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漫步之:追寻先人的踪迹

 诗草苑 2019-11-12

追寻先人的踪迹

在《美丽的小山村》中曾提到潘村没有姓潘的居民,为了考证潘村之前是否有姓潘的居民,认真拜读了《刘兆吉诗文选》(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中刘兆吉先生在1998年6月写的一篇文章《老家潘村》(书中注明此文为刘兆吉先生没有完成的一篇文章),从中受益匪浅。

刘兆吉(1913—2001)先生是青州潘村人,1913年4月4日生于山东青州潘村,1926年考入山东省立第十中学读书,1930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1933年师范毕业后,在山东任教两年。1935年考入南开大学哲学教育系读书,抗日战争期间进入西南联大,1939年大学毕业,经黄钰生先生推荐,到张伯苓所在的重庆南开中学工作,教授语文、历史并从事行政工作,先后任教务主任、教导主任。后在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成立西南大学)任教,是中国现代心理学家,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文艺心理学家、心理学史家、美育心理学学科创建者,西南师范大学原教育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文科主任,原四川省心理学会理事长、重庆市心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是建国后中国最有影响的老一辈心理学家之一。

按家族关系论,刘兆吉先生是我姥爷的亲弟弟,是我尊敬和崇拜的二姥爷。此外,我们还是校友,都是“南开人”。刘兆吉先生1935年考入南开大学哲学教育系读书,其子刘重来(我的舅舅),1964年南开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我1981年考入南开大学数学系学习,这也是我们家一直引以为傲的“一家三代南开”。一家三代南开人的交往不多,亲情、感情却很深。三代南开人的故事将另文叙述。

刘兆吉先生在《老家潘村》中写道:“潘村是一个古老的小山村,在我童年时代只有30多户人家”,“从村名来看,本应当是住户多为潘姓而称潘村。但奇怪的是,潘村却没有一户姓潘的”,“从村里老人的记忆,村外古坟墓碑文的记载,也未发现有姓潘的。在无主的坟中,却有一座薛家坟,坟前有石香炉和石供桌,石供桌下有块四方垫桌石,石上刻着‘薛氏之墓’4个大字,当地称为卧碑。回忆儿时见到的古坟中有一块卧碑上刻有刘虎、刘豹、刘豺三人姓名,还有明洪武年字样。以后的大小墓碑,都是刘姓的。”这些都佐证了潘村其实本来就没有姓潘的村民,可惜这些石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都被毁了。

刘兆吉先生在《老家潘村》中写的许多事情与我了解的情况是一致,有些事情可以在族谱中可以查证,有些事情我记得比较清楚,有些事情则只有模糊的记忆。如:文中提到的位于凤凰山西的刘家老坟,在山头村的西面,北面是从凤凰山向西连绵的山脉,南面沟底是前河,河对岸又是连绵的山丘,看上去风水不错。我在张庄中学上学时还经常从附近路过,这处墓地比较简陋,我去过几次,记忆中没有见到有碑文的墓碑。按族谱记载,潘村刘氏始祖贯趾葬白阳山之阳,我推测大概就是指的这里。

所说位于村东南的刘家老坟,在南河(也叫前河)北岸、从潘村东南崖下去一块叫“四亩地”的肥沃土地中间,印象中坟地比较豪华、有大石碑等。记得这里是村里地主刘凤彩家的老坟,没有走近仔细看过墓碑。潘村没有大地主,所谓的地主也不像其他地方的地主那么坏,是当地比较能干的人家,家里置办的地产多些,土改时就被划成地主了,因为经济条件好,所以祖坟也修建的阔气些。墓碑应该是在文革期间被破坏了,现在这处墓地的位置已经建成学校了。

大拐的墓地我去得比较多,因为那是我姥爷家的祖坟。大拐土层深厚,东北面是连绵的山脉,西南方向有深沟,沟底是后河,对岸是凤凰山山脉的层峦叠嶂,风水极佳。主墓前有大的石供桌,下面用小石头垒起来的,约一米高,上面放一整块大的方形石板,后面有石碑上书“刘茔”两个大字。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姥爷从南京回来去扫墓,用油漆将字描写清楚了,还拍了照片。我当时跟着去了,捉了一串蚂蚱提着,姥爷给拍了照片,可惜照片都不知道弄哪里去了。记得那时候,这处墓地有许多古柏树,长的高大、粗壮、枝叶茂盛,最粗的要几个人手拉手才能抱过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里总有人惦记着要砍伐这些柏树,当时父亲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找各种理由将柏树保护下来了。但是后来父亲离任村支书到乡镇经委工作,墓地里一些大的古柏树还是被砍伐了,保留了一些小的柏树。除此之外,此处墓地这些年没有太大的变化。

