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栏|社会组织创新:如何创新(连载6)

 乐康居 2019-11-12

社会组织的创新有六种情况,可以从下面六个方面做起。

开发新产品或改造老产品

这就要求社会组织能够做到项目创新和服务创新。大家知道,一个企业是通过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样,社会组织也需要通过项目和服务来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由于服务对象是不断变化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我们必须做到项目创新,服务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满足客户需求。拿我们机构来讲,开始主要做就业技能培训,帮助了很多下岗失业人员、社区失业青年、农民工,通过培训实现就业。后来我们发现有些学员还想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于是我们又开发了创业培训,创业培训就是项目的创新。在开展创业培训中,我们根据大学生和中专、技校、职校学生的不同需求,又分别做了针对中专、技校、职校学生的“上海青年创业夏令营”和针对大学生的“大学生创业培训”两个项目。后来,我们又开发了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托管大学生创业园区项目。2017年,我们又开发了公益创业培训项目。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们的创业培训项目已成为上海最具公益性的、成效最明显的创业培训品牌项目。

产品创新可以是原创的,也可以是模仿创新。比如,我们可以引进一些已经成熟的、在本地也有需求的项目或服务。所以,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公益项目的开发和服务方面的不断创新,更好的满足需求。

开发一个新的市场

这就是市场创新,这方面社会组织也是大有作为的。比如我们的创业培训项目,开始主要是针对下岗失业人员,后来我们用这个项目为农民工服务、为外来媳妇服务、为高校里面的贫困大学生服务。他们是不同的群体,但都有接受创业培训的需求。通过市场的创新、市场的拓宽,使创业培训项目能够满足更多想创业的人需求。市场创新除了拓宽服务对象以外,还包括地域上的拓宽。比如我们的创业培训项目原来在上海做,后来我们把这个项目做到新疆、重庆、昆山、张家港,这就是市场创新。所以,我们通过市场创新可以不断扩大服务能力,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具体来讲,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如何做项目,如何提供服务,这里就涉及到生产方式问题。现在很多机构往往一个项目全部都是自己做,这是一种生产方式,但是有些项目也可以和合作伙伴一起来做,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更好的满足需求,这就是生产方式创新。比如我们机构在2009年做过的“万名农民工绿色网上行”项目,帮助农民工学电脑、学计算机,人数是1万人。如果这个项目完全靠我们一个机构做,是很难实施的。就算投资建一个计算机房或者电脑中心,路很远的学员也是不会来参加培训的。所以,我们用创新的方法,和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合作,共同实施项目,充分利用它们分布在全市19个区县300多家东方社区信息苑的场地、电脑和师资。通过合作,把他们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既方便学员就近参加培训,也解决了实施项目所需要的场地、设备、师资等问题,这就是一种生产方式创新。一个组织的资源和能力是有限的,为了更好满足需求,在做项目和提供服务时可以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用它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这可以大大提高满足需求的能力,这也是一种创新。

引入新的资源

资源有人、财、物、时间、信息五种,社会组织可以用新的方法获得需要的资源。比如,益修学院是一家为公益人士提供网络课程的学院,他们邀请我讲了8门课。我不是益修学院的老师,但我这个资源是可以为益修学院所用。益修学院可以成为一个轻资产的机构,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在全国找到最合适的老师,把更多更好的课程奉献给学员。社会组织现在普遍存在人员不足,招人难,留人难,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创新和拓宽招人的思路。我认为退休人员是社会组织可以利用的重要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我们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招一些退休的返聘人员。这样做有四个好处:第一,解决人员不足;第二,能做好事情;第三,以老带新;第四,降低用工成本。另外,志愿者也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一种宝贵资源。现在很多社会组织往往把人仅仅局限在签订劳动合同的全职人员。因此我有个观点,我们要把社会上有经验、有能力、愿意到社会组织工作的退休人员,包括做过社区工作的、社会工作的、教育工作的、群众工作的退休同志当作非常宝贵的资源。他们可以成为我们机构和项目团队的成员。这是组织创新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讲到资源,一般会理解为人、财、物,当然,人、财、物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但是我们讲资源除了人、财、物,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资源:时间和信息。如果社会组织能够多渠道、多形式整合利用社会资源,这对满足需求是非常有帮助的。

实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这就是组织创新。组织创新的一种形式就是虚拟组织。虚拟组织是指临时把人员召集起来,以利用特定的机遇,待目标完成后即行解散的一种临时组织,也称为网络型组织。比如我们机构和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合作实施的“万名农民工绿色网上行”项目,就有组织创新。我们两家机构分别出了两个人成立了一个项目团队,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项目团队,但它既不属于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又不属于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这就是一种虚拟组织。这种虚拟组织有的好处是:第一,可以根据项目需要,找到最合适的人;第二,很灵活。团队人数可多可少,项目结束,团队也解散了。第三、可以降低成本。现在很多社会组织有了项目后就去招人,而且要招专职人员。这就可能产生两个问题:第一,能不能招的需要的专职人员?招来的人有没有能力做这目?第二,如果项目结束后没有新的项目,招来的人怎么安排。所以,通过虚拟组织这样一种创新,对有效的找到合适的人,组建项目团队,降低成本是很有好处的。特别在今天互联网时代,信息化为组织创新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发展新的筹资模式

就是用新的方式筹集资金。资金是社会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现在社会组织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在筹资方式上,除了可以用传统的方式外,利用互联网进行筹资,就是一种创新。特别是对于初创的、民间的社会组织,有时候向基金会、向企业申请经费比较困难的,但可以通过互联网众筹解决资金。很多社会组织通过参加腾讯“9.9公益”的众筹,活到老项目资金。现在政府不断加大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力度,这对社会组织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可以开发党和政府的政策所关注的、有社会需求的项目,争取政府购买,这也是筹资模式的一种创新。

社会组织创新的内容和方式有很多,每一个机构都要思考一下这六个方面的创新哪些做到了,哪些还没有做到,今后如何去创新。创新并不难,就是日常的一项工作,每个机构、每个人都是可以做的。如果一个社会组织在这六个方面都做到了,机构的创新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机构的活力会大大增强,可持续发展就有了保证。

本专栏由《公益时报》特邀上海卓越公益组织发展中心理事长徐本亮开通,内容摘自《社会组织管理精要15讲》书稿,徐本亮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