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的你》都输给了它

 你好林沐 2019-11-12

热度不减

《少年的你》上映7天,票房破8亿

当红小花、偶像小生褪下包袱,用实力证明了“明星流量”而非“流量明星”

电影也再次把“校园霸凌”这个话题推上热搜

以校园暴力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并不少见,或许更让人痛心的是那句“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近年来,与此相关的新闻层出不穷,而家长们大都以“孩子们打闹而已,多大点事啊”的态度对待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不到雪崩的那一天,谁也不会留意到身边那个伤痕累累的同学

今天这部动画短片,就是用二次元的视角讲述“敏感题材”的故事:《如果我是英雄》

“月朗星稀,华灯初上

在大都市的阴暗角落,邪恶的外星怪兽正在破坏城市,危急时刻,一道红色的影子突然出现,他是这个城市传说中的英雄

披着红色的斗篷穿梭在巷道之间,惩恶扬善,匡扶正义”

每个男孩子都有一个英雄梦,故事里的男主也一样

上学的日子在他眼里是无聊的学校,枯燥的作业,古板的老师,还有愚蠢的同学们

只有偷看漫画书才是最有意思的事情

在书里,自己可以是拯救世界的大英雄,可以自由翱翔天际,无拘无束

但是现实总是无数次击碎了他的梦,玩不到一块的同学,不理解自己的老师

直到有天班里转来了一位同样热爱漫画的女孩坐到了他旁边——

她脸上有一块胎记,这也成为了周围同学们窃窃私语的话题,那声音就像苍蝇嗡鸣般挥之不去

“与众不同”有时候是个褒义词,是万众瞩目,有时候又是异于常人的“怪胎”

班里的坏小子开始欺负女孩,嘲笑她的样子,撕碎了她的漫画

曾经幻想过无数次变成英雄拯救世界的男孩,此刻变得胆怯、不安,甚至连站出来的勇气都没有,只敢在欺凌者离开后假装来迟了

女孩无助的眼神让他很难受,想保护她却又不知道怎么办

再三考虑后,男孩走进父亲的卧室拿走了衣服里的钱包,画面切换中,女孩则拉开了父亲床头的抽屉,拿走了手枪

也许在小孩子眼里,零食和玩具就可以买通欺负别人的同学、堵住说坏话的嘴巴,也确实是这样,男孩终于成为了可以保护女孩的英雄

男孩给女孩买了新的漫画书,一起打电玩,一起去游乐场,一起看漫画

夕阳里并排坐着的两个孩子,画面纯净美丽

“下一期的漫画里英雄被人民杀死了”

“人们怎么可能杀死保护他们的英雄了”

不过,如果是英雄的话,就是牺牲了也无所谓,毕竟是英雄

霸凌只有零次和无数次,坏同学又开始找麻烦了

沉默

所有人都是旁观者

男孩仿佛出现了幻觉,一切都变得不真实了,那哭声他不想听到,可他不是漫画里的英雄,他只在梦中是个英雄

“离她远点,不然下一个就是你”,欺凌者警告男孩

逃离

男孩开始疏远女孩,重复同往常一样枯燥的一天又一天

那曾经幻想保护所有人的少年,在阳光下身后随风飘扬的披风,镜头一闪,原来只是阳光错位下国旗的影子

 

直到那个黄昏,她安静的走到了男孩的面前,微笑着和男孩打着招呼:“最新的漫画你看了吗?”

但周围的声音盖过了一切,嘲笑和恐吓弥漫了整个教室

男孩的喉咙像是有一团火在燃烧,他在疯狂的吞噬自我,仿佛所有人要他必须做一个选择

谁—跟—你—是—朋—友—啊—

女孩脸上的笑容似乎还没退去,她没想到男孩会背叛她,背叛了自己曾经的承诺,也杀死了她心中的英雄

我痛恨敌人,但我对他们不会失望,因为我对他们没有期望;而你,很让我失望,很让我绝望

男孩的话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女孩从包里掏出了枪,对准的是男孩

画面到这里戛然而止

屏幕外的观众思绪却无法停止

我们都幻想做一个英雄,只是当真的有人需要保护时,才发现自己原来那么怂

这世界没有如果,你根本不是英雄,所以枪口最终会对准为求自保的冷漠与无情

学校就像是社会的缩影,在这里,所有的孩子都将被同龄人、老师、家长以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外貌、家世背景等因素分为三六九等

其中不乏一些想要成为与众不同的“英雄”的“异类”,他们有的渴望以“英雄”的姿态“维护和平”,有的则是想保护自己

本片中的两个主角就属于这两种“异类”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庞勒曾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写道:

“群众没有真正渴求过真理,面对那些不合口味的证据,他们会充耳不闻…凡是能向他们提供幻觉的,都可以很容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

欺凌没有目的性,欺凌本身就是盲目的

这一次是他,下一次就可能是你

动画从来不只是给小孩子看的,除了甜甜的恋爱和沙雕番剧,还有更多让人思考的作品

《如果我是英雄》便是这样一部动画短片

导演李夏曾凭动画短片《红领巾侠》收获众多好评,将于明年春节档上映的电影《姜子牙》更是四年磨一剑的作品,相信会带给观众更多惊喜

据李夏介绍,短片中有些情节是真实发生过的,比如偷钱,以及看到一个同学头戴书包遭到大多数男生的围殴,同学们笑着看一个廋弱的身体在推搡的人群中挣扎

校园暴力并不远,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短片中对于细节的刻画十分用心,比如班级里透过窗户照进来的阳光,阴暗和明亮的光影分界明显

片中对于人物心理的描写尤为突出

比如女孩被男孩划清界限,表情由开始的微笑,到后来失控流泪

比如男孩看到女孩被欺负却不敢上前,只能想象自己是英雄的场景

画面将一个心地善良,但是却无法克服内心的恐惧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

再如剧集里吃冰棍,打电玩,满满的童年记忆

熟悉的转笔操作,镜头一转,是男孩眼镜里的影子

故事的结局如何已经不重要,或许女孩根本无法开枪

此时的旁白显得尤为伤感和孤独:我还记得,那天夕阳余晖下的教室,特别地好看

面对“校园暴力”,需要每一位“旁观者”的帮助和制止

打败心中的恐惧成为真正的英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