我父亲家的祖坟,在从大拐再往北二三里地的山上。坟地依山而建,北面、东面靠山,南面、西面是一片视野开阔的原野和远处连绵的山脉,正好远观前方的山川、河流和田野。只是墓地建在山半腰的梯田上,土层不深,没有大的树木,这也可能与墓地修建年代晚有关系。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祖父刘宝善的骨灰盒还是安放在石鼓顶北面北山上专门建的安放周边村庄老人骨灰的一栋房子里,何时安葬到现在的墓地,我没有印象,应该是在外面我上学期间。这处墓地安葬着我爷爷刘宝善及其兄弟、爷爷的父亲刘效尹、爷爷的爷爷刘志孟等先辈。

关于祭祖,刘兆吉先生在文中写道:“记得童年时代曾多次跟祖父参加祭祖活动。年年旧历除夕到正月初三,由村中最有声望的老辈子主持,设祭祖宗灵堂。灵堂正面悬挂着画有祭祖的图案,挂图两侧有对联。上联为‘原籍枣强兆百代’下联‘迁居益邑庆千秋’。枣强即现在河北省枣强县,益邑即益都县,原为青州尉首县。”

真佩服刘兆吉先生的记忆力,对儿时见到的对联记得如此清楚。也许是长期漂泊在外,对故乡格外思念的缘故,对故乡的事记得特别清楚。我没有记得参加过类似的祭祖活动,因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特别是文革期间,这些活动都是不允许公开搞的,也就是各家春节前去上上坟或自己偷偷祭拜一下。后来外出求学、工作,也没有机会参加村里的类似活动。

潘村的刘姓村民是明朝洪武年间从河北枣强县迁居到山东青州的,这在《刘氏族谱》中有明确记载。据族谱记载,明洪武年间,刘氏数兄弟,由直隶冀州枣强县迁居山东益都,其中刘贯趾居潘村;刘渊住西黄店,后改名刘家庄;刘藻居河崖头,后移居刘藻庄;刘进居龙山前溜刘家崖;刘相居刘镇庄;刘卿居涝埠;刘花居曹家庄子,后移居刘家马庄。而且族谱从洪武年间到现代,记载连续、详细、完整,中间一定经过多次续修,我看到的族谱中有清、民国期间写的序。

至于何故迁徙,族谱中未记载,在《刘氏源流谱序》中言:“迁徙伊始,失于记载,意数世后方有谱”、“至其何故徙居,星沉月落,茫无确证”。

刘氏兄弟为何从河北迁居山东青州却成了一个谜。从刘氏兄弟于明洪武年间迁居山东青州的记载来看,应该是与明朝初年的大移民相关。所不同的是,历史上记载上明朝大移民多是从山西移民到各地,从河北往山东移民的记载几乎难以查到。

二姥爷在所写《老家潘村》中提到了另外一个传说并作了大胆地推测:“传说刘虎、刘豹、刘豺是三兄弟,是朱元璋的大将徐达、常遇春的士卒,在征讨山东东部之后在潘村落户。可能他们兄弟三人就是刘家潘村的始祖,原来的潘姓村民可能被他们杀光了,这是一场鸠占雀巢的斗争。从刘虎、刘豹、刘豺的名字分析,三兄弟可能是绿林好汉,后参加朱元璋的队伍,因征讨杀人有功,就敢肆意抢占原住户房产,把潘村原潘姓居民斩尽杀绝据为己有,以后刘姓子孙繁衍就成为明、清至现在的居民了。”

我对刘兆吉先生的上述推测非常不认同,从名字推测三兄弟为绿林好汉未免太过牵强,而“鸠占鹊巢”、居功杀人抢占房产则更显荒诞。我本不该对二姥爷老年的一篇回忆文章说三道四,但二姥爷是名人,影响极大,他未完稿的文章又在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书中刊载,其中对潘村刘氏一脉祖先的推测部分与事实相差较大,又似乎有损我们先祖名声。故在此提出我了解的一些实事和推论,以正视听,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一是明朝初年,经历了元末战乱,此时的天下早已是满目疮痍,布满了战争的创伤,加上蝗虫等天灾,山东、河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这从明初持续五十年的移民政策也可见一斑,网上查阅到的明初大移民的有关情况附后。此时,刘虎三兄弟若真有战功要在山东落户,根本不需要杀人,就有大量闲置的土地。另一方面,明洪武年间,是朱元璋平定天下、治国之初,也容不得为抢占田产而肆意杀人的行为。二姥爷可能是忽视了元末战乱、天灾,以及明初大移民这一事实,因此推论潘姓居民被杀。

