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黛玉的精神意象:留得残荷听雨声

 寻梦向天歌 2019-11-12

 作者:闲月玲珑

霜降这天,出去走了走,天空下着雨,梧桐的黄叶飘落了一地。走到一处湖边,发现荷叶还在,有些已枯黄破败,萎顿在水中,还有几盏荷叶还擎着翠盖在水波中荡漾。旁边有一丛芦苇,一只水鸟停在一杆芦苇上。这是一片半大的荷塘,夏天的时候,开素净的白荷,很清幽,如今已是一池残荷了。

红楼梦里,宝玉秋天游大观园,看到这些破荷叶,就觉得很煞风景,“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宝玉是十足的富贵闲人,他是见不得这些衰败景象的,他的怡红院里一派花团锦簇,有红的海棠,绿的芭蕉,他身边也是珠围翠绕,他希望这些女孩子生生世世守着他。对于离散他没有思想准备,或许他拒绝思考这个问题。倒是黛玉面对残荷,有着一种更为深切而冷静的彻悟与坦然,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

在红楼梦香菱学诗这一节,黛玉提到了很多诗人,王维、李白、杜甫、陶渊明、应瑒、谢灵运、阮籍、庾信、鲍照等等,但是并没有提到李商隐。作为晚唐的重要诗人,李商隐的诗幽晦凄绝,诗歌上的艺术成就极高,诚如木心所言,李商隐是唯一直通现代的诗人,神秘主义,唯美主义,然而,曹公却借黛玉之口说不喜李义山的诗,不知是故意为之还是正话反说。其实李商隐有一首诗简直就是为《红楼梦》量身写就的,就是那首《春雨》

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

残宵犹得梦依稀,

那样一种凛例的绝望象极了红楼,如同宝玉的竹杖芒鞋,风雪夜奔。 

回到之前的那句诗,李商隐的这首诗写于秋天,名字很长《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向晚时分,下着霖霖的秋雨,淋在枯萎的荷叶上更添秋情。雨打残荷是最能体现秋雨的那份萧瑟与凄凉的,雨落到不同的物体上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淋在树叶上,房檐上,还有落入池中,声音都是不尽相同的。就连荷叶,也有枯荷翠荷之分,雨淋在上面的意境迥然不同。雨落翠荷想必是轻灵圆润的,就像周邦彦的《燎沉香》所说的“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而枯荷的声音是涩涩的,就像这秋天的雨,恰恰对应了秋天的萧瑟。

李商隐的原诗是枯荷,曹公将其改为残荷,一字之差,然情境却有了变化,我以为改得好。

枯是一种姿态,残是一种心情,枯是表象,残是内心。留得残荷听雨声,尤其是经由黛玉吟出来,简直就是黛玉的心声。

黛玉是属于秋天的,她的诗风,风流婉转,清冷缠绵,所以才有了林潇湘之称。她作《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她作《葬花吟》,“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红楼梦里只有黛玉写了这些大量的感怀诗,她对于离散是有着一番清醒而刻骨的认识,她也敢于直面这些悲凉。别人都觉得太作悲了,宝钗基本上拒绝写这类颓废的荒凉的,世人皆喜欢鲜花着锦,有几人识得缺月疏桐。

林黛玉的天性是喜散不喜聚,她说,“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清冷?既清冷则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故此人以为喜之时,她反以为悲。这一点与宝玉偏偏相反,宝玉的情性只愿常聚,生怕一时散了添悲,那花只愿常开,生怕一时谢了没趣;只到筵散花谢,虽有万种悲伤,也就无可如何了。所以宝玉是拼了命的想要留住这一切,留住青春,留住繁华,留住大观园,他要生生世世与这些女孩子们在一起。他是见不得离散的,看见杏花落了结了杏子都会惆怅良久。

然而黛玉知道,盛宴迟早是要散的,花会落,月会缺,春去秋来,翠叶会销减,那时聆听雨打残荷,那是繁华逝去最后的余响。面对繁华落尽,黛玉比宝玉更有一份坦然。鲁迅先生曾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呼吸领会之,唯宝玉而已“。但其实黛玉比宝玉看得更透彻,醒悟的也更早,宝玉有一天也到了“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恐怕才算真正领略到这其中的况味。

黛玉的潇湘馆内并没有荷花,第十八回写道潇湘馆的布局,有千百竿翠竹遮映,还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但是不要忘了,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黛玉抽到的花签恰恰正是芙蓉。“一面伸手取了一根,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

这句诗出自宋代欧阳修的《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 /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头一句为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莫怨二字何其清冷绝决,她对自己的结局有一种释然,有一种坦荡,所以抽到此签黛玉也自笑了,显得很欣慰,雨打残荷是黛玉的一种精神意向,想必黛玉离开之时也正是一个秋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