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柏乡汉牡丹园举办“牡丹诗会”全国有奖征文应征稿

 雁群 2019-11-12

        七  绝

     赞柏乡汉牡丹

    日丽风和赏牡丹,

    彩云飞舞更奇鲜。

    天生灵性凝汉魄,

    国色天香傲人间。

        咏牡丹

    百花丛里有一王,

    朵大如盘领群芳。

    碧翠叶扶彩蕾瓣,

    黄金蕊绽红玉房。

    雨露滋泽呈艳色,

    阳光照耀显辉煌。

    国色天香谁不羡,

    仙姿神韵众争赏。

    楹联:

    天香国色谁不羡

    柏骨乡风我为骄

    散文:

                               统领群芳的汉牡丹

    “竞夸天下双无绝,独立人间第一香”。在千姿百态、姹紫嫣红的花海里,传统名花牡丹一直冠盖群芳,被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而在繁花似锦、美不胜收的牡丹王国里,柏乡汉牡丹更是闻名遐迩,驰名中外。

    牡丹是中国的国花,柏乡乃牡丹的老家。传说很久以前,柏乡县北郝村弥陀寺(现在的汉牡丹园)一得道圣僧,在一日黎明早课完毕,忽闻笙歌阵阵,奇香扑鼻,祥光迸射。诧异之间,只见一对少男少女,身披红装,手挽手从天上飘飘而降,没于寺内阶下。天亮以后在村内传开,老少前来探看时,仙女、仙子降隐之处,生出两簇奇花——牡丹、芍药花,两花相依相伴,很快长到七、八尺高,开出了如盘大的艳丽花朵。从此,人间才有了牡丹。

    如今,牡丹庞大的家族已分支成黄、绿、白、粉、粉蓝、红、紫红、紫、墨紫、复色等十大类,品种近千个,领地逾万里,并漂洋过海,侨居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异国他乡,那端庄华贵的“姚黄”,乳黄透翠的“豆绿”,色香双娇的“赵粉”,素丽雅洁的“蓝田玉”,浓艳袭人的“紫二乔”,奇华不俗的“魏紫”,黑里透红的“黑美人”,光怪陆离的“彩凤凰”等等,数不尽的稀世珍品,无不在尽情地展示着绝代花王的独特美丽!    

    生长在柏乡汉牡丹园的七株汉代牡丹,被誉为“牡丹活化石”。她们集五大文化特点于一身:一是年代久远,至今已历经两千多年,早于洛阳牡丹500年,早于菏泽牡丹1400余年;二是同株异花,花大如盘,经专家解剖一朵牡丹花竟有215瓣之多,实属罕见;三是花恋故土,异地不活,早年日本曾多次移植,虽经系养护,然花终不受,均抱枝而夭;四是围绕汉代牡丹两千多年的文化历程,产生了大量的美好传说和民间故事,被中央电视台等诸多媒体所报道;五是花开知国事,当地百姓盛传国兴国衰、年丰年欠,均可从汉牡丹的色泽变化,生长态势中得以预知。她们艳丽的花容,灼灼兮似珠玉媲美,煌煌兮若七彩竞宣;她们华贵的花态,贤淑无旁斜之意,雍容有闺秀之风;她们高洁的花格,羞于和柳絮共舞,赧于同杨花争娱,默守一方乡土,怀抱一片春色;她们坚韧的花性,历千灾而不泯,遭万劫而不灭,迁徙百处仍不移不改,吐香如故,常开不败。啊,柏乡汉牡丹之精神,乃中华民族之灵魂,如日月相辉映,似海天合一色,荣居统领群芳之首实乃众望所归。

    “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其间更有王。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柏乡汉牡丹不仅花朵丰满硕大,花型婀娜多姿,而且花色千奇百怪,造化出神。那红牡丹艳若一地蒸霞,该不会是仙女抖落的丹纱吧?那黄牡丹鹅黄柔嫩,微微透出一丝娇嗔,温暖玲珑得似乎永远也不会发一点脾气;那白牡丹如“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童子,洁白无瑕,不染纤尘;那粉牡丹婀娜妩媚,似十八岁的少女,亭亭玉立;那蓝牡丹容貌清秀,舒爽可人;那紫牡丹品居中流,华艳脱俗;那绿牡丹黑牡丹色奇出众,独具风韵……前来观光的中外游客痴了、呆了、醉了,一个个成了好“色”之辈,流连忘返,乐不思归,纷纷惊叹:造化师人意,汉代牡丹奇!她们那天香之气更是绝无仅有,微风吹过,清馨氤氲,沁人心脾。牡丹的香气是最宜人的,我无数次将头深深埋入花丛,贪婪地吮吸这醉人的清香。

    俗话说:好花不常开。但是,现在科学发展了,汉牡丹的子孙后代们也花遂人愿,四季能开了。祖祖辈辈与汉牡丹打得火热的柏乡人,摸透了汉牡丹子孙后代们的脾气及生长发育规律,把她们请进塑料大棚,用电脑控制温度、湿度及光照,比谷雨时节提前四个月,让她们在元旦开放。令人不得不佩服他们巧夺天工,不得不佩服他们出奇制胜,不得不佩服他们妙手回春。真是:冬天可见花中王,造化功深莫可量;寒风无意花有情,吐尽芳蕊戏春光!

    也许在外地人的眼里,牡丹像高高在上的王子,像锦衣玉食的公主,像不可一世的权贵,是一种富丽堂皇的贵族之花吧?但在柏乡人的心中,牡丹就像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地地道道,普普通通。牡丹是花,同样也是他们用心血汗水喂养的庄稼,是他们全心全意哺育养大的娃娃。在她的身上,寄托着一代又一代花乡人的多少渴盼和希冀,掂量掂量它的份量,山一样重,海一样深……

  神奇的汉牡丹用她花容月貌和鼎鼎芳名引来了无数名人墨客尽折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题诗:“汉代重气质,牡丹留正色。雍容见神姿,有幸伴君侧”;全国政协委员裴怡熔感叹:“国色天香汉牡丹,名满中华贻自然。祝愿花好月常在,且盼两岸人团圆”。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赵忠祥等名家也留下了珍贵的墨宝。

    牡丹作为国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庆幸我们的祖国孕育了美丽馨香的牡丹,感谢柏乡人民为我们留下了统领群芳的汉牡丹。                     

作者:袁燕群

 2009031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