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吊瓜套作羊肚菌高效种植模式

 清风笑烟雨3hwh 2019-11-12
    吊瓜套作羊肚菌高效种植模式
    1、套作模式实施地点
    套作模式安排在四川省巴州区梓潼庙镇朝阳洞村一合作社,海拔高度为 560 m。选择土壤质地较好、肥力中等均匀、吊瓜生长比较一致的土地为该模式试种地,面积 2.3 亩。
    2、小区设计
    小区前作为吊瓜。吊瓜于 2016 年 3 月栽种,2017 为吊瓜生长的第二年,施肥、栽管同于大田,种植规格为 3.3 m×3.3 m。小区设置在吊瓜行间,面积为 33.33 m 2 (3.3 m×10.1 m),即亩的 1/20,随机安排在该田的三处不同地段.
    3、关键技术
    吊瓜种植技术同大田种子,羊肚菌套作。
    (1)做厢
    做厢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离吊瓜 50 cm 处开沟做厢,因为吊瓜到冬季要起垄培土,包括羊肚菌管护道在内吊瓜两边各需50 cm培土和管护道,吊瓜套作厢为2.3 m,如图1所示;第二种是从吊瓜种植带相邻两边空行正中开沟做厢,厢面沟对沟心宽3.3 m,如图2所示,本小区采用的是第二种。厢沟深 30 cm,沟宽 50 cm。厢面浅挖,挖深会伤到吊瓜根系,土壤打细,最大土块不超过鸡蛋大,做成瓦背型备种。
 
   
图 1 吊瓜与羊肚菌套作做厢模式正面示意图
   
图 2 吊瓜与羊肚菌套作做厢模式正面示意图
    (2)播种
    种子来源于四川省农科院,种子袋规格为:15 cm×30 cm,品种为六妹。小区按10袋播种量,折合200袋/亩。播种前先将菌种袋拆开,用手轻轻将菌种搓散,于11月15日均匀撒播于厢面,然后覆细土盖种1-3 cm,以不见菌种为宜。距吊瓜30cm内不播菌种。
    (3)管理
    播种后至覆膜前,采取勤、少的原则坚持喷水,吊瓜周围30cm不喷,确保厢面不发白了,经常保持湿润;播种20天后在厢面均匀放置营养袋100袋,折合2000袋/亩;营养袋放置后一周起拱盖膜;盖膜45天后即气温稳定通过10℃,子实体开始大量形成时揭膜。为防止杂菌滋生,揭膜后一并撤去营养袋。之后加强水份管理,注意厢面不现白。
    4、搭遮阳棚
    播种、第一次喷水后利用吊瓜棚架盖上 4-6 针遮阳网,四周用土压严,羊肚菌采完后撤除。
    5、防治虫害
    羊肚菌出菇期间容易遭受蛞蝓舔食危害,可在羊肚菌原基分化前、厢面湿度调节至 80% 后,用菜籽饼粉按 4-5 kg/ 亩的量均匀撒施于羊肚菌厢面上。
    6、适时采菇
    羊肚菌子实体生理成熟后马上采收,采收过早影响产量,过迟影响质量。羊肚菌的个体大、小不一,采收时需观察其菌帽,幼菌的菌盖顶尖上面的棱形凹槽紧密而细小,随个体增长,棱形凹槽增大,顶端近圆形凹凸部分逐渐平坦、润滑光亮,色泽由深褐色黄褐色或肉色,菌把肥厚成米黄。这就是采收时的特征,时间大致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
    采收方法:右手握住菇帽下边的菌柄 1.5 cm 处,用锋利小刀从菌柄基部紧贴近厢面处割去,割菇动作轻巧麻利,避免厢面土层松动,影响其他小菇生长,采下的菇轻轻放到塑料筐或桶里。
    采收后,用剪刀将菌托的泥沙修剪干净,若菌盖和菌柄有创伤、变色部位,同时修剪整齐。修剪做到轻拿、轻剪、轻放,分级和修剪一次完成,以免再次分级造成创伤。如要成精品,菇柄只留一公分,装箱冷冻保鲜或加工成干品。(来源:青钱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