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畏艰难、勇于吃苦 有担当才能有力量

 一利阳光故事会 2019-11-12

  宋代名相富弼,因受他人诽谤,被朝廷降职青州。此时,正直河北发大水,有六七十万难民逃到他管辖的青州。富弼全部接纳下来,并劝说有粮食的人家拿出粮食赈灾,还为难民提供药品和住处。有人劝富弼说:“这样做,不是解除上边的怀疑和诽谤的办法,而且不知还会出现什么祸事呢?”富弼全然不顾地说:“我难道不能拿自己的一条命,去换、去救活这六七十万人的性命吗?”第二年,河北大麦、小麦丰收了,难民才带着孩子,回家去了。这些人的性命,正是因为富弼冒着掉脑袋的危险,用自己的性命担当才得以保全。富弼的精神让那些攻击他的人无法不敬佩,皇帝对他的怀疑也因此解除了。

  担当精神是支撑一个人克服困难、一往无前的坚实力量。富弼面对遭受诽谤的困境时,依然能够选择勇于担当,这是一种超越了个人得失的“大境界”。揆诸当下,个别干部缺乏担当精神,使用各种方法来逃避责任。有人惧怕承担责任,遇到困难和挑战便想办法推脱,等到造成严重后果时不想办法解决问题,却是一味的“打迂回战”;有人采取拖延战术,面对群众诉求,看上去笑脸相迎,但却不触碰问题的实质,最终让群众失望而归;也有人干脆闭门不出,用逃避保护自己,但凡是需要担责的工作一概“视而不见”。这些干部之所以如此,归根结底还是内心没有信念的力量作为支撑,没有“力量”支撑,就造成行动上的“疲软”,出现不作为或者乱作为。

   要想从根本上杜绝此类现象,关键是要从思想上意识到敢于担当的重要意义。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只有提高自我的“载重力”,才能做好谋事创业的“千斤顶”。消极逃避或是懒惰怠政最终将使自己走向歧途,更会让对我们心存期待的百姓失望和寒心。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要想真正把工作做实、做好、能够在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时从容应对,就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多加历练,珍惜每一次压力来临的机会。凡是喜欢在工作中动“小心思”、打“歪主意”、出“鬼点子”的人,最终都会让个人的成长之路越走越窄;而凡是能够在困难的洗礼中咬紧牙关、挺起脊梁的人,最终都能够收获最宝贵的成长财富。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作为党的干部,就应该有不畏艰难、勇于吃苦的担当,唯有如此,才能够为我们各项事业顺利平稳发展汇聚最坚实的力量。(陈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