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东唐诗之路

 黑龙江波涛 2019-11-12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浙江学者提出了“浙东唐诗之路”这个概念,使得唐诗研究跟浙江地域文化结合了起来,受到了学界的认同。2018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造“浙东唐诗之路”。林家骊、卢盛江、唐燮军、龚缨晏、方铭等学者,一起探讨“浙东唐诗之路”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现实意义等。

林家骊(浙江树人大学教授):浙东是唐朝江南道浙东观察使管辖区域的简称,因为观察使驻节越州,又以“越州”代指浙东。“浙东唐诗之路”主要指从浙江渡江抵越州萧山西陵渡口进入浙东运河,再到达越州——就是今天的绍兴,然后沿越中名水剡溪上溯,经剡中到达佛教天台宗发源地天台山。

浙东唐诗之路是如何形成的?第一,浙东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与浓厚的历史人文沉淀,给浙东山水注入了灵性与内蕴,助力了浙东唐诗之路的形成。

浙东诸地,北靠杭州湾,南与东分别与会稽山、四明山相连。境内河湖交错、江流纵横,气候温润,风景秀丽,交通便利。西晋末年,北方士人避难江左,浙东山水为中原士人所重。这里美丽的山水引起他们极大的好感,他们为之感叹,为之歌咏,也就带来了北方文化和浙东文化的第一次大交流。对浙东山水的欣赏赞叹,贯穿于绍兴至天台一路。孙绰在他的《天台山赋》里提道:“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而谢灵运做永嘉太守时,更有一批诗作,如《游赤石进帆海》《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发归濑三瀑布望两溪》《永嘉郡东望溟海》《初去永嘉郡》等,这些文献都歌颂了浙东山水之美。

△浙江天台山资料图片

第二,繁荣发达的经济条件的支持。东晋以来,江南庄园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些庄园往往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世家大族在庄园里面饮酒作诗,欣赏自然美景,还不时召集同好,于山水之间,吟咏性情,以成雅集。唐代的浙东地区社会安定,较少受到兵燹摧残,尤其是在安史之乱后,北方人口再度南迁,经济繁荣发展,让越州成为浙东经济文化的中心,其影响远大于杭州。据《樊川文集》卷一八记载,晚唐之时,浙东地域“西界淛河,东奄左海。机杼耕稼,提封七州,其间茧税鱼盐,衣食半天下”。可见彼时浙东地区已然成为唐朝政府收税来源的重镇。正是这种经济的繁荣,为浙东唐诗之路的形成提供了充实的物质保障。

第三,文学的滋养是浙东唐诗之路形成的关键之一。浙东唐诗之路上最耀眼的存在,就是山水诗的书写。晋室南渡后,江左士人眼中的山水是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而存在的。琅琊王氏于会稽的兰亭雅集,也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琅琊王氏兰亭之会,可以与曹丕的南皮之游、石崇的金谷雅集相媲美。至于南朝,以谢灵运、谢惠连为代表的浙东山水诗书写,上承江左,下启齐梁,具有关键的转捩作用,为唐代山水诗导夫先路。

△文徵明《兰亭修褉图卷》(局部)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浙东唐诗之路上的山水诗书写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游览山水的诗篇书写。这一部分诗歌为“浙东唐诗之路”上书写之最。如骆宾王的《早发诸暨》,萧颖士的《越江秋曙》,李频的《越中行》。第二类是诗人写登临怀古。像李白的《越中览古》、孙逖的《登越州城》等。第三类是题居写意的诗歌。这一类山水诗多是关于寺庙与名胜。如刘长卿的《送台州李使君兼寄题国清寺》、马戴的《题镜湖野老所居》、赵嘏的《越中寺居》等。这些浙东唐诗之路上的山水诗,以深情之意,写清丽之章,兴玲珑之象,与其他山水诗一起,共同促成了山水诗在唐代的成熟。

第四,是思想的融汇。自东汉末年以来,道教思潮十分兴盛,并得以迅猛发展。永嘉南渡,东晋立国,天师道蔚然成风。南朝时期,佛教思想渐为昌炽,尤其是梁武帝对佛教大力扶持,各地的寺庙营造如火如荼,正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代三教融合,共同发展,天台山就是最好的例证。天台山不但是道教全真派的祖庭,还是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浙东山水之间有很多寺观与人文胜迹,诗人们游览其中,在饱览山川之秀时“以玄对山水”,为山水注入思辨与哲理的内蕴,从纵向上强化了“浙东唐诗之路”的思想深度。历史的沉淀,文学的滋养,为浙东山水注入灵性、魅力与精神内核,同时促成了山水诗的成熟。而思想的融汇,则提升了“浙东唐诗之路”的精神气象,彰显了国力的强盛与海纳百川的胸怀气魄,对后世影响深远。

卢盛江(南开大学教授):自1988年竺岳兵先生首次提出“剡溪是一条唐诗之路”,1993年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来信肯定并正式定名为“浙东唐诗之路”。“浙东唐诗之路”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知和认可。

“浙东唐诗之路”,是富有特色的山水文化与士文化相融合而形成的一条路,这既是地理意义上的路,也是一条思想文化之路。浙东的山水特色是秀丽宜人、宜游宜居;而社会环境则是人气丰盈,而这让人心情闲逸的人气就是士文化。所以,“浙东唐诗之路”融合了山水文化与士文化。

士文化在浙东的兴起,是在东晋。永嘉之乱,北方士族大量仓皇南奔,南北文化大交融。随着江左政权的稳固,南北士人的心理距离也随之缩短,逐渐走向融合。士人的心境因此平和宁静下来,罗宗强先生极为准确地把它概括为偏安心态。偏安心态使玄风得以继续下去,而玄风的继续又促使偏安心态进一步发展。作为士文化典型表征的东晋清谈,主要是在浙东展开的。东晋名士如王、谢两大家族的人物王羲之、王凝之,谢安、谢玄、谢琰,还有许询、郗超、孙绰,名僧如支遁、白道猷,这些是清谈的核心人物。他们追求潇洒闲逸,追求脱俗的风神雅趣。谢安写诗给王胡之:“朝乐朗日,啸歌丘林。夕玩望舒,入室鸣琴。五弦清激,南风披襟。醇醪淬虑,微言洗心。幽畅者谁,在我赏音。”诗中所写啸歌、赏月、弹琴、饮酒、清谈,正是他们闲逸风雅的士人生活之重要内容。