二是潘村虽然风水不错,但地方狭小,发展空间不大,从明洪年到上世纪初,历经几百年,潘村也仅发展成3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也不过五六十户人家,确实也不值得抢占。真正居功之人要抢占地盘,有更多更好的地方。

三是从石碑等证据看,潘村很可能原本就没有姓潘的,原来有薛姓居民,也很可能在战乱、天灾中丧生。命名村庄不一定非要用居民姓氏不可。潘村周边的山头村、石鼓顶村、前河村、温庄也非用姓氏命名的。

四是二姥爷13岁即外出读书,仅凭儿时的记忆,一些事情很难记得准确。如:石碑上刘虎、刘豹、刘豺名字和明洪武年字样,是为刘虎、刘豹、刘豺立的碑,还他们三人或更多人为其先人立的碑?明洪武年字样是立碑时间还是其他时间?这些不确定因素,可使墓碑建立时间相差数十年,立碑人也会有更多可能。若三人姓名同时出现在一块碑上,更可能是他们为先人立的碑,“明洪武年”字样则可能是记载的其先人出生时间或移居潘村时间。

五是从刘氏族谱记载完整详细情况看,先祖刘贯趾等人洪武年间从枣强移居青州的事实清楚,与洪武年间的刘虎、刘豹、刘豺没有关系。

我查阅了《刘氏族谱》,其中记载:潘村刘氏始祖讳贯趾,字仁符,号淳德卒(葬白阳山之阳)。生二子:福、祥。祥,字瑞卿,大学士(葬范家林前)。祥生俊。俊生:景、春、栾、青、奉、红、亨、贞、伯达、伯通、琦、明十二子,永乐钦封大族锡乡。景,字介甫,永乐甲午科举人,有孙,名刘虎;栾有孙,名刘豹。刘虎同辈中还有刘彪等名字。虽未查到刘豺的名字,但据此推断,二姥爷当年看到的石碑很可能是后人为刘俊修建的墓碑,刘俊的出生年代大约在明洪武年间,刘虎、刘豹等人作为刘俊后人名字出现在石碑上。刘虎等出生年代应该在永乐年间,至此刘氏已在潘村繁衍生活数代。

查族谱得知我乃刘青之后人,经青——元——安——思聪——三槐——元吉——养浩——溥——延桓——汉——克智——桂——志孟——效尹——宝善(1908年9月9日—1975年2月27日)、申桂真(1913年1月26日—1984年12月15日)——福元(1935年3月15日—2007年2月11日)、刘得芙(1933年12月10日—1989年8月24日)。其中三槐、克智、效尹、宝善各生三子,桂生五子。

记得我爷爷腿脚不太好,养育了三男、二女,着实不易。家风一直强调忠厚、大度、善良。前不久,三叔还专门打电话叫我把家庭微信群名改为“善人家”,说我奶奶一直说我们家历代以善立家,是善人之家。我想这也是刘氏从明洪武年间在潘村定居,历经几百年繁衍至今的根本。

从族谱记载的完整清楚,也可以看出潘村刘氏一族的传承,也正因为有了如此完整的历史记载,强化了潘村人对同一祖宗的认同。

附:明朝初年大移民情况

明朝初年,为了使人口均衡、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明朝制定了移民垦荒为中心的振兴农业的措施,把农民从狭乡移到宽乡,从人多田少的地方移到地广人稀的地方,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延续五十年的迁民活动。从明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朝政府先后数次大量办理移民。明洪年间,朱元璋更是采取了强制移民政策,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从山西等地迁移人口。有记载,明初经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处迁往全国各地的移民曾达百万人之多,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

明朝大移民的方法和步骤大体有遣返、军屯、商屯、民屯等几种。更多的还是采用招诱、征派的强迫的办法。并规定凡移民者都必须到洪洞县的广济寺办理迁移手续,领取“凭照川资”,然后从这里出发,按官方指派的方向,在官兵的监护下,分别迁往中原各地。

甚至如民间传说的那样采用诱骗形式。官方预先张贴告示:除广济寺大槐树底下的人不迁,所有地方的人都迁,也有的传说限定某日凡愿迁者都到大槐树下报道,不愿迁者也必须到那里向官府央情。结果,当成千上万的民众齐聚在大槐树下的时候,官府出其不意,调集大批官兵,一举将大槐树下团团包围,所到之人不论男奴老幼,一个不留全部迁移。凡不从者便绳捆索绑,一串一串连接起来,在官兵的喝遣下不得不依从。

