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排毒”方法,根本不靠谱

 为什么73 2019-11-12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排毒养生”深受追捧。很多人认为,排毒就能养颜,排毒就能健康,排毒就能长寿。殊不知,有些盲目的“排毒”疗法,正在毁掉你的健康。

#花18万排毒,却检查出肠癌晚期#

2018年7月据辽沈晚报报道,辽宁69岁的陈老先生花18万“排毒”,出现腹泻症状,并伴有便血等现象。他坚信自己所吃的保健品,能通肠道、保健康,甚至还将腹泻、便血症状认为是“排毒“,却查出肠癌晚期!

#坚信排毒,命丧黄泉#

2018年5月湖南日报社新闻客户端“新湖南”报道,43岁的田女士,被保健师告知她的“血液有毒,要排毒”,在被劝说下,开始服用他们销售的保健品排毒,仅仅6天后死亡。

这些排方法,根本不靠谱

01

排毒的误区之:出汗排毒

中医认为,正常的汗是体内新陈代谢的正常排泄物,也能调节体温。

从而衍生出“出汗就是排毒”的误区,民间还流传着“请人吃饭不如请人出汗“。有的人天天汗蒸、桑拿,以为是排毒,却出现了虚脱、心慌心悸的情况。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汗血同源,出汗过多伤血。心血伤了,心血不足,血不养心,就会出现心慌心悸

02

排毒误区之:排毒清肠吃泻药

有的人为了排毒清肠,长期食用花果茶、泻药。长期服泻药会破坏肠胃道的功能,影响消化,不仅会导致人体营养不良,而且会导致肠道的疾病,如结肠、直肠的炎症、息肉等。

03

排毒误区之:每天八杯水

有的人为了排毒,每天保温杯不离手,坚持每天喝八杯水。结果导致身体水肿。这是脾肾阳虚导致的水肿,脾胃的运化能力弱了,肾的气化功能弱了,导致身体的水湿代谢不出去,这些水湿停留在身体,所以才会肿起来。

04

排毒误区之:淋巴排毒

时下很多美容养生会所都有“淋巴排毒”的项目,声称按摩淋巴可以美容,甚至起到排毒治病的疗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淋巴瘤首席专家、主任医师林桐榆在《淋巴排毒没有科学依据》一文中指出:淋巴排毒根本是个伪概念,不但起不到所谓“排毒作用”,按摩不好反而还会带来伤害。

淋巴系统本身就是人体的‘健康卫士’,它在免疫反应过程中出现炎症是很正常的现象,炎症也能随着身体的抵抗力自行消失,通过简单的导引和所谓的按摩手法,是不可能彻底排除机体毒素的。(摘自《健康时报》)

05

排毒误区之:足贴

在朋友圈等网络上十分流行的排毒足贴,贴在脚底一晚上,白色药袋随之变黑。这种足贴号称有排毒养颜的作用。

专家指出:其实足贴变黑与它的主要成分有关。足贴内一般含有竹醋、竹炭、桔梗等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成分,被水浸湿氧化后自然会变色。当足贴敷在足底后,被足底的汗液浸湿,氧化变色,也就成为了大家所说的“湿气被吸出来”的现象。但足贴并不能“吸湿”,湿气并不是汗水,是不会通过某一部位直接排出的。

还有一些被传得神乎其神,听起来骇人听闻的排毒方法,叫做“洗血疗法”,“洗肠疗法”号称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调节免疫力、帮助身体排毒。专家介绍:其实所谓洗血疗法,血液从浓稠的暗红色变成鲜红色,并非神奇地净化了血液,只是血红蛋白和氧的结合。

肖相如教授说:

人人谈毒色变,大可不必。只要人体没有疾病,本身是健康状态,就不会有所谓的毒的可能。比如

每天有一次正常的大便;

每天有1500毫升的尿量;

能正常的出汗

人体每天产生的代谢废物就可以排出体外,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害。

我们能做的就强壮身体,保护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奏,其气必虚”。在同样有毒的环境下,强壮的人耐受力也会强一些。

坚持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良好的作息规律等,是维护健康,强壮正气的基础。做得太多,可能适得其反。

肖 相 如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五届月犁传统中医奖获奖者”。出生于中医世家,酷爱经典,坚持临床,广拜名师。中国中医研究院第一位肾病学博士,我国中医肾病学科创始人时振声教授的首位博士,全国重点肾病专科学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委,获“白求恩式的好医生”称号。

肖教授擅长治疗各种肾病、肾虚、疑难病,提出“整体功能代偿疗法”,可明显延缓病情,减少或脱离透析,治疗慢性肾衰逾万人。

出诊时间:

周五上午,平心堂王府井店

周六上午,平心堂甜水园店

预约电话:010—65879199

1.活化细胞,提高自愈力

2.修复受损的胃肠,使之恢复到平衡点,合成更多的营养成分提供给机体。

3.肠道是我们最大的免疫器官,修复好后可以产生更多的有益菌,抵抗有害菌的入侵,维持机体健康。

4.减轻胃肠的负担,使营养成分能被更好地吸收利用,减少产生多余的能量转成脂肪存于体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