△孙位《高逸图卷》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表现士人雅趣的,还有对音乐书法绘画等艺术的爱好。戴逵善书善画,好与人谈论琴艺。谢尚善音乐,而且能舞。谢安性好音乐。王羲之家是书法世家,王导、王献之、王凝之等人都是著名的书法家。一代名相谢安也善书法。东晋在中国书法史上创造了一个辉煌的时代。绘画也成为士人雅趣,谢安对当时的绘画名家顾恺之的画特别推崇,说“有苍生以来未曾有也”。收藏鉴赏书画也成风,桓玄自己不会书画,但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作品,他随身携带,置于左右,一有空就欣赏一番。琴棋书画,是表现中国士人文化素养的生活方式,在东晋士人生活中都有了。

当然还有怡情山水,从上古到后来历代的园林,都说明人们喜欢生活在自然山水环境之中。自然景色进入文学,也比较早,《诗经》、楚辞、汉赋等都有景色描写。但是把追求清逸高雅的生活情趣和游赏山水看作一体,进而用大量诗歌表现山水之美,形成山水文化,则是在东晋。如王羲之在兰亭山水中想到的“悠悠大象运,轮转无停际。陶化非吾因,去来非吾制。宗统竟安在,即顺理自泰”。庾友所谓的“驰心域表,寥寥远迈。理感则一,冥然玄会”。这表明,他们已经从山水中体认万化齐一、万物自然的玄理。

△沈周《临戴进谢安东山图》(局部)图片来源于百度

道教与佛教在发展过程中与士文化密切融合起来,也是发生在浙东地区。东晋之前的葛洪,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后来的陶弘景,都在浙东开辟道场,寻仙炼丹,宣扬道教。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第一个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宗派天台宗是在浙东产生的,国清寺成为天台宗的根本道场。

为什么人们会选择浙东?因为东晋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要依靠南方士族中的顾荣、纪瞻、贺循、陆玩、虞谭、孔愉这些人,他们中的很多人本来就在浙东。因而,北方士族与南方士族的融合,主要在浙东。浙东既不是远离政治中心的偏僻之地,又不会太过纷扰。士人既可以安宁地隐处浙东,也可以随时与政治联系。

当然,更重要的是浙东的山水秀丽宜人。北方士人过江南渡,看惯了北方山水的苍茫广漠,发现江南山水的秀丽明净,正好安顿他们追求宁静的心灵。著名的兰亭聚会,就是这样的山水之游,据王羲之《兰亭集序》,赋诗者26人,不能赋诗者15人,这是前所未有的群体创作,是山水文化和士文化密切联系的典型表现。

△杜牧《江南春》诗意图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东晋浙东名士所代表的士文化与山水文化的融合,奠定了浙东唐诗之路的思想文化基础,形成了浙东唐诗之路的基本特点。唐代诗人的活动范围,由主要在会稽越州剡中和台州,扩展到整个浙东,因此才有了一条与思想文化之路融为一体的诗歌游历之路。经考证,共有451位唐代诗人游弋于浙东,占《全唐诗》收载的2200余名诗人总数的五分之一,留下了1500多首唐诗。

唐代其他地域当然也有很多很好的诗歌,如商於之路、西域之路、关中到蜀中,梁宋、齐鲁、湘楚,这些地方,仅从诗人路经而作诗来说,也可以称之为“唐诗之路”。但是,像古代浙东地区这种与士文化融为一体的山水文化,以诗为载体而创作丰富的诗歌之路,在久远的历史发展中,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这些方面,确实能看到“浙东唐诗之路”独有的特点。

唐燮军(宁波大学教授):我主要是讲一下“浙东唐诗之路”与唐代浙东茶文化之间的渊源。

浙东虽然不是茶叶原产地,但据王浮的《神异记》可知,最晚到晋惠帝永嘉年间,浙东就有人忙于采摘、加工甚至销售野生茶。而《北堂书钞》卷144“茶篇八”专门有一些关于茶的记录,比如有些条目是“调神和内,倦解慵除”“益思少卧,轻身明目”等。饮茶被公认为具有醒酒、提神、缓解疲劳等功效,也开始成为骚人墨客的创作对象,用来抒情、怡兴、会友、联谊。杜育也为此写了《荈赋》,这篇赋又向下开启了唐诗和茗茶的“联姻”。例如司空图《暮春对柳二首》:“萦愁惹恨奈杨花,闭户垂帘亦满家。恼得闲人作酒病,刚须又扑越溪茶。”“洞中犹说看桃花,轻絮狂飞自俗家。正是阶前开远信,小娥旋拂碾新茶。”

这些被认定为“浙东唐诗之路”的诗篇,大抵可分为四类。一是无意间记载了某地茶树分布之广,例如方干《初归镜中寄陈端公》诗中的“云岛采茶常失路”;第二类以顾况《焙茶坞》为代表,主要描述了茶农手工制作茶叶的部分流程;第三类关于饮茶解忧,譬如孟浩然在所作《清明即事》诗中,就自称“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第四类是品茶和评茶,如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由于诸多文人墨客对品茶评茶的积极倡导和身体力行,浙东地区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茶文化。茗茶不但成为浙东地区的时尚饮料,而且在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与酒大体相当的地位,正如顾况在《茶赋》中所说,“上达于天子”,“下被于幽人”。

△顾况苏州石刻像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唐代浙东茶文化在三个方面表现出其地域特色:第一,浙东婺州“东白”之类的茶叶,是具有相当知名度的栽培茶,被李肇《唐国史补》列为“茶之名品”;第二,该地很早就已使用越窑所产的秘色茶盏饮茶;第三,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日本僧人最澄留学天台国清寺,返归时顺便带去茶籽,最终成功引种至东瀛。

“浙东唐诗之路”作为一种足以媲美“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现象,日益受到学界内外比较一致的认同。邹志方《浙东唐诗之路》、杨杭《“浙东唐诗之路”诗歌与唐代浙东经济》、胡正武《浙东唐诗之路论集》等诸多研究成果,也逐渐明确了“浙东唐诗之路”的时空边界,亦即上自东晋,下迄晚唐,西起萧山西陵,东至天台石梁。

龚缨晏(宁波大学浙东历史文化研究院教授、院长):感谢前面三位老师的精彩发言,使我们对古代唐诗之路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下面我来讲讲“浙东唐诗之路”的现实价值。

