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成为职业作家?推理小说大师告诉你,写出畅销小说的所有技巧

 雁影阁 2019-11-12

提起写作,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写作是与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一样,写作就是用笔来说话。

正因为写作具有门槛低、好上手的特点,如今很多普通人也能通过写作,赚取稿费,甚至还有不少人想要以写作为生,成为职业作家。

对于这些怀揣梦想的人来说,最好对写作技巧、以及作家这个职业本身,做充分地了解,进行必要地准备。现在市面上关于写作的书籍,培训班都很多,学习写作技巧应该不是问题。但是,关于作家这个职业的一些列问题,比如它的前景,比如它将会面临的困难等等,恐怕非得请教过来人不可。

考虑到这些问题,同时,为了培养更多的新人作家,日本推理大师大泽在昌,以大师办私塾的形式,为12个有志成为职业作家的青年,开设了写作训练班。

大泽老师用了1年多的时间,传授了自己30余年的创作经验和写作心得,并且把所有讲座的内容,汇集成了《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这本书。

提到大泽在昌,可能大家都不太熟悉。在日本,大泽在昌是与东野圭吾齐名的。除了在创作上屡获大奖外,大泽在昌还因为在培养新人作家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被授予了日本推理文坛唯一的功劳奖。

那么,关于写作,关于成为职业作家,我们来听听前辈大师们是怎么说的吧。

01.

没有创意是成不了职业作家的。

写作需要创意,所谓创意就是虚构故事。可以说,创意是小说家必备的才能,没有创意的人是成不了职业作家的。

那么,怎么才能有创意呢?大泽在昌说,如何拥有创意,是没人能教的,只有通过读书、看电影积累经验才行。

大量读书,是拥有源源不断创意的最佳途径。大泽老师认为,读书可以增加我们的“积蓄”,使可用的创意“抽屉”增多。

其实,关于多读书的建议,不只是大泽在昌提过,几乎所有的写作大师都认为,多读书,是拥有创意,获取灵感的必要条件。

史蒂芬 · 金说,“ 如果你没时间阅读,那么你也不会有时间写作。” 所以,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书,找一切机会读书。在他看来,阅读的真正意义在于,它能够让写作变得容易上手,持续的阅读会让你很迫切很放松地写作。

科幻大师雷·布雷德伯里,同样用书籍养育自己的缪斯。他认为,不管是诗歌、散文还是短篇故事和小说,它们都帮助我们丰富身体的各种感官,让我们了解更多有趣的点子,从各种角度探寻真理,考验自己的人生。

除了读书,看电影是另外一种增加“积蓄”的方式。

文案天后李欣频,把看电影作为自我教育的方之一。这里的“自我教育”,其实也就是学习,吸收,积蓄灵感的过程。

李欣频认为,一部电影可以帮我们过很多人的人生,学习很多人生功课。另外,看电影可以锻炼说故事的能力,培养我们的创造力。

总的来说,读书也好,看电影也罢,都是为了更全面更深入地观察生活,因为创意来源于最真实的生活。

因此,你需要真正地去生活,才能拥有所谓的“创意”。大泽老师说,如果你还不敢保证,自己能一直想出好创意,这证明你就还没达到职业作家的水平,所以还是退回来好好生活,多读书,多积累,不要太心急。

02.

把创意以最佳形式写成小说需要技巧。

虽说找创意很难,但有了好创意,却不能把创意变成好读的故事,这也不行。想要把创意以最佳形式写成小说,就需要写作技巧来帮忙了。

从某种程度上说,小说是由作者指挥的人性大演习,它通过情节设计、角色塑造,以及精心锤炼的文字,把你最初的创意展现出来。那么,在展现创意的这些过程中,都需要什么技巧呢?

先说情节设计。大泽在昌告诉我们,在进行情节设计时,要考虑“想为读者提供怎样的乐趣”。具体来说,有两种设计方法,一种是“变化式”的情节,一种是“解谜式”的情节。

“变化式”的情节,就是让读者期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让他们关心主人公怎样才能摆脱困境。

“解谜式”的情节,是在故事的刚开始就给读者一个谜题,让读者一路读下去,最终揭开谜底。

一般来说,最理想的情节设计形式,是把上述两种方法结合,也就是先过程变化,最终解谜。

因此,在写故事之前,作者应该先设定好情节的形式,这就是为读者提供的乐趣,也是小说吸引读者的看点。

情节设计好了以后,需要丰满的角色进行演绎,怎样才能塑造出丰满的角色呢?

