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作越来越没有动力,根本原因是它

 大江小水 2019-11-12
现在,我们的工作比以前更具挑战,期望值比以前更高。挑战伴随着焦虑和压力耗尽我们的能量与意志。如果丧失热情与动力,我们该如何面对工作?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文章摘编自《麦肯锡12堂工作思维课》,文章分享了处理这种“职业倦怠”的有效方法,希望能帮助你重拾工作热情。

文章来源 | 笔记侠(ID: Notesman)

这个年头,“职业倦怠”这个词,已被很多职场人士挂在嘴边。

我们会在每天早上醒来时对着镜子思考,为什么我讨厌自己的工作;我们会不断自责,感到焦虑,害怕上司知道自己力不从心;我们会编造各种借口,加班加点工作,累得筋疲力尽,逃避工作之外的一切。
这些迹象显示你已丧失了工作激情:感觉不到动力,缺乏正面情绪,并不真正关心你所做的工作。

简单地说,你对自己的工作不再感兴趣了。除非你发现自己的真正目标,否则你难以重拾工作的激情。

目标是你的驱动力,它能为你提供最深层的成就感,给你的工作带来意义。
找到“真正的目标”听起来或许过于理想化,但追求它的过程已足够激发你的工作动力和兴趣。
尽管你无法掌控工作中的一切,但你可以努力使自己保持最佳状态。

一种方法是设立每日目标。问问自己:“我今天工作是为了什么?我从今天的工作中得到了什么?
关注于活好每一天也是一种选择。在你完成了这个选择之后,接下来无论从事任何工作你都会感到更加独立和自由。

忘掉激情,全身心投入到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吧,因为这个过程本身就会带给你前进的动力。
要注意一点:这一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别指望某次深刻的思考一定会带来靠谱的计划。你的旅途将充满不确定性,甚至颠簸不堪。

在不断地尝试和犯错中,你会学到知识,你会不断进步。听起来感觉有些“沉重”是吗?确实如此。
如果你仍然想要找到目标,那么就照下面说的去做。

审视自身


你需要的第一件工具是你对于自己的洞察。好消息是你已经具备了这种洞察力。它隐藏在你的记忆深处,稍稍挖掘,你就能够释放它。

1.重温动力之源
给自己一些时间。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从冥想开始。

舒服地坐在椅子上,后背挺直,四肢伸展,双脚置于地面。

闭上双眼,慢慢吸气,然后深呼一口气。重复三次,然后正常呼吸,从头顶到脚趾,慢慢放松身体的每一部分。

这需要花上几分钟的时间。准备好以后,让自己开始回忆。
① 想想人生各个阶段激励自己前进的经历或做法

回到自己的年轻时代,从那里开始。选择一些高光时刻——你全身心投入其中,精力充沛地做事的时刻。

身临其境地感受那种正能量的源头。放飞自己的思绪。

② 总结经验

回顾自己的高光时刻,思考什么是你自己最珍视的东西。当你将动力之源与珍视之物相结合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

体悟自己过去选择某条人生道路的原因(而不加以评价),给出诚实的回答。除了“我不知道”外,任何答案都可以。
2.探索自己的工作经历
这一练习最好用笔和纸来完成。通过回顾自己的工作履历,你会发现自己对工作的好恶所在。

如果你已经从事同一份工作长达10 年,请将这10 年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如果你刚刚工作一两年,那么把过去的兼职工作也算上。把所有的工作经历都纳入其中,甚至那些在你看来完全是浪费时间的经历也算在内。
① 寻找激励自己的特定任务、人物和工作环境

可能的话,针对三个方面列出三份清单。仔细回顾工作的每一阶段。记得把激起了你的斗志的工作难题也记录下来。

② 发现影响工作的消极因素

在你所接手的特定工作任务、所接触的人物和工作环境中找寻蛛丝马迹。指出使你厌烦或恼怒的工作难题(尽管那些工作你最终还是完成了)。

③ 仔细评估

工作中让你感到充满动力的时间占整体的百分比是多少?

根据你的目标进行判断。低于30%就是一个警示。借助上面那些对于自己的洞察,你可以将这个百分比由30%提高到60%。


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现在你已做好了提问的准备。大胆去问,而且请记住这很重要。提出并思考问题的习惯对找寻目标很有帮助,这是一项能使你受益终身的技能。
问自己两类问题:抽象的和具体的。
第一类问题是关于你的宏观蓝图的,第二类问题则更加贴近当下实际。

如果某一类问题不起作用,试试另外一类。获得答案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反思是令人痛苦的,但它能激发思想火花的碰撞。
 
请按如下步骤实践:
1.用长远眼光思考问题,摆脱思维定式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些抽象问题,进行一场头脑风暴:

“什么对我才是真正重要的?

“什么会让我快乐?

“最完美的我在哪里?

“最让我后悔自己没在退休之前做的事是什么?

最经典的问题是:“我——只有我——所能做的独特贡献是什么?