第一,首先是“雅”,这个“雅”的意义就体现在它可以推动学术研究的开展。比如,从时间上来说,浙东唐诗之路到底从什么时候起源的?什么时候定型的?它可以分成几个时期?从空间上来讲,“浙东唐诗之路”与“钱塘江唐诗之路”有什么关系?“浙东唐诗之路”到底有几条主线和支线?我们知道,在唐诗中,可以看到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例如“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西部边塞。这样,从文学史来看,与“浙东唐诗之路”有关的诗作,在整个唐代诗歌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特色?“浙东唐诗之路”的诗作,在整个浙江文化史上有何地位?这些问题,都需要从学术上做进一步的探讨。还有,李白、杜甫等众多诗人不畏艰辛来到浙东,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他们是来礼佛的?还是求仙的?还是怀古的?还是慕道的?他们的精神支撑到底是什么?所以我觉得,开展对“浙东唐诗之路”的研究,有助于拓展对相关学术问题的探讨。

第二,有助于优秀文化的传承。唐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浙东唐诗之路这个概念提出来之前,浙江许多人觉得唐诗跟我们浙江没什么关系,或者关系不大。但有了这个概念之后,唐诗就跟浙江地理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所以各个地方也开展了唐诗吟诵、诗词大会等一系列活动。唐诗的吟诵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仪式感。文化的表现和文化的传承是需要有仪式感的,没有仪式感的文化传承影响力不大,或者是生命力不能持久,或者参与度不会太广。所以它有助于我们传承比较优秀的文化。为此,可以设计一系列活动,比如吟诵大会、书法作品展览等。

△绍兴风光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第三,有助于浙江居民文化素质的提高。生活在浙江土地上的居民,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本土居民,另一部分是外来人口。而且,现在来到浙江的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各行各业都有。“浙东唐诗之路”有助于外来人口更好地了解浙江的历史文化,从而激发起对浙江的认同和热爱;有助于本地居民更深地认识浙江的历史文化,从而激发起更多的家乡情怀和自豪感。这种认同、热爱、家乡情怀、自豪感,无疑有助于提高所有居民的素质,无疑有助于浙江的社会稳定、社会文明、社会进步。

第四,有助于现在旅游业的发展。李白、杜甫等诗人笔下的“浙东唐诗之路”,景观多样,秀丽宜人,全程沿线有运河湖泊,有高山流水,有陡壁悬崖,还有茂林修竹、名胜古迹。在这条旅游线路上,既可欣赏到自然景观,又可欣赏到人文景观。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这样的旅游线路更显珍贵。因此,完全可以根据“浙东唐诗之路”这个主题,开发出更多的旅游项目,包括家庭亲情旅游、深度体验旅游、商务休闲旅游、青年研学旅游,等等。特别是,应当充分发掘“浙东唐诗之路”的文化内涵,增加一些科学知识。例如,根据唐代诗人关于“剡藤”、“桂子”、茶叶、莼菜、鲈鱼等动植物的诗作,在旅游项目中增加一些关于当地动植物的生物学知识。可以根据诗人们关于赤城山等名胜的诗句,介绍一些地质学知识。可以根据诗人们关于天台山、四明山、镜湖、剡溪等方面的诗作,增加一些地理学方面的知识。可以根据诗人们关于浙东运河、会稽古城、高人名士的诗作,增加一些浙江历史文化知识。通过在“浙东唐诗之路”中融入现代科学知识,丰富旅游的内涵,推动现代旅游的发展。

△周昉《调琴啜茗图》(局部)美国纳尔逊·艾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第五,有助于扩大浙江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从唐朝以后,浙江慢慢成为中国比较重要的一个区域,并且与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建立起密切的海上联系。随着优美的唐诗大量被传入日本、朝鲜半岛等地,这些国家的读者自然也就读到了关于“浙东唐诗之路”的诗篇。特别是有些日本古代诗人,虽然根本没有到过中国,但通过阅读唐代中国诗人关于“浙东唐诗之路”的诗篇,也写下了一些访剡溪、游会稽、登天台的诗歌,在想象中游历了“浙东唐诗之路”。这样,唐诗就成了连接浙江与日本的一条历史文化纽带。因此,深入研究“浙东唐诗之路”,对扩大浙江在海外的影响,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龚缨晏:我在这里想要请教的几个问题是,唐诗之路对浙东地区越来越重要,那么唐朝以后的诗人,经过浙东地区,也写过不少关于这里的诗篇,那应该用什么样的理论体系将后人的诗也纳入浙东唐诗之路中来呢?在时间上,我们是严格限定浙东唐诗之路就是发生在唐代吗?如果我们就诗这一文学形式来讲,唐诗之路上唐以后的诗用什么概念来表达呢?

卢盛江:唐诗之路既是空间之路,也是历史之路。从历史之路来看,我们一般认为唐诗之路从东晋开始,之后都属于衍生。那么衍生就会带来发展和变化,唐诗之路是以诗为载体,各种文学形式的融合。所以唐诗之路是地理之路,空间之路,也是时间之路,历史之路。浙东唐诗之路已经成为一个品牌,内涵可以外延,往前溯源,往后衍生,但主题还是唐诗之路。

龚缨晏:就是说时间上有弹性,可往前回顾,也可往后发展。

林家骊:一代有一代的文学,唐诗的兴盛主要是在唐代。宋代之后其实是有变化的。我非常赞成卢先生的说法。从东晋开始,我们的唐诗之路逐渐形成。唐代的诗歌无可比拟,往后的发展变化可以当作唐诗之路的延续。

唐燮军:我想请教一下卢老师,您说浙东唐诗之路从东晋开始,一直延续到中唐以后。在如此漫长的历史岁月之中,内容如此丰富,外延又如此宽广,是不是可以对浙东唐诗之路进行分段研究或者分流派呢?

