是何等的深厚!珍贵的燕窝,对于盐课林老爷家的小姐黛玉来说,不过是寻常物,她之所以有顾虑重重,只不过是怕贾府的老婆子、丫头们,嫌自己“太多事了。”毕竟,黛玉是客中。

而黛玉最后说的“难得你多情如此”,也证明黛玉更看重的,是宝钗对她的这一片情意,而非几两燕窝。只有从小儿就经历了大富大贵的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领情”才是最重要的,花了多少钱,根本不在她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因为人家都是从小儿就“不差钱”的。所以,林家确实是有着极其深厚的家底的。

林家的家底到底有多深厚呢?第七十二回贾琏无意间的一句话可作参考。贾琏道:“昨儿周太监来,张口一千两。我略应慢了些,他就不自在。将来得罪人之处不少。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红楼梦》前八十回,贾府发过“三二百万的财”吗?“三二百万的财”是多少?我们取其中,就是二百五十万。——这就是林家的家底,也就是林如海的遗产。这些银子去哪儿了?贾府修建大观园挪用了一部分,剩余的存放在贾母那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