提出问题,然后倾听自己的回答。如果你无法给出具体答案,不要放弃。让其他人描述一下最佳状态的你,或者休息一下,试试下面的方法。

① 想象自己在现在的岗位上继续工作三年会如何

如果这一想象让你充满动力,那么花点儿时间思考你的积极性来自何处,然后让自己进一步朝这个方向努力。

如果这一想象让你感到倦怠,那么想想自己可以做何改变。判断自己有多大的自由度和选择度。

② 想象自己十年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想象自己身体健康,生活快乐,工作成功——总之,一切顺遂。

这时,你在做什么工作?你的动力何在?你的潜力用在了哪里?试着打破所有的限制。如果你知道自己不会失败,你会做什么?


2.认真看待自己的工作

如果你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进行上述这类天马行空的想象可能会让你抓狂。这样的话,试着问自己这些问题:
“我每天想要做什么?

“工作中的我喜欢从事什么具体事务?

“工作中的什么事情能让我感到兴奋?

“工作中的什么时刻我最专注?
找其他人谈谈他们的工作,你也许会受到启发。

① 接触相关人士

你可能会对几种职业感兴趣,对于每一种职业,你都可以通过接触相关的专业人士进行一系列独立的探索。这一探索过程的秘诀在于“六度分隔”理论。

从你对其所从事工作感兴趣的第一个人开始提问,然后让他给你推荐两个相关领域的人。随着探索的继续,最终你会遇到那个合适的人选领你入门。这一过程最多需要你采取六个步骤,联络六个人。

② 保持联络

你将遇到很多人!你会希望这一人际关系网络能维持并发展下去。保持这种关系是有价值的。

记得让大家知道你目前的情况如何,最后决定在哪里工作。人们喜欢得知事情最终有了结果。

③ 权衡利弊

几乎没有人能够找到绝对完美的工作。任何工作都有利有弊,即便这项工作看起来就像是为你准备的一样。因此,你要找出自己对一项工作的好恶所在,认真权衡利弊。

也许你讨厌旅行,但你可能仍会选择一项需要频繁出差的职业,因为你更看重这份职业为你带来的难得的机遇。

大声说出自己的目标

说出目标需要你先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即使你的事业刚刚起步,你也需要认清自身和自己的目标。

不要执着于追求完美。你的眼界会随着不断地实践逐步提高,因为你在不断地成长。照着下面的步骤去做:

1.让右脑主导你的思维

完全不使用左脑很难,但不妨先尝试一下。拿起一个日记本、一块黏土或一支画笔——任何可以用来表现语言或画面的东西都行。

停止思考,完全放空自己。没有人在观察你,让自己毫无顾忌地去写,去画,去创作。你要寻找的是让自己每天早上起床的动力。

2.大声宣告

一旦找到目标的蛛丝马迹,立即进行确认,大声说出来,用笔记下来。

3.停下来去感受

重读自己写下的目标,停下来倾听自己的声音。你的身体有何感受?情感上有何反应?

如果答案是“什么都没有”,那么说明这还不是你最终的目标。做好自己的日常工作,相信自己总有发现目标所在的一天。

4.激励自己

咨询朋友或同事的意见,让自己鼓起勇气。要注意,有些人可能会鼓励你去做他们想做的事。他们的善意提醒也许对你并不适用。你可以问问他们对你的目标有何高见,以及怎样才能让你离目标更进一步。


积跬步以至千里


有些人只有在陷入事业低谷时才开始尝试追寻目标。他们感到了某种压力,因而不得不迅速采取某种极端的行动,这也是人之常情。

如果你也属于这种情况,请保持冷静。首先评估困难的严重程度,以及你能否扭转局面。给自己一些时间。通过试错,你走出的每一小步都将是有效和积极的:

1.先啃硬骨头

如果只是一两个方面的问题导致你处境不佳,那么你可以尝试向正确的人反映你的问题。

实践证明,如果员工向上层反映情况的话,管理层大多时候是会倾听和进行处理的,但多数人都打了退堂鼓。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说出自己的诉求并不会有什么损失。

2.做好力所能及的小事

分解步骤,一点点地检验自己的目标。

① 创造性地思考

公司内部每天都不乏临时性的任务和工作,你可以在你的本职工作之外选择你感兴趣的任务。公司中也存在平级调动和职务变更等机遇。

此外,完成本职工作之余,你还可以承担一些志愿工作,或者尝试一些自己能够独自完成的项目。

② 不断学习

如果你被其他行业或其他部门的工作所吸引,找机会试试自己是否适合这份工作。参加相关的见面会,结识一些正在从事你所感兴趣的工作的人。

③ 做出改变

当对一个不一样的未来的期待超越了维持现状所带来的满足时,你就知道是时候“放手一搏”,做出某些改变了。

3.在离职前,先试着在现有岗位继续工作一年

如果你的工作从一开始就不适合你,那么长痛不如短痛是很合理的。不过,在工作中学习和获得经验的好处通常会弥补你的痛苦。

一年的时间足够你了解某个职业的基本模式和操作流程,并培养一些专业技能,这也可以让你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当你不断接近自己的目标时,某些变化已悄然发生。你将能分辨出哪些是真正的机遇,而哪些仅仅是干扰和噪声。

你将在工作中感到更加快乐。即使是在不顺的日子里,你也将心存希望,因为你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审视自身、提出问题、明确目标和尝试改变的过程终会有所回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