卢盛江:分流派目前还未考虑,分段是必须的。但是分段这个工作目前我还没了解到有学者在做,我正希望大家可以进行分段研究。比如说,谢灵运之后到初唐时期的沈宋,这一段历史值得进一步研究。到了唐代之后,每一段分别是什么状况,都是可以研究的重点。是不是按照我们的初盛中晚这样来分段,还是怎么界定,又有何特点,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方铭(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光明文学遗产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非常感谢大家做了一次精彩的访谈。

自从1991年竺岳兵先生正式提出“浙东唐诗之路”,学术界对此很是重视。随后,相关的学术文章、著作也逐渐多了起来,研究切入点也丰富多彩。去年年底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的专家委员会特别提到了“浙东唐诗之路”,浙江地区为了“唐诗之路”专门开过几次会议。各位老师关于“浙东唐诗之路”的思考和交流,也让我颇有感悟,我想就五点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关于“浙东唐诗之路”,我们需要厘清一些概念,如对浙东唐诗之路地理位置的定义。“浙东唐诗之路”是一条自钱塘江经过绍兴,而后经浙东运河、曹娥江至剡溪再达新昌,直至台州天台以及温州的路线。学者之间对这一定义也许会有不同解读,我们应当解释清楚。

第二,对“浙东唐诗之路”聚焦的时间段也需进一步界定。“唐诗之路”不仅是一条“创作之路”,更是一条“传播之路”。单作一条“创作之路”,就应该限制在唐代。但我们将其看作“传播之路”,时间概念还能往后延伸,只有这样,文化才能始终有生命力。

第三,唐诗之路并非仅限于浙东地区,相比较而言,浙东唐诗之路未必是最繁荣的,但我们需要挖掘最具特色的浙东唐诗之路。我的家乡在甘肃,唐代时,甘肃有个地方名为凉州,也就是现在的武威,曾经有许多诗人在此驻足、写诗。卢先生也讲到浙东唐诗之路的历史地位、文化地位等仍有待探讨,从而与其他地方的唐诗之路进行比较。

第四,“唐诗之路”本质上隶属于历史研究,始终是一项有价值的研究。我们的文学史研究也是一门专门史研究,本身也是历史学科的一部分,属于历史研究范围。“唐诗之路”研究针对诗人和诗歌创作,是我们文学史理应关注的问题。通过“唐诗之路”,我们既可以探微唐代浙东的文化史,更可以对唐代诗人的生活和创作细节有进一步的了解。框架虽大,但又可在细节方面把握文学的独特性。在这样的历史范围和历史概念之下,研究才能保证一定的深度性。刚刚唐老师的发言提到唐诗对浙东地区品茶、评茶等行为的影响,讲述了诗人关注品茶本身、品茶过程、品茶工具等等细节性举动。我想,学者通过唐诗挖掘类似细节性的研究,也可为我们“浙东唐诗之路”的思考增添色彩。无论是宏观衡量,还是微观聚焦,“浙东唐诗之路”依然亟须深层次探索。

△李公麟《白莲社图卷》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第五,“浙东唐诗之路研究”可为现如今的文化建设提供支持。我们的唐诗在各个年龄段都是受欢迎的文学形式,唐代诗歌对中国人的价值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唐诗之路:一条“看不见”的诗歌走廊

导语

许多人知晓漫漫征途的“丝绸之路”,绵延盘旋的“茶马古道”,而见证盛唐代文化繁华的“唐诗之路”却鲜为人知。这条让中国历代文人墨客魂牵梦萦的古道,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与自豪,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下面,就让我们跟着唐诗的脚步一同来见证这段辉煌的历史吧。

  唐诗之路:一条“看不见”的诗歌走廊

01 发现“唐诗之路”:士族文人的朝圣之路

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唐诗之路”,顾名思义就是唐代的诗人走出的路,也是他们用一首首唐诗铺就的诗歌走廊。

“唐诗之路”的著名景点——剡溪 

发现“唐诗之路”

说到“唐诗之路”,不得不提及它的发现者竺岳兵先生。28年前,竺岳兵先生在考证李白是否到过天姥山的时候,发现了剡溪是一条被人遗忘的古代著名水上旅游线路。于是,他兴奋地读完了《全唐诗》和40多本关于李白生平的书。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他的视野不断开阔。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1年5月,竺岳兵在首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第一次提出“唐诗之路”的概念,很快赢得在场专家的认可。经过严密论证,1993年8月18日,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正式发文认可“浙东唐诗之路”。从此以后,“浙东唐诗之路”便被作为中国文学上的专用名词被正式确立了下来。

从地图上看,“浙东唐诗之路”从古城绍兴,由镜湖向南经曹娥江,沿江而行,入浙江名溪剡溪,溯江而上,经新昌沃洲、天姥,最后至天台山石梁飞瀑,全长约200多公里,所及面积达2万平方公里。

严格说来,“唐诗之路”一词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指的是地理位置,即全长200多公里的具体的一条道路。第二层指的是这条有形之路上的无形之路,即唐代文人墨客在此路上创作的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

“看不见”的路

这是一条神奇的路线,尽管在任何一张地图上,你几乎都不可能看到它的实际存在。然而,从南北朝的山水诗人谢灵运开始,它就已经是诗人们、文人们向往的地方。

宁静祥和的浙东美景 

“唐诗之路”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却成为士族显宦千里寻觅,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的胜地,这确实让人诧异。事实上,这主要是当时的历史环境作用产生的。

自三国纷争起到两晋南北朝的王朝更替,每一次的逐鹿中原、烽火硝烟都会造成人口的南向迁徙。长于北方、游遍北方的唐朝文人,自然把目光转向了山青水秀、景色迷人的江南。而群山环绕、千岩竞秀、交通不便宁静祥的浙东地区,恰恰又成为了士族文人们的理想修养身心的绝佳之所。因此,这条令人惊叹的“唐诗之路”的形成,也就不足为奇了。

01  “唐诗之路”上的驿站:串联无数绝美诗篇

据史料记载,受当时交通条件的限制,唐代的诗人们来江南,大多是乘船走水路。即从淮地的扬州经运河南下,渡钱塘江入绍兴古镜湖,而后由浙东运河、曹娥江至剡溪,经新昌天姥山,最后抵天台山,这是贯穿于浙江东部的一条古道。无数唐代诗人游走在这条文化古道上,每到一处驿站不忘以文会友,饮酒作诗,留下了一首首千古传颂的绝美诗篇。

扬州: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说起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诗,大家并不陌生。唐朝的扬州就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也是连接南北水路的一个重要驿站。当年28岁的李白在江夏邂逅了40岁的孟浩然,当时的孟浩然已经是诗名满天下,短暂的相逢后又要分别,李白自然很伤感,一番痛饮之后一挥而就了此诗。