大泽老师说,丰满的角色,需要具体的形象,而不是用生硬的名词、副词进行概括式的介绍。

诺贝尔和普利策奖得主,文学大师托妮·莫里森也说:“我从来不写‘她柔声地说’(She says softly)这种句子,如果在此前的文字中没有体现出温柔,我绝对会花费时间和篇幅围绕温柔进行描写,直至让读者感觉出温柔。”

此外,大泽老师还说,一成不变的主人公无法打动人心,小说必须随着情节的发展,让角色发生变化,这才是一个真实的,有喜怒哀乐的人,才能让读者跟他产生共鸣。

因此,在小说中,情节和角色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不过,无论是情节还是人物,都是通过文字体现出来的。职业作家的基本素养,就是认真对待写下的每一个字。

好的文字,节奏感强,读来顺畅,甚至会有画面感,使得读者能够一口气读完。

文学大师王鼎钧在《作文十九问》中,引用了胡适写的一段话,来说明写作大家在遣词造句上的功力。这段话是这样的:

这种种过去的小我,和种种现在的小我,一代传一代,一滴加一滴,连绵不断,一水奔流,滔滔不绝,这便是一个大我。那个大我,便是古往今来一切小我的记功碑,彰善祠,罪状判决书,孝子贤孙百世不能改的恶谥法。

在这段话中,王鼎钧着重让我们注意,“一代传一代,一滴加一滴,连绵不断,一水奔流,滔滔不绝”,这六个短句用词的变化,以及最后一个长句里的四个比喻。

他说,胡适在重要的地方反复说一个意思,可以做到反复而不重复。而且文章读着顺口,看着顺眼,长短疏密安排得非常妥当,这都是下了心思,不断推敲的结果。

总的来说,情节设计、角色塑造,文字推敲,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技巧。没有这些技巧,你的作品不会受人欢迎。但与创意不同,技巧是可以学到的,多学,多练,你就能写出形式最佳的小说。

03.

“热情”和 “专注”是作家一直拿在手里的武器。

大泽在昌说,“创意是一次性的,而‘热情’和‘专注’则是作家一直拿在手里的武器。”

如果选择了写作这条路,打算以写作为生,没有“热情”和 “专注”是走不到底的。

雷·布雷德伯里,在《写作的禅机》中曾非常幽默地说,“从事没有活力的写作,倒不如去摘桃或者修路,起码还对身体健康有帮助。 ”他所说的“活力”,就是关于写作的“热情”,这种热情是非写不可,不写活不下去的强烈冲动。

严歌苓就是这样的写作者,她说:“写作之于我,便是一种秘密的过瘾。我每天写作,就是图这份浓烈。一连多日不写,就如半打盹儿地过活,新陈代谢都不对了,完全像犯了毒瘾的人。”

这样的“毒瘾”,就是创作的“浓烈”热情。

但是,光有热情也不行,热情只能让我们偶尔心血来潮,想要以写作为生,非专注地写下去不可。

所以大泽老师告诫我们,想要从事写作,必须坚持每日练笔。如果哪怕只有一天不写,我们的写作就会像汽车的引擎一样,一旦冷却熄火,就不容易再次启动了。

果戈理也说,“写作的人像画家不应该停止画笔一样,也是不应该停止笔头的。随便他写什么,必须每天写,要紧的是叫手学会完全服从思想。”

大师们都深谙这个道理,因此,他们每天都会拿起笔,专注地写下去。

从12岁开始,每天1000字,就是布雷德伯里的功课。

村上春树也规定自己一天写10页,每页400字。

史蒂芬 · 金的写作目标也是一天10页,大概2000个单词。

而且,每日练笔的过程,是不断积累,不断磨练文笔的过程,创意和灵感往往也会因此不请自来。就像史蒂芬 · 金所说,“你越是能够长时间地坚持这些基本要素,写作就会越容易。不要等待缪斯从天而降,你的工作就是要让缪斯知道,每天9点到中午,你都会在。”

04.

不要贪图轻松,要把自己逼至绝境。

大泽在昌的写作训练班面临尾声的时候,他对12个学员做了总体的评价。他认为,虽然绝大多数人的评分,都从“差”变成了“合格”或“优秀”,但这只意味着大家有了进步而已,还没有人能达到职业作家的标准。

虽然听起来有点毒舌,但大泽老师还是认为,以当前那个阶段来看,大家还是“放弃当作家吧”。

因为“合格”和“优秀”之间有非常巨大的差距,而在“优秀”之前,还有“精彩”,“精彩”才是最高的评价。

那些写出有趣、精彩作品的,受到大家喜爱的职业作家,他们在写作过程中,是要承受极大艰辛的,而这些艰辛是读者根本看不到,甚至想象不到的。

所以,如果想成为那样的作家,那你就选择了一条不可能轻松的路。你需要绞尽脑汁地思考,不能满足于当下的创意。要有“这个不行,应该还有更好的”的态度,让自己探索更深更远,直到写出“精彩”的故事。

如果你没有把自己逼至绝境,做不到语不惊人死不休,那么,千万不要以写作为生。

大泽在昌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时,作家是没有休息时间的。即使在睡觉时也会思考,刚起笔的小说如何展开后续情节。”

成为作家,意味着生活被写作包围,大泽老师说的是作家的日常。

东野圭吾说,“你的确有成为作家的才能,但这和成为作家完全是两码事。再进一步讲,成为畅销书作家和才能没有关系,要达到那个地步,得靠点特别的运气才行。”

有才能也未必能够成为作家,作家需要特别的运气,东野圭吾说的是心态。

总之,想以写作为生,需要创意、技巧、热情、专注,直至把自己逼至绝境。

只要这样,特别的运气才有可能降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