明朝大移民主要是从山西和江浙一带往中原地区移民。从各种历史资料上证实,明朝大移民最早开始于洪武三年直至永乐十五年,移民十八次。其中洪武年间十次;永乐年间八次。十八个省,五百个县。八百八十一姓。

据《中国通史·明·》记载:朱元璋为解决宽乡劳力不足,狭乡缺少土地的矛盾,从1307年开始移民垦田。他下令迁苏、松、嘉、湖、杭无田农民四千余户去临濠(安徽怀远、定远、凤阳、嘉山境内),徙江南民四十万于凤阳,迁山西泽(山西晋城)、潞(山西长治)二州无田农民于河北、山东、河南一带。凡移民垦田,都有朝廷拨发路费,耕牛和籽种,免税三年。

据《明史·食货志》、《明太祖实录》、《续文献通考》等记载:

·                 洪武九年(1376年)11月,徙山西真定民无田者于凤阳屯田。

·                 洪武十三年(1380年)5月,山西民为军者24000余户,悉还为民。

·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8月,户部郎中刘九皋建议开始实施移民屯垦。朱元璋采纳了刘九皋的这一建议,很快作出决定,迁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诸处闲旷之地,令自便置屯耕种,免其赋役三年,仍户给钞二十锭,以备农具。

·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8月,后军都督朱荣上奏称:"山西贫民徙居大名、广平、东昌三府者凡给田二万六千七十二顷。" 于是,"赏从整等钞、锭,送后军都督佥事徐整分田结之。仍令回沁州召募居民。时上以山西地狭民稠,下令许其民分丁于北平、山东、河南旷土耕种,故从整等来应募也" 。这次移民影响很大,山西沁州百姓张从整等一百一十六户愿应募屯田,户部以闻。

·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11月,"上以河南彰德、卫辉、归德、山东临清、东昌诸处,土宜桑枣,民少而遗地利,山西民众而地狭,故多贫。乃命后军都督佥事李恪等往谕其民,愿徙者验丁给田,其冒名多占者罪之,复令工部榜谕" 。

·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8月,给山西民兵十万人,钞各30锭,令量牛屯田。

·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12月,后军都督府柬事木恪、徐礼还京。先是命恪等往谕山西民愿徙居彰德者听。至是还报彰德、卫辉、广平、大明、东昌、开封、怀庆七府徙居者凡598户。计当年收谷粟麦三百余万石,棉花11830000余斤,麦苗13180余顷。圣上甚喜曰:"如此十年吾之贫者少矣。"

·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宋国公冯胜等籍民兵还。先是上遣胜等往太原、平阳选民丁立都伍,置卫屯田,至是还以所籍之数报之。计平阳选民丁九卫、太原、辽、沁、汾选丁七卫······每卫5600人。

·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元月,甲寅遣使救晋王桐,发山西都指挥使司属卫马步官军26600人,往塞北筑城屯田。

·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9月,后军都督朱荣奏:"山西贫民徙居大明、广平、东昌三府者,凡给田26072顷。

建文时期

·                 建文四年(1402年)9月,命户部遣官核实出山西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沁、汾五洲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平各府县。

永乐时期

·                 永乐元年(1403年)八月,定罪北京为民种田例。先是刑部尚书郑赐督察院佐都御使陈瑛等上言······北平、永平、遵化景地肥沃,人民稀少,凡徙危罪除······其余有犯罪免,免杖编成里甲,并妻子发北京、永平等府县为民种田。······礼部议奏: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四部政司就本政司编成里甲······上悉从之。

·                 永乐二年(1404年)9月,徙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沁、汾一万户实北平。

·                 永乐三年(1405年)9月,徙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沁、汾民实北平。

·                 永乐四年(1405年)元月,湖广、山西、山东等处郡县史李懋等240人言愿为民北平,命户部给道里费遣之。

·                 永乐五年(1405年)5月,命户部从山西之平阳、泽、澜、山东之登莱好府州五千户隶上林苑监,牧养栽种,户给道费一百锭,口粮六斗。

·                 永乐十四年(1405年)11月,徙山东、山西、湖广流民2300余户于保定州,免赋役三年。

·                 永乐十五年(1417年)5月,山西平阳、大同、蔚州、广灵等府州申外山等皆阙上言:本处地孬且狭,岁次不登,衣食不给,分丁于北平、广平、清河、真定、冀州、南宫等宽闲之处,占籍为民,拨田耕种,依例输税,仍免田租一年。

明朝大移民经历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皇帝。历时50年时间。覆盖中原、华东数省,波及大半个中国。明朝大移民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在世界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1、《人生漫步之:美丽的小山村

2、《人生漫步之一  生日之谜

3、《人生漫步(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