事实上,李白能够写出如此动情的诗句和他数次游历扬州有很大关系。公元727年,李白第一次来江南游玩时路过扬州,城市的繁华让李白大开眼界,豪爽的性格使他在扬州认识了不少的朋友,不少年轻文人也争着宴请李白,一方面和他进行文学切磋,另一方面更是为了见识李白的酒量。以至于当李白准备离开扬州时,光送别的酒就吃了十多天。“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此外,杜甫的“商胡离别下扬州”以及他“忆上西陵故驿楼”,也都说明他漫游吴越时曾经过扬州。

《宿扬州》·李绅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扬州的最大幸运是在它的兴盛时期,遇上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据史料记载,有诗为证到过扬州的唐代诗人有骆宾王、孟浩然、李白、白居易、杜牧、李绅等,几乎占了唐代诗人名家的半数以上。

杭州:

隋炀帝开凿江南运河后,使京杭大运河南北贯通,成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漕运的“黄金水道”。隋唐之后,凡从北方南下的达官显贵,几乎都是从这条水路乘船直达杭州。根据史料记载,由于运河的沟通,杭州成为全国货物集散地,社会经济日趋繁荣,人口也逐渐增加,唐贞观(627—649)中,已有15万余人,到开元(713—741)中发展到58万人,此时的杭州,已与广州、扬州并列,为我国古代三大通商口岸之一。

杭州运河美景

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大规模浚治西湖,并筑堤建闸,以利农田灌溉,深得民心。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仍念念不忘江南水乡的温柔美景,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事实上,除了白居易,写杭州和西湖的诗人就越来越多了,元稹、徐凝、张祜、李贺,直到晚唐的罗隐等等,都写过歌咏杭州和西湖的诗。

绍兴:

绍兴是“浙东唐诗之路”的中心集散地。作为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自从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90年建都绍兴到唐朝,一直是郡和州的首府,曾一度成为浙东乃至我国东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说起绍兴,不得不提镜湖和会稽山,这是不可忽略的两颗璀灿明珠。这两颗“明珠”,一颗在水中,一颗在陆上,遥向呼应,相映生辉,成为山水之巍宝。镜湖与浙东古运河融为一体,是诗人从水路抵绍的主要途径,依水道观光顺理成章。人在镜中游、舟在画中走的意景,更是诗仙们所追求的山水意境。李白的“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的诗句,道出了众诗人的心声。

绍兴镜湖

自古以来,绍兴的酒都很出名,尤其在唐代,饮酒已成为文人墨客的一大嗜好,所以不少爱酒的诗人也是奔着酒而到绍兴的。绍兴越贤贺知章也是盛唐时期的一位爱酒如命的大诗人。他无论写诗还是会友,他都要美酒相伴。他和李白是知交,十分欣赏李白的才华。贺知章在告老还乡并作古越州(今绍兴市越城区)后,李白为了缅怀贺知章的知遇之恩,特来绍兴,借喻美酒来表达自己心中的一片思念之情。他在《贺知章不遇》中写道:“欲想江东去,定将谁举杯?嵇山无贺老,却掉酒船回。”

诗人王勃在《他乡叙兴》中写道:“缀叶归烟晚,乘花落照青。边城琴酒处,俱是越乡人。”不仅如此,王勃在游越州时,为纪念王献之,便在会稽之门寺献之三亭,仿效王羲之,举行了一次修稧雅聚。几杯美酒下肚后,王勃下笔如有神,一气呵成《修稧序》,其可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媲美。

上虞:

上虞东山,位于浙东四明山麓,在曹娥江中段的上浦镇境内。这里环山临江,被誉为古越会稽的“风水宝地”。东山风景旖旎,更因为两位历史人物而举世闻名,一位是曾在此隐居20年而“东山再起”的东晋宰相谢安,一位是曾屡次称疾归隐东山的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

上虞东山景区

“东山再起”的典故是关于东晋时期的谢安的。东晋时期,贤人谢安坚决辞去官职到会稽附近的东山隐居,经常有文人前来拜访他,与他饮酒赋诗。前秦南侵,东晋危在旦夕,谢安临危受命,当了东晋的宰相,率军在淝水成功打败前秦军队,并趁机率军北伐收复失地。后来,“东山再起”之地成为有抱负的政治家、军事家乃至文人学士的瞻仰圣地。

唐宋以来,多少文人墨客来此寻访膜拜,留下诗文无数。此中,尤以唐代诗仙李白和宋代诗人陆游为最多。李白曾三次登临东山,留下了“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的人生感叹。陆游则二上东山,发出了“岂少名山宇宙间,地因人胜说东山”的赞许。可以说,古越东山,因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了唐宋诗文名家寻访吟叹,成为“浙东唐诗之路”上的重要驿站。

01 “唐诗之路”的盛况: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

天姥山,在浙江绍兴市新昌县东面,由拨云尖、细尖、大尖等群山组成,是一片连绵起伏、气势磅礴的群峰。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山因此而得名。虽然天姥山在现代名不见经传,不过早在唐代以前,就是古代知识分子心目中一座备受敬仰的高峰。然而,就是这么一座神奇的山,却在其后的一千多年里沉寂下来,从此湮没于历史的滚滚烟尘之中。有关专家认为,天姥山的“失落”是一个谜,这在中国的名山演进史上是一个奇特现象。其他受到古代名人推崇的名山从古至今都保持着相当的知名度,唯独天姥山却不知什么原因消失在世人的视野中,从而走向了孤寂。

风光旖旎的天姥山风景

《早发天台中岩寺度关岭次天姥岑》·许浑

来往天台天姥间,欲求真诀驻衰颜。

星河半落岩前寺,云雾初开岭上关。

丹壑树多风浩浩, 碧溪苔浅水潺潺。

可知刘阮逢仙处,行尽深山又是山。

翻开《全唐诗》,书中收录的2000余位唐代诗人中,竟有400多位诗人游过江南吴越一带,并且占将近五分之一的文人曾在天姥山吟诗作赋。难怪有人不禁赞叹: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

在天姥山,谢灵运可谓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唐诗之路”发端的象征性人物。官场失意又怀才不遇的谢灵运罢官还乡,自此纵情山水。后来,他慕名来到天姥山,自制了“谢公屐”,即木制的钉鞋,上山取掉前掌的齿钉,下山取掉后掌的齿钉,这样山下山都十分省力。泉水泠泠,鸟声嘤嘤,守拙园田,攀登险峰,就这样,仕途失意的他,在天姥山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成就了他在中国山水诗歌史上的不朽地位。

