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户圈层分析:淘宝直播如何争夺使用时长?

 昵称66099137 2019-11-12

带着宝宝直播是淘女郎demi直播时的常态

2018年,直播行业在进一步形态分化、加速洗牌的整体趋势下,电商直播异军突起,游戏与电竞直播稳中有升,“荷尔蒙经济”的秀场直播相对寡淡。这种现象不仅在资本市场有所体现,我身边朋友前两年开网红孵化公司的,后来也转型做了其他生意。

赶在资本寒冬前,国内的直播平台能上市的差不多都上了,融到资能解一时渴,但后期考验的是这套模式的可持续性。初步判断,上面这种垂直分化趋势会越来越明显,不同垂直形态间的冷暖差异会更大。背后的用户心理是一个重要因素。

淘宝直播最近公布了一组数据,去年平台上共有81名主播的“带货”成绩破亿元,集中在服饰、美妆、母婴、珠宝、箱包等类目。她们的平均复购率在70%左右,排名最高的“薇娅viya”复购率95%,也就是说,她们挣的基本都是粉丝回头客的钱。

受头部的带动,更多长尾主播加入进来,收入模式由原来的打赏变成了卖货提成,凭真本事吃饭,竞争也更加残酷。本文意在分析,究竟哪些人对电商直播乐此不疲,这个用户群体未来能否持续支撑这套模式的运转?

从流量入口角度看,直播归属于内容电商范畴。据极光大数据统计,生活方式分享社区小红书去年11月份的MAU同比增长142.5%,DAU增长198.9%,小红书的UGC内容也被纳入淘宝的商品体系中,这说明内容电商的大方向已经定型,核心消费者在线发现商品,连带后续的决策路径已变,主动搜索的“权重”在下降。而直播这种入口形态与图文、短视频相比,至少不会差。

究竟谁在通过看直播买东西?本质上看,直播属于一种古老的营销术,早到清末北京天桥卖“大力丸”的,近到10年前的电视购物,现在大卖场里支个摊一边演示一边卖不粘锅、吸毛器、清洁剂的,其实都属于直播,即通过现场感与“替你体验”激发人的购买欲。那么,能围着这些场景看的,一般是生活比较悠闲的人。

直播也不例外,我说它是一种“闲暇经济”,是消费力不容小觑的长尾。数据显示,上述81名主播人均拥有的年消费额(仅淘宝天猫平台)过万元的粉丝数量大约2400人。整体上看,这些消费者的客单价不算高、但基数庞大、消费频次较高,表现出追随KOL的高粘性。希牧财富希牧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这些人在地域分布上没有十分明显的辨识度,二线及以下城市为主,但也有一线城市用户。不像主播群体,明显以安徽芜湖、湖北黄石、江西少绕等三四线城市为主,这也是出美女的地方。这些粉丝女性(25-35岁)占了大多数,她们的购买决策较随性,事先没有明确的消费指向,有大量时间可以泡在网上逛,消磨时间。

更重要的一个特征是,粉丝群体更容易在“人与人”、而非“人与物”的场景下产生消费欲,我认为这是像直播、现场真人售卖这类方式能够保证较高的成交转化、复购率的重要因素。

据淘宝后台的观测数据,在淘宝app上观看直播的用户其平均观看时长并不算太长(人均时长超过30分钟),不像看游戏直播、刷抖音、看网剧那样,动辄一个小时。但观看直播的人,要么下单了,要么看一会儿就离开或转场了,这也符合大卖场内摊点售卖的特点。淘宝直播用三年时间做到千亿成交规模,且年增长率保持三位数(百分比),反映出其用户时长的价值。

更深层次,涉及平台的(货与人)匹配效率问题,这决定着内容电商模式的成本项。过去的电商玩法,低价是一个高效的匹配方式,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很容易被对应的商品匹配上,这是一种粗放型的匹配方式;

更细化的,现在这些KOLs相当于承担了一部分平台任务,帮助平台实现更精准的货与人的匹配,方式就是通过粉丝群互动。这与“猜你喜欢”这类机器算法推荐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且因为粉丝的追随,使得KOL推荐的商品具有一定的溢价空间,不是低价通吃策略,后者需要商家毛利率承压,而直播方式是将一部分毛利让渡给了KOL,变成了营销成本。

同时,这种匹配成功度也是平台流量分配机制中的重要权重。谁的用户指向性更明确,带货转化率更高,谁获取的流量就可能越大。

我认为这是电商直播与秀场直播的本质差别,即电商主播是通过知识、技能做商品分发工作,直播间的核心是商品,用户的最终诉求也在商品本身,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商品库存在支撑,商品的翻新主导着用户的审美周期;而秀场主播更多是停留在个人技能这个环节,靠魅力打赏,没有再向下延伸,用户的审美周期受主播个人的影响。

基于这个模式的特征,我比较看好电商直播的三个品类方向:1,时尚穿搭,包括服装、美妆;2,农产品,是目前电商直播中真正触达到供应链环节的品类;3母婴用品。此外像运动装备和护具、男性生活用品(主要是女性购买)等,就属于更细分的维度了,不再展开。

农产品直播提高了货与人的匹配效率

可以看出这些品类的一个共性是,购买决策中存在信息不对称,而主播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像买一支眼影,用户除了产品信息外,还想知道眼影效果是怎么画出来的,搭配什么腮红好看。

从平台的角度也可以这样说,淘宝现在的竞争对手并不主要是同类电商,而是用户时间。它需要营造一个“场”,让那些有更多闲暇时间的用户消磨在里面,以产生交易,直播是营造这个场的方式之一。这样看,淘宝直播不能被设计成电商(或店铺)的一个工具,而是应该在内容矩阵中,以产品的思维去做,产品与工具的差别之一是更具生态开放性。

所以,淘宝现在争抢的一部分是用户平时消耗在抖音、B站等内容平台上的使用时长,同时淘宝可以也作为这些内容平台电商变现的下游。在一个各成熟电商平台MAU增长均放缓的趋势下,单用户使用时长、app打开率、消费频次等就更具有财报层面的价值;相比,客单价并不是平台最急迫的诉求。

阿里在2Q18财报中提了一次直播业务,称当季淘宝直播MAU同比增长超过100%,但没有披露数量。据极光大数据,淘宝(仅app)去年11月份(双11所在月)的DAU是1.98亿,MAU是5.40亿。计算DAU/ MAU即用户留存度大约是37%,领先其他平台。而直播MAU的增长,应该对整体的留存有促进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