谢灵运画像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深受谢公的影响,“诗仙”李白慕名而来,“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沿着谢公的足迹,他四进浙江,三至剡溪,四登天台山,在“唐诗之路”上留下26首诗篇。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都城。次年,他将由东鲁(在今山东)南游吴越,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梦游天姥山吟留别》。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不平之气,尤其是这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更是李白在畅游山水间的心得感悟,流露其不慕权贵的傲骨,成为了一代文人超凡洒脱的标榜。

喜欢饮酒作诗的“诗仙”李白

公元731年,20岁的“诗圣”杜甫,在越中游历4年之久。即使在他卧病在床晚年的一首自传性的叙事诗《壮游》中,仍未忘记游历天姥山的情景,写下了“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绝美诗篇来慨叹天姥山之壮丽,表述自己怀着一种不可磨灭的山水情怀。

实际上,除了天姥山,“唐诗之路”上还有诸多名胜,如天台山、会稽山、兰亭等等。一个个村落、一条条驿道、一处处美景,吸引着无数雅士纵情山水,吟殇赋诗,探求人生的真谛,追求着文人的风骨与气节。同样在“唐诗之路”上留下翰墨笔香的还有“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中唐三俊”的元稹、李绅、李德裕。晚唐“三罗”的罗隐、罗邺、罗虬以及崔颢、王维、贾岛、杜牧、白居易等。据史料记载,唐代,这条路上先后走过312位诗人。

01 “唐诗之路”的传承:文化古道有望再放光彩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在一切艺术里,诗的艺术占着最高的等级。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作为其文化代表的唐诗,不仅是我国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尽管唐诗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佳作还是被我们所广为流传。

为了将唐诗文化发扬光大,作为“唐诗之路”的代表性地段的绍兴新昌,2007年就成立了“浙东唐诗之路申报世界遗产领导小组”,希望时机成熟后,一起“捆绑”申遗。2008年,嵊州市和上虞市政府也相继成立了“浙东唐诗之路申报世界遗产领导小组”。【详细】 

据资料显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惟一授权使用其标志的《中华遗产》中有60个版面用于展现唐诗之路上的山水人文底蕴。截至2008年,作为世界遗产的“路”只有两条,一条是日本的纪伊山地的圣地和参拜道;另一条是西班牙与法国的圣地亚德孔波斯特拉的巡礼道路。有专家认为,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具体评定标准,“唐诗之路”有七项标准符合申遗要求,分别是: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佛教中国化时期的中心地、中国佛教化时期的中心地、道教巩固充实时期的中心地、中国书法艺术的圣地以及士族文化的荟萃地。

图为绍兴新昌大佛

那是一个“裘马轻狂,踏歌而行”的年代;

那是一条“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旅途。

回望千年前的缤纷盛唐,两千多位诗人恰似群星闪烁,璀璨着中国文学的熠熠星空。如果稍加留意你会发现,其中一处星光特别灿烂,因为450位诗人先后涌向那一个地方,或寻仙、或修道、或归隐、或壮游、或宦游、或神游。

他们既有青年就入台越、游冶忘归达四年之久的杜甫,和四入浙江、三至越中、二登台岳的李白这样的超级巨星,也有王维、孟浩然、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杜牧这样的大家,还有“初唐四杰”“中唐三俊”“晚唐三罗”等名家。他们或溯流而上,或顺水而归;或载酒扬帆,或着屐向山,无不临水赋诗,登顶高歌,赞咏着这里的瑰丽风光,流传下千古不朽的诗篇。那一行行飘逸的脚印,一串串爽朗的笑声;那一声声清朗的高歌,一句句隽永的低吟,最后蝶化成1500多首瑰丽的诗文,铺排成一条云蒸霞蔚的唐诗之路。

唐代诗人们来到江南,大多是乘船走水路……即从扬州经运河南下,渡钱塘江,从西兴渡口进入浙东。他们驾一叶扁舟,唱一路欸乃,沿萧绍运河一路向东,南首是巍巍会稽,北边是滔滔东海,中间是汤汤镜湖,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直达波浪滚滚的剡川,然后沿江而上一路向南。这时消退了浩渺烟波如云白帆,消隐了牧童短笛浪里飞歌,排沓来迎的是两岸青山,笑语欢歌的是碧波清流;绿树掩映着竹篱茅舍,阡陌相望着行人黄犬。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白帆归舟、村野牧歌,使人仿佛进入了桃花源。 从孟浩然《舟中晓望》“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舳舻争利涉,来往任风潮。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晚,疑是赤城标”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走的正是一条“越中—剡溪—石桥”的水道。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诗人钟情浙江,特别是浙东?这要归结于这片灵异土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文化积淀。这里会稽、四明、天台三座名山逶迤其间,居中一条剡溪是三山的自然分野,汇入剡溪的无数清流,一路泠泠作响,出自万壑千山。“会稽佳山水,名士多居之”(《晋书·王羲之传》)。“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又载:“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水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世说新语·言语》)王羲之也说:“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非常之景栖非常之人,这里曾经发生过多少的文人雅会,如东晋十八高僧和十八高士曾在剡中聚会,王羲之等41人曾在兰亭修禊曲水流觞。

镜湖、剡溪、天姥等秀山丽水,深深地吸引着诗人们多情的目光,更具吸引力的是这里丰厚的人文积淀:这里有云门寺、大佛寺、国清寺等名寺古刹,这里有百官朝舜、西施浣纱、曹娥投江、梁祝化蝶等美丽故事,这里有大禹治水、卧薪尝胆、马臻筑湖等史迹遗存,这里有王羲之的兰亭雅会、谢安的东山再起、王子猷雪夜访戴等名人轶事。还有任公子“蹲乎会稽,投竿东海”钓巨鳌的神奇寓言,有刘晨、阮肇天台采药遇仙的美妙传说,有一代高僧支道林“买山而隐”的趣事雅闻,还有谢灵运“伐木开径”、著屐登山的壮思逸兴。这里既有以王羲之为代表的大量名士,也有像戴逵这祥的绘画雕塑大师,更有以白道猷为代表的佛徒高僧。浙东唐诗之路的形成,多少诗人就是为了追寻先贤。李白说:“入剡寻王许”(许,即许玄度),刘长卿说:“剡溪多隐吏,君去道相思。”……唐诗之中有多少诗篇写出了诗人心中的这类寄托?所以有人说,唐诗之路的源头在魏晋,这里不只是一条诗路,更是中国佛教、道教、儒教的糅合之路,也是书、画、诗的整合之路。所以有人说,如果没有佛教的传播,就没有后来的“唐诗之路”;没有东晋名士的风流和对山水的歌咏,唐诗的兴盛也许将推迟。

在中国文化史上,很少有一条线路和中国的山水诗、书画艺术以及宗教思想发生如此密切的关系。正是因为这层关系,才引得诗人纷至沓来;也因为他们的歌咏,才成就了一条绝无仅有的“唐诗之路……

这是一条诗意之旅,精神之旅,李白早有“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的向往,杜甫发出“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的感叹,白居易更有“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的盛赞。从初唐的骆宾王、李峤、王勃一直到晚唐的杜牧、贾岛、姚合、罗隐等等,这些诗人,有的如李白和李绅,三次在这条路上流连忘返;有的如顾况和许浑,两度在这条路上徘徊徜徉;有的如孟浩然和杜甫,在这里前后逗留达四年之久。唐朝诗人的大家和名家,几乎没有一位不寻访和歌咏过这条诗路。

经济繁荣为唐诗兴盛提供了物质条件,全国统一为唐诗繁荣奠定了现实基础,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推动着文人对诗歌的学习钻研,统治者的爱好提倡有助于全社会重视诗歌风气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唐代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文化大融合的时期,从而为文化生活之一的“诗歌创作”开拓了视野,得到了“活水源泉”。

在唐代近三百年的历史当中,诗人以诗的灯火照亮了这个古老国度的地理山川,政经风貌,阡陌田园,以及历史文化所形成的一条条上下求索的道路。沒有人怀疑里面存在着一定的界限,或者它诞生于某个地段区域,或者它只限于历史,正因为如此,她才能让我們真切地体会到中华五千年文明脊骨里所透逸出的強大的民族气息。

至于“唐诗之路”对后世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南宋理学大家朱熹,留下的著名对联——“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百代圣贤心”,以及他讲学的地方亲手种植的“朱梅”里,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也可以从旅行家徐霞客、文学家张岱、袁枚乃至近代的俞曲园、弘一法师等人作品或书法里,找到深浅不一的痕迹。


  • 竺岳兵

竺岳兵(1935年4月21日—2019年7月6日),浙江省新昌县白杨村人,“浙东唐诗之路”创立者,“浙东唐诗之路研究社” 社长、绍兴文理学院特聘研究员。苏州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宁波大学人文传媒学院兼职教授。

2019年7月6日19时51分,竺岳兵因病逝世,享年84岁。 [1] 

  • 中文名

  • 竺岳兵

  • 国    籍

  • 中国

  • 出生地

  • 浙江省新昌县白杨村

  • 出生日期

  • 1935年4月21日

  • 逝世日期

  • 2019年7月6日

  • 主要成就

  • ,“唐诗之路”发现者与首倡者

竺岳兵简介

编辑
1990年,竺岳兵提出的“唐诗之路”,受到了在南京参加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年会的

傅璇琮、郁贤皓和台湾学者杨承祖、罗联添等二十三位著名学者的联名书面支持!
1991年,竺岳兵在南京师范大学与中华书局联合主办的“中国首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宣读了“唐诗之路”论文。
1993年,经“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副会长和理事参加的“唐诗之路”论证会,正式发文,把“浙东唐诗之路”作为中国文学上的专用名词。
到2008年,竺岳兵在政府和企业界支持下,与他领导的研究社同事一起先后组织举办了八次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人数最多的一次有120位学者;参加会议的国家、地区最多的一次有中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俄国、美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九个国家和中国的香港、澳门、台湾三个地区的的学者。
2019年7月6日19时51分,竺岳兵因病逝世,享年84岁。 [1] 

竺岳兵人物作品

编辑

竺岳兵作品综述

竺岳兵学术专著有《唐诗之路唐代诗人行迹考》、《唐诗之路唐代诗人行迹资料汇编》、《唐诗之路唐诗总集》、《天姥山研究》、《李白与天姥》、《浙东唐诗之路》;与俞晓军合著有《唐诗之路唐诗选注》、与李招红合著《唐诗之路综论》、《探秘天姥》等。主编有《中国李白研究》1999年专集等。发表论文近百篇。
竺岳兵治学严谨,独树新意,除了《剡溪--唐诗之路》论文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外 ,又如《李白行踪考异》、《李白“东涉溟海”行迹考》等 ,被学界称誉 “为李白中年行迹勾勒出了清晰的轮廓”;《南陵考辩》 、《“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旨新解》 、《李白“移家东鲁”考》、《此心郁怅谁能论》 、《从李白五松山诗看李白时代精神》 、《晋唐名人与沃洲山水》 、《天姥山得名考辩》等,均受到学界好评。
竺岳兵兴趣广泛,在佛教史、道教史、美学史及其它领域也有较大的研究成果。如《词与园林》 、《殿堂建筑的时代特征》。《真实的比例与比例的真实》 、《新昌大佛寺的建筑特色》、《革新桩的基础,优化基本建设》、《开辟中日佛教之旅》等。《天姥山研究》是他的近作。

竺岳兵主要著作

1.《唐诗之路唐代诗人行迹考》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
2.《唐诗之路唐诗总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
3.《唐诗之路综论》(主编,与李招红合作)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
4.《唐诗之路唐代诗人行迹资料索引 》(竺岳兵 李招红)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
5.《中国李白研究》(主编)1998—1999集 安徽文艺出版社
6.《浙东唐诗之路》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7.《唐诗之路唐诗选注》(与俞晓军合作)中国国学出版社2008版
8.《李白与天姥》香港维信版权公司2001年版
9.《天姥山研究》中国国学出版社2008版
10.《唐诗之路爱情诗选》中国国学出版社2009版
11.《唐诗之路名胜词典》中国国学出版社2009版
12《唐诗之路成语典故》中国国学出版社2009版

竺岳兵主要论文

李白研究
13.李白“东涉溟海”行迹考 《唐代文学研究》第一辑
14.《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旨新解 《唐代文学研究》第六辑
15.南陵考辩 《中国李白研究》1991年集 江苏古籍出版社
16.李白“移家东鲁”考 《中国李白研究》1990年集 江苏古籍出版社
17.李白四入浙江、三入剡中、二上天台、一上四明 《唐诗之路唐代诗人行迹考》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
18.此心郁怅谁能论
——李白安徽五松山诗诗旨初探 《中国李白研究》安徽文艺出版社
19.“李白与天姥”国际学术研讨会特别会议纪要 《中国李白研究》1998—1999集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李白与天姥”国际学术研讨会特别会议综述 《中国李白研究》》1998—1999集 安徽文艺出版
21.“天姥山”“天姥吟”系“天姥岑”之误——也谈《梦游天姥吟留别》诗题 (与李招红合作) 《中国李白研究》1998—1999集 安徽文艺出版社
22. 李白行踪考异 《浙东唐诗之路》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23. 论李白人格人格力量的现实意义 《浙东唐诗之路》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24. 从李白五松山诗看李白的时代精神 《浙东唐诗之路》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25. 天姥山碑记 《中国李白研究》1998—1999集 安徽文艺出版社
唐代文学研究
26.东晋文化与剡中山水 《浙东唐诗之路》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27.剡溪——唐诗之路 《中国首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28.晋唐名人与沃洲山水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9.天姥山得名考辨 《中国李白研究》1998—1999集 安徽文艺出版社
30.唐诗之路与越文化研究——以唐诗之路三要素为中心 《海峡两岸越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1.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唐代文学研究年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唐代诗人考疏 中国文史出版社
32.崔颢两入浙东考
33.孟浩然游浙东的目的及行迹考
34.刘眘虚与孟浩然结伴来浙东
35.王维寓家越中考
36.王勃浙东行迹考
37.王昌龄浙东行迹考
38.贺知章籍贯考
39.从《剡溪馆闻笛》看丁仙芝与浙东的关系
40.韦庄移家越中考
41.韦应物晚年在浙东
42.卢纶何年游浙东
43.白居易三入浙东考
44.齐己自称沃洲僧
45.无可浙东行迹考李中与舟山
46.李商隐与台州李德裕尝遍游浙东
47.杨损·杨勋·杨埙辨
48.于良史与越中方干籍贯及浙东行迹考
49.许浑三入浙东
50.齐抗隐剡多少年
51.刘禹锡两游浙东考
52.严维籍贯及浙东行迹考
53.贯休与诸暨
54.皎然情系沃洲
55.曹唐与天姥山
56.诸葛觉三考
57.戴叔伦与余姚
58.从《题龙兴寺澹师房》看韩翊在越中
59.韩湘经浙东赴潮州考
60.秦系隐剡多少年
61.顾况至少两次游浙东
62.徐灵府隐居天台山多少年
63.高适籍贯及浙东行迹考
64.马戴中年游浙东
65.王贞白何年游浙东
66.王涯占籍浙东考
67.刘长卿浙东行迹考辨
68.皮日休来浙东年月考
69.杜荀鹤两入浙东考
70.杜牧何时到浙东
71.朱湾之情结
72.吴融杂考
73.沈佺期在台州有多久
74.灵一三考
75.李绅三入浙东
76.张祜两入浙东考
77.张志和生年、籍贯及浙东行迹考
78.罗隐与浙东
79.钱起何年游浙东
80.皇甫冉两游浙东考
81.皇甫曾两游浙东考
82.施肩吾在浙东的隐居地、籍贯、卒年考
83.姚合寓居浙东考
84.徐凝籍贯与浙东行迹考
85.徐浩是剡人吗
86.黄滔壮年游浙东
87.魏徵还是魏征
88.李频上虞有别业
建筑艺术
89.殿堂建筑的时代特征《绍兴学刊》
90.词与园林《风景名胜》
91.真实的比例与比例的真实《科学与文化》
92.略谈新昌大佛寺 《建筑学报》
93.中国古代的艺术宝库——新昌大佛寺《旅游天地》上海文艺出版社
94.新昌石窟寺《绍兴学刊》
95.登览景偏幽
——新昌大佛寺的“藏”景之妙-《旅游天地》上海文艺出版社
96.新昌千佛洞的建筑特色《东南眉目》
97.革新桩的基础 促进施工优化(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交流论文)
98.一奇二壮三多瀑《园林》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和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竺岳兵其它论文

99.顾欢是剡中文教始祖吗 《绍兴学刊》
100.智者大师与沃洲刍言 《绍兴学刊》
101.新昌三绝 《唐代文学研究》第六辑
102.开辟中日佛教之旅 《浙东唐诗之路》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103.东晋文化与剡中山水 《浙东唐诗之路》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
104.王羲之晚年隐居罕(厂)岭考 《浙东唐诗之路》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105.替东晋隐士翻案 《浙东唐诗之路》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106.剡中山水与王羲之书法成就 《浙东唐诗之路》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107.东晋文化与剡中山水 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108、昙济住孟山考
109、三家村成语流传及其影响
110、重视地域文化,促进学术繁荣
111、唐诗之路与越文化研究
112、萧山在唐诗之路上的地位
113、试论鄞州在唐诗之路上的地位
114、对浙东人文地理研究的几点思考
115、对浙东文化研究的展望
116、莫逆之交的秘密
117、傅璇琮先生与浙东唐诗之路

竺岳兵一般文章

〖散文〗《天姥探密》
118.李白醉酒歌《天姥》
119.天姥山——唐朝才子的朝圣地
120.天姥山得名的神话轨迹
121.天姥山——承载历史的文化名山
122.中园山水诗的先声
123.谢公宿处今尚存
124.名士孙绰流连剡中
125.庄子列子与南岩钓鳌处
126.刘阮遇仙天姥山
其它散文:
127.智者大师与沃洲(电视散文)【新昌唐诗之路研究社出品浙江电视台、日本、美国等电视台播出】
128.旅游要注意看题词《旅游天地》上海文艺出版社
129.自爱名山入剡中《浙江画报 》1998年
130.师问寄禅何处所 浙东青翠沃洲山《浙江画报》1998年
131.梁山伯两三事《风流一代》1989年
132.和尚为何敲木鱼《杭州日报》
133.任公子钓台在何处《旅游天地》上海文艺出版社
134.鲛鮹一帕见世界《上海商报》
135.砸碎酒精瓶的锤子 《科海拾技》
136.月桂高五千丈吗 《桂林日报》
137.试谈启发式教育的实质《浙江教育报》
138.陶潜辞官与他的《桃花源记》记《浙江教育报》
139.藏书与旅游——王羲之隐居厂岭 《上海商报》
140.王羲之抱病求老师《中国老年报》
141.建塔邮票的启示《上海商报》
142.兔字之由来《中国养兔杂志》
143.唐诗之路